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茶葉高產優質生產管理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茶葉在我國已經有了幾千年的發展歷史,深受人民的喜愛。本文主要詳細探究了有效開展茶園病蟲害防治、茶樹修剪以及茶葉采摘3方面的內容,希望能夠促進茶園、茶葉得到更為優質的管理。
關鍵詞:
茶葉;技術;管理
我國飲用茶葉的歷史已有幾千年,種茶以及飲茶傳統極為深厚。經過相關研究發現,茶葉內含有極為豐富的礦物質以及維生素,具有一定的防病及治病功效。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茶葉這一中國傳統文化也深受外國友人的喜愛,這使得茶葉的國際銷量逐漸攀升。但由于茶葉的生長發育質量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制約,所以有必要從茶園病蟲害防治、茶葉采摘及茶樹修剪等角度入手,探析高效栽培、種植茶葉的措施。
1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由于現在越來越提倡“有機”這一概念,所以在防治病蟲草害方面,需考慮使用物理方式、農業方式以及生物方式。其中在農業防治方面,需做好合理使用有機肥,并做到科學耕種。具體來說,也就是做到平衡施肥,,利用好當年12月份~翌年2月份這一段時間,對茶樹的病蟲枝進行深埋清理,然后在每年的2、5、6及8月份對茶園施4次左右的肥。茶園管理人員需優先考慮使用有機肥以及施復合肥,不使用或者是少使用氮肥;在生物防治方面,需充分利用茶葉害蟲的天敵,如在秋茶采前,茶葉上往往會產生大量的茶葉螨,茶園管理者可以釋放適當數量的胡瓜鈍綏螨,或使用印楝素以及苦參堿等生物制劑;在農藥使用方面,茶園管理者需首選低殘留、高效果以及毒性低的農藥,并對農藥的使用次數進行嚴格控制,一個生長季度只使用一個農藥即可。還需根據藥品說明確定安全間隔時間,大部分茶園使用農藥間隔期為7~10d之間。
2茶樹的修剪
茶樹可劃分為幼齡茶樹、成齡茶樹及衰老茶樹,由于3種茶樹的特點不同,所以修剪方式也不同。在修剪幼齡茶樹時,要幫助茶樹定型,使茶樹骨干枝及樹形充分得到養分。整枝剪是定型修剪通用的工具,修剪次數為3次。當茶苗生長高度達到30cm時,需對其進行首次修剪,剪掉大約10cm的枝條,如果茶苗的生長狀況相對較好,需要在移栽之前對這部分茶苗實施首次定型修剪在茶苗生長到一定高度之后,需通過第2次修剪將枝條長度控制在35cm之內,之后需通過第3次修剪將枝條長度控制在50cm之內;在修剪成齡茶樹時,由于該類型茶樹已經經過多次修剪與采摘,有部分茶樹的樹冠會生出小分枝,也就是雞爪枝,雞爪枝的出現使得茶樹不能夠充分吸收養分,也會影響到茶葉質量及品質,所以需對雞爪枝進行定時、深入剪除,從而使茶樹的育芽能力得到提升;衰老茶樹臺刈。如果茶樹的衰老情況非常嚴重,則需要由茶樹根莖位置將所有的樹冠割除,使茶樹根莖區域所生長的不定芽,通過一段時間的發育生長為茶樹的樹冠。在對茶樹進行臺刈處理時,直徑較大的枝條需使用鋸子進行處理,細小枝條只需要使用鋒利刀具處理即可。臺刈作業時,應減少樁口的破損情況,防止不定芽的生長受到不良影響。
3茶葉的采摘
栽培茶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芽葉,芽葉經過加工才能夠被作為茶葉飲用,所以茶葉采摘過程直接影響到茶葉的品質及產量,甚至會關系到茶樹的正常生長發育。所以需做到統籌兼顧,根據茶樹的生長年限,確定采摘方法:對于幼年茶樹,需本著重養護的基礎,選取打頂養芽這一采摘手段,促使分枝得以生長,并對骨干架進行培養,促使幼年茶樹不斷發育、生長,使其樹冠變得更為濃密,根系更為發達;由于成年茶樹樹冠得到了基本的成長,但仍需要不斷發育,就此需通過采養結合手段,促使成年茶樹的有級分枝數量不斷提升;由于老年茶樹的生長時間較長,并經過了多年的采摘,導致其新生枝條細弱,駐芽的出現幾率大大上升,枝桿逐漸衰老,就此需針對茶樹衰老程度,使用相應的采摘技巧,從而使次數芽的數量降低,如果茶樹的的衰老情況非常嚴重,則需停止采摘,使老年茶樹得以重組的時間生長樹冠。新鮮茶葉再被采摘好之后,需要根據其品種及級別進行劃分,并分開堆放。茶葉需要放置在通風、干凈、陰涼的場所進行晾曬,同時使用竹筐或竹簍進行盛裝,在存放茶葉過程中應確保茶葉間有一定空隙,做到不緊壓、防雨、防曬,防止鮮葉出現破損情況。
4結語
由于茶葉的生長發育質量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制約,就此茶園的管理人員需有效開展茶園的建立工作,做好茶園病蟲害防治、茶葉采摘及茶樹修剪工作,采用精細化手段管理茶園,從而在保證茶葉質量的前提下,提升茶葉產量,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繼紅等.信陽茶葉良種引進及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1998(03):92-94.
[2]施嘉璠.四川茶葉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益的途徑.中國茶葉學會、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福建茶葉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海峽兩岸茶葉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3。
作者:蔣愛民 單位:仙居縣天頂林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