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事務專業人才培養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注重吸收相關學科知識,不斷充實學生事務專業的內涵擁有一套專門化的知識體系是衡量一個專業的基本標準之一。而缺乏系統的知識體系和獨立的專業領域是早期學生事務專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在學生事務專業發展最初的40—50年,學生事務還沒有形成專門的知識體系,大部分人員的專業發展主要依靠在職培訓,而這些培訓大多數由學生事務的專業協會所提供。學生事務管理人員也來自于各種各樣的學科專業。即使是1913年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設立的研究生項目也只是把許多領域的專家集合在一起,所開設的課程內容也很寬泛。隨著學生事務專業培養項目實踐的發展,從事學生事務的教學人員吸收了來自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學、人類學、哲學、管理學、民族研究、婦女研究等相關學科和專業的理論研究成果。這些理論成果不僅成為學生事務的專業結構、實踐應用和人才培養的知識和理論來源,豐富了專業的內涵,而且也促進了學生事務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二)注重開展學術研究,逐步健全學生事務專門的理論體系美國大學學生事務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雖然被看作大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只是學術事務的有益補充。當學生事務從業人員發現,僅僅作為優秀的管理者和服務者不足以被認可之后,便轉向學術研究。20世紀60至70年代,美國社會上廣泛興起的民權運動和反越戰運動給校園穩定帶來深刻的影響,促進了大學學生事務從業人員和相關專業學者開始對大學生變化、發展、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專門研究,涌現了豐碩的理論成果。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關于學生事務專業的基本理論逐步形成,具體包括社會心理發展理論、認知結構發展理論、社會認同理論、學生學習理論、組織理論、校園生態與環境理論,以及學生成功理論。這些理論對研究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如何發展、如何學習,哪些要素共同促進了學生的成功,以及高等教育環境的作用與教育目的的關系產生了重要影響。學生事務專業理論基礎的形成成為美國大學學生事務專業走向成熟的重要里程碑,為學生事務專業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學理支撐。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理論有助于學生事務工作者理解他們遇到和觀察到的情景和事務,指導具體的工作實踐,從而幫助他們成長為學生事務的專家。NASPA時任會長Mike.Segawa(2009年)曾深有感觸地說,“不久以前,大家不得不從其他學科借用理論指導工作,而很少有研究成果能夠真正稱為我們自己的。令人欣慰的是,今天的情況和挑戰已完全不同。大量學生事務研究成果因其高質量的工作而給人留下令人深刻的印象。”學生事務專業理論體系的建立,不僅進一步夯實了學生事務專業的基礎,而且也進一步提升了學生事務專業的社會認同。
(三)注重專業標準建設,著力提升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對大學學生事務從業人員的勝任力和工作質量而言,研究生學術培養的內容和他們在研究生階段習得的知識與能力是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一個關鍵環節。高質量的培養項目與工作經歷,以及良好的工作適應能力,是學生事務招聘優秀人才的兩個基本標準,二者在畢業生專業角色的社會化方面擔負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美國大學學生事務專業百年的發展歷程中,有兩次重要的標準化運動對提升學生事務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美國高等教育標準促進委員會于1986年頒布的“學生事務專業人員碩士水平培養指導大綱和專業標準”,并于1997年、2001年和2013年進行了修訂和完善。該標準為學生事務專業人才的培養勾畫了綱領性的體系、必要條件和開設課程的基本框架。正如ACPA副會長Gavin.Henning所指出的,“學生事務專業培養項目的CAS標準為把學生培養成為有效的學生事務專業人員奠定了一個牢固的基礎”。NASPA和ACPA于2010年聯合頒布的《學生事務從業者專業勝任力范疇》。該標準界定了學生事務主要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專業人員所期盼的一些能力和態度。這個文件反映了從學生事務初級、中級到高級管理人員的每一類專業人員都應該達到的專業勝任力標準,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它從實踐和學術的視角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對于改進學生事務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已經并將繼續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注重多方合作,著力縮小職前培養與工作實踐的差距對于學生事務組織來講,從業人員的專業勝任力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縮短職前培養和工作實踐的差距是任何一個專業人才培養都會遇到的現實問題。學生事務研究生培養項目由哪些課程組成,人才培養質量如何保證,也是美國高等教育界一個不斷爭論的話題。一些實踐人員認為研究生培養項目由那些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所掌控,他們的教學與學生事務工作的現實相分離,并且不能夠很好地將理論應用到實踐;而一些教學人員則認為,學生事務的管理人員由于忙于工作而不能夠跟上當代的理論、文獻和研究,甚至懷疑一切理論的或不切實際的知識。教學團體和實踐團體之間的緊張關系也常常使研究生培養陷入困境。針對上述問題,一方面在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學生事務教學人員十分注重和學生事務管理人員的合作。LindaKuk強調,在修訂、重新定義課程和項目重點方面,從事研究生培養的教師需要與學生事務管理人員積極合作,以確保研究生培養方案能夠適應學生事務當前實踐和未來動態變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專業協會與研究生培養項目之間建立一些項目合作機制和評價反饋機制,以確保專業標準能夠得到貫徹執行和堅持。這些合作關系不僅能夠確保學生事務實踐不斷變化的信息得到相互交換,而且也有助于學生事務組織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之中。
二、對我國高校學生工作專門人才培養的啟示通過上述研究
