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外貿企業“互聯網+”模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網絡經濟時代,國際貿易中的電子商務應用成為大趨勢,傳統外貿產業與互聯網實現融合意義重大。中國外貿企業應用“互聯網+”才剛剛起步,面臨諸多問題。外貿企業“互聯網+”可以結合互聯網跨境電商平臺,使貿易環節扁平化;可以深度結合互聯網技術,多方面拓展銷售渠道;可以結合互聯網應用改變企業產品設計,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也可以引進“互聯網+”的服務模式;還需要建立與互聯網市場相對應的“互聯網+”物流模式。外貿企業“互聯網+”模式創新關乎未來,外貿企業可以從“互聯網+”供應鏈管理、“互聯網+”品牌戰略、“互聯網+”跨國經營三個方面進行外貿模式創新。
關鍵詞:外貿企業;互聯網+跨境電商;模式創新
科技改變生活,網絡時代的來臨,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上的改變,同時互聯網應用滲透到各行各業,有效地進行了資源整合,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新生企業利用互聯網資源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對傳統外貿企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迫使他們不得不思考網絡沖擊下的戰略轉型。“互聯網+”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互聯網+傳統企業”,要求傳統外貿企業學會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和市場,不斷地去尋找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企業模式,去追尋更大的發展效益,實現順應時代潮流的企業轉型升級。
一、外貿企業“互聯網+”應用的意義
(一)有助于優化外貿產業鏈在當前外貿企業“互聯網+”的新模式下,我國傳統的國際貿易供應鏈更加扁平化,弱化甚至代替了傳統外貿中的一些中間環節。而原來的貿易商、批發商和海外進口商的環節中間成本被壓縮,有些甚至完全消失,而這些環節壓縮下來的成本被轉移出來,得到了更大的利用。我國對外貿易的成本在產品價格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互聯網+”的貿易模式幫助外貿企業實現利潤回歸。
(二)有助于拓展海外營銷渠道外貿企業的“互聯網+”模式能夠有效打開銷售渠道,避免渠道壟斷,沖破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障礙。綜合門戶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小宗B2B或C2C)新模式的出現給我國中小外貿企業提供了生存空間和廣闊的互聯網市場,而傳統的跨境大宗交易平臺(大宗B2B)模式則有助于我國大型外貿企業提升國際知名度,在海外市場占據重要地位。[1]
(三)有助于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互聯網+”的外貿模式打響了“中國制造”的口號,借助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我國萌發了一批極具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品牌。他們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將“中國制造”的商品以跨國在線銷售或批發的方式推向世界各地,打開了一條全球便捷貿易通道,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大大提升。
(四)有助于實現外貿轉型升級“互聯網+”新模式轉變了傳統的外貿模式,我國外貿企業全面轉型升級為大勢所趨。上文提到在跨境電商采用的B2B或者B2C模式,大大壓縮了對外貿易環節,使得貿易供應鏈扁平化,我國外貿企業由傳統貿易向跨境電商轉變。思維模式的升級、經營思路的轉變都有助于我國外貿企業進行企業轉型升級。
二、外貿企業“互聯網+”模式的現狀及問題
伴隨著“互聯網+貿易”新模式的出現,我國外貿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對外貿易模式的壓縮使得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各種新興外貿企業如雨后春筍冒了出來,在飛速成長的同時也面臨很多新的貿易問題。
(一)管理制度不全面,企業法規不完善在我國對外貿易中,中小企業不占少數,其種類繁多,發展規模也不盡相同。但在管理制度和企業法規制定上都普遍存在一個問題:企業創始人和企業管理者對于企業的管理以經驗管理為主,對于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和企業法規缺乏科學認識,企業的管理體系存在一定的風險漏洞,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低。企業員工業務能力參差不齊,缺乏統一培訓和管理。[2]
(二)對征信系統不重視,評價體系不完善我國外貿企業在進行海外貿易過程中,并沒有積極利用大數據征信系統,普遍存在對于征信系統不重視的問題。“互聯網+”使得征信方式打破了傳統的征信局限,信息更加全面具體,并且通過大數據征信能夠智能地過濾出有效信息。在“互聯網+貿易”模式下,營銷效果變得可評價性,因為我國外貿企業融資情況和技術手段都比較有限,就忽視了營銷效果的可評價性,評價系統構建不完善,不注重客戶評價,難以進行互聯網營銷效果預測和評估。
(三)“互聯網+”銷售模式理念不成熟互聯網的發展速度飛快,需要我們不斷地創新思維,不斷去接受新的信息。從我國外貿企業發展現狀來看,部分中小企業創立者和管理者思想比較保守,提倡經驗主義,對于新興事物接受能力差,面對如今的海外電子商務精準營銷觀念淡薄,跟不上互聯網的更新速度,對于“互聯網+貿易”模式的認識較為片面。這樣不成熟的認識在理念層面上對中小企業對外貿易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限制和誤導。
(四)缺乏具備互聯網銷售能力的人才“互聯網+貿易”作為現代國際經濟貿易的一種新模式引入國內市場,必然會引發我國外貿企業招聘人才格局的改變。人才市場具備互聯網精準營銷技術的人才較少,企業培養互聯網銷售對口的技術型人才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目前,很多中小型外貿企業缺乏“互聯網+”技術型人才,導致企業銷售存在盲目性,最終造成資源的浪費和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成本的消耗。
三、外貿企業
“互聯網+”模式的應用《新經濟新規則》中曾明確提出:“我們的社會機制,特別是新經濟機制,將逐漸服從于網絡的邏輯。”所謂的“互聯網+”的外貿,其實已經變成了“大數據+外貿”的模式,外企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更新更快的市場信息,從而提升自己的品格和營銷模式。外貿企業的“互聯網+”不僅方便了消費者,也更加促進了資本流通速度和國內外市場的擴大。受到互聯網發展沖擊的外貿企業開始領悟到,中國制造的未來,不僅僅只有技術驅動一條路。[3]技術當然是一個核心驅動力,但另一個重要的驅動力就是大數據。外貿企業應該利用“互聯網+”來提升自己的企業競爭力,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結合利用。第一,我國外貿企業可以結合互聯網跨境電商平臺,使貿易環節扁平化。如今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為外貿企業對外溝通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我國企業可以更好地利用跨境電子商務開展對外貿易活動,簡化對外貿易環節,有助于國內外企業之間實現全程在線交易,不斷擴大外貿企業交易商品范圍。[4]互聯網跨境電商平臺不僅滿足大型外貿企業批量采購和銷售,還適用于中小型企業的小單需求,供需市場包容性大。第二,我國外貿企業可以深度結合互聯網技術,多方面拓展銷售渠道。很多外貿企業利用互聯網市場廣闊的這一特點,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客戶。在國際經濟與貿易中,網絡數據成為國際客戶了解企業產品和企業優勢的主要途徑,網頁平臺成為海外客戶挑選商品的重要參考,比如:阿里巴巴、敦煌等B2B網站。我國企業也通過新型的營銷渠道,如:網頁搜索引擎營銷、買家數據庫以及海關數據等,順利拓寬了外貿市場。大數據和商業智能的應用,也使得外貿企業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商品的進出口詳細信息,掌握同行業的競爭對手情況,順利找到目標合作伙伴,了解目標客戶的需求。通過這種方式不光具有耗時短、收集快的特征,并且可以準確了解到目標用戶群的情況。第三,我國外貿企業可以結合互聯網應用改變企業產品設計,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使得傳統外貿企業所面臨的挑戰更大,在同等的網絡信息平臺下,國際競爭會變得越來越激烈。并且這些競爭對手不僅有和自己在同一起跑線上的,甚至會有新興企業,雖然他們發展的時間較晚,但是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網絡平臺,能夠迅速占領國際市場位置,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傳統的外貿企業如今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傳統外企所做的不只局限于產品技術的升級,還需要從產品的設計方案出發,制定專門針對于網絡平臺銷售的產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和網絡平臺,在第一時間做好新產品的推廣,贏得客戶的信任和認可,確立自己在互聯網銷售平臺的主導地位。[5]第四,我國外貿企業需要結合互聯網的銷售特點,以互聯網思維看待全球市場,引進“互聯網+”的服務模式。外貿企業需要明確自身的互聯網銷售優勢,并且加以利用,去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目前,提供互聯網服務的平臺越來越多,其所提供的服務內容也越來越多樣化。