(一)設立大學學生工作專業,制定專門人才培養方案對于任何一個職業來說,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都是確保其永續發展的根基。自1953年清華大學設立學生政治輔導員制度以來,我國高校輔導員制度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為加強這支隊伍的專業化培養,1984年教育部在12所院校設置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經過30年的發展,盡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在培養過程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培養目標相對泛化、培養規格不夠明晰、培養特色不夠鮮明、培養計劃不夠科學、培養方式不夠有效、培養制度不夠健全等問題。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發展,學生工作服務職能的拓展,以及社會政治、經濟、法律環境的變化,高校學生工作已經變得越來越復雜,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單一的知識結構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已不能滿足現實工作的需要。加強高校學生工作隊伍的專業化建設,急需在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相關學科設置大學學生工作及其相關專業,培養從事高校學生工作的專門人才。為此,一方面要注重吸收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法學、民族學、黨建等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并將相關理論知識與技能系統總結和整理,形成專門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要針對當前我國高校學生工作實踐不斷發展變化的特點,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二)加強大學生發展的理論研究,建立學生工作的基礎理論專門的理論體系不僅是學科專業建設的基礎和關鍵,也是專業人才培養中專業知識學習的核心。在美國大學學生事務專業歷史演進的進程中,“學生發展觀念及其相關學生發展理論的形成是學生事務專業發展的里程碑”。正如MaryluK.McEwens所強調指出的,學生事務之所以需要理論,有3個重要原因:一是作為一個專業,從業人員的知識、技能和實踐均需要理論基礎;二是對理論的學習和理解可以為學生事務工作者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架起一座橋梁;三是理論可以在“學術共同體”內提供一種共同的語言。經過60多年的發展,盡管我國高校學生工作已獲得長足發展,但它并沒有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專業,更沒有取得社會的廣泛認同,其根本原因是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專門理論體系。作為以學生成長發展為主要任務的高校學生工作,今后要想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一方面需要學習借鑒美國大學生發展的系列理論成果,另一方面還需要加強對我國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環境和作用機理的專門研究,形成本土化的大學生發展理論體系。只有如此,才能奠定支撐專業發展的理論基礎,更好地指導輔導員的工作實踐,也才有可能獲得相對獨立的專業地位和爭取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
(三)加強教學與實踐的合作,著力提升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強調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始終是美國大學學生事務專業人才培養所關注的核心問題。盡管在職前經過系統的專業學習和訓練,但是許多新專業人員仍然不能夠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許多經驗豐富的從業人員認為,新專業人員掌握的知識與他們實際能夠做的工作存在相當大的距離,這些差距越來越成為制約新專業人員職業成功的障礙。美國大學學生事務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上述問題,在我國高校學生工作專業人才培養中同樣存在,并且十分突出。美國大學學生事務專業人才培養的經驗表明,加強教學人員和實務專家的合作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這種合作不僅彌補了教學人員實際工作經驗的不足,也能夠及時反映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存在的問題和實際工作對人才的需求信息。因此,加強高校學生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提升他們從事實際工作的勝任力,需要相關專業把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管理人員充實到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導師隊伍中,把具有實踐工作經歷的專家學者吸收到相關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以便將實際工作需求及時反饋到人才培養方案和在職培訓中,縮短理論教學與工作實踐的差距。
(四)加強專業組織建設,發揮協會在專業發展中的領導作用美國大學學生事務專業協會已有近百年的發展歷史。目前,全國性的學生事務專業協會已超過35個,每個協會都有其明確的使命和服務范圍,內容幾乎覆蓋學生事務的各個領域。這種發展被視為學生事務專業繁榮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美國高等教育標準促進委員會、全國大學人事管理者協會和美國大學人事協會作為最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全國性專業組織,它們在建立學生事務專業標準、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和開展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等方面,始終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與美國相比,我國高校學生工作的相關專業組織在輔導員專業人才培養和專業發展方面,尚未有效發揮作用。如何學習、借鑒美國學生事務專業協會成功發展的經驗,加強學會(協會)組織自身建設,擴大學會(協會)在行業內部和外部的影響,并通過頒布和發展專業標準、開展專題研究、舉辦學術會議、制定專業倫理守則、開展繼續教育、促進教學人員與實務工作者的合作等措施,以加強學生工作專業人才的培養,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需要著力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作者:李永山楊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