比如,為外貿企業提供海外營銷整體解決方案的四海商舟,通過幫助中國知名企業壓縮銷售環節,幫助其建立了獨立垂直的銷售渠道,大大提升了其運營效率,使得其完善了相關的服務體系,確保了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最終助力中國企業取得外貿定價權。第五,我國外貿企業需要建立與互聯網市場相對的“互聯網+”物流模式。“互聯網+”的物流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外貿企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國內國際物流業服務業的緊密結合而產生的一種網絡國際快捷交付的服務模式。目前國際上使用的跨境電商物流模式主要有兩種:①傳統的跨國物流服務。如:EMS(CNPL)、DHL、UPS、FEDEX、TNT。②建立海外倉。相對于傳統的跨國物流服務,建立海外倉優勢更大,所有的發貨流程全部由物流倉儲企業完成,極速的發貨速度和物流定點追蹤為客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
四、外貿企業“互聯網+”模式創新
“互聯網+”的初級應用雖然降低了外貿成本,但是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更加激烈,想要收獲更多更穩定的海外客戶,還需要企業不斷地去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企業需要考慮的方面更多更復雜。[6]所以我國外貿企業都需要順應時展的潮流,勇于創新,跟上時展的步伐,才能不被時代的浪潮所打翻。本文認為可以從如下方面進行模式創新。
(一)“互聯網+”供應鏈管理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供應鏈系統由于涉及跨時間、跨地域的企業協同作用,對于信息的及時更新和準確性要求很高,需要我們不斷地提高對外貿易的供應鏈技術水平,使供應鏈系統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和可變性,能夠及時反應市場變動信息。
(二)“互聯網+”品牌戰略如今,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互聯網品牌的要求越來越高,商品預期和商品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海外客戶對于商品的選擇。在“互聯網+”的銷售模式下,他人和自己的購買經驗就成為決定客戶預期的重要因素。并且大部分的電子商務平臺會給予具備相應品牌和口碑的產品一定的優惠措施,更利于外貿企業宣傳和銷售商品。
(三)“互聯網+”跨國經營當前我國互聯網企業發展迅速,可參考的國內外同類的互聯網企業較多,“互聯網+”外貿模式下的跨國經營可以從中吸取豐富的經驗。以B2C模式的亞馬遜網站為例,在面對“互聯網+”的跨國經營,首先要做到對企業的精準定位,發揮自身的優勢;第二,做到開放合作,充分利用互聯網來擴大企業規模,分攤企業風險;第三,利用決策優勢,發揮企業決策快、決策簡單的優勢,尋求最適合自己的銷售模式。[7]
五、結束語
“互聯網+”的外貿發展趨勢雖然降低了企業外貿成本,但是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更加激烈,想要收獲更多更穩定的海外客戶,還需要我國外貿企業不斷地去提升自身的企業競爭力,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更多更復雜。所以利用好互聯網國際平臺和國內外貿發展政策,推動對外貿易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尤為重要。如果“互聯網+”的外貿模式在我國得以健全和完善,將會給未來的中國GDP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并且隨著“互聯網+”的外貿模式的不斷健全,我國將會誕生更多的國際品牌,改變我國的外貿格局,開啟我國外貿企業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柴麗芳.“互聯網+”時代我國外貿企業轉型問題研究[J].北方經貿,2019(5):22-23.
[2]李耀華.外貿企業如何選擇“互聯網”的經營模式[J].對外經貿實務,2015(9):57-59.
[3]汪鴻燕.“互聯網+”時代傳統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19):116-118.
[4]趙芹沅,張慧明.跨境電商背景下外貿企業出口模式選擇探究[J].電子商務,2019(1):25-26.
[5]王冬青.“互聯網+外貿”:助推傳統企業轉型升級[J].服務外包,2017(10):77-79.
[6]李晶.互聯網對供應鏈管理的影響機制研究[J].物流技術,2011(5):181-182.
[7]吳瑋.淺析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互聯網品牌戰略[J].經貿實踐,2018(20):205-206.
作者:蔣云帆 單位:湖北第二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