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煤炭企業企業文化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煤炭企業為適應新的形勢,迎接市場挑戰,重視加強企業文化建
設,將文化建設作為新時期企業發展的源動力。作為我黨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的大局出發,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保障了企業的社會主義方向。新形勢下,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有機融合,才能體現時代的要求,促進企業改革發展與社會進步。中國論文聯盟編輯。
關鍵詞:煤炭;思想政治;企業文化
一、我國煤炭行業的特點及其對企業文化的影響
由于煤炭行業屬于能源產業,煤炭的不可再生性、開采復雜性和高危性,決定了煤炭行業的特殊性,在生產經營和企業管理上,與其他行業有著明顯的區別,因此,在研究煤礦企業文化的同時,有必要對煤炭行業的特點進行了解和分析。其特點主要表現在:1、煤炭行業工作對象復雜,行業危險系數大。煤礦工人工作崗位在地下,煤層一般位于地下數百米甚至數千米深處,煤炭的開采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在實際生產中,生產條件和地質環境錯綜復雜,富于變化,往往不能直接觀察和了解。而且煤炭生產涉及的專業多、范圍寬,環節廣,這就造成了煤炭行業復雜、危險、點多面廣的特點。因此,要求煤礦生產必須自覺從嚴,培養刻苦鉆研、一絲不茍的職業意識,嚴謹求實,尊重科學,嚴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2、煤炭行業工作環境艱苦,工作條件惡劣。煤礦工人在黑暗中開采光明,高溫、高濕及煤塵等因素,使煤礦工人長期處于惡劣的工作環境中。煤礦一般遠離城市,相對比較封閉,職工文化業余生活比較單一。這就要求煤礦工人必須具備以苦為樂、以苦為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和思想素質。3、煤礦工人作業活動方式相對分散。煤礦的井田分布面積往往在幾十至數百平方公里,工人在井下作業時,往往分散到不同的工作面和掘進頭,作業地點分散,班組作戰、單兵頂崗。這種分散而獨立的職業活動,經常是在沒有領導檢查和無人監督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要求員工具有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認真負責、主動自覺地堅守崗位,保質保量完成任務。4、煤炭生產具有連續性。煤礦生產連續性很強,從掘進、采煤、運輸、提升、洗選到外運,各個工序緊密銜接,一環扣一環。一個環節出現故障,可能使整個生產過程中斷,造成不應有的、甚至重大的損失。因此,煤礦各工種和各崗位之間,要求密切配合,職工必須樹立全局觀念,具有強烈的團隊精神,嚴格遵守崗位責任制,協同作戰,共同努力,保證生產的連續順利進行。
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的優勢
鑒于煤炭企業的生產特點,因此煤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應該緊密融合企業文化的特點,二者的融合有利于我國企業形成一種新的特有優勢。
1、為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緊密結合開創了新載體。
企業文化理論是一種富有人情色彩的新型管理理念,直接作用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它不僅強調企業管理過程中的理性因素,更強調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它把價值觀、人性、理想、信念、人的自我實現等精神因素注入到整個管理體系之中。奉行“以人為本”,注重人的價值,強調人在經濟活動中的中心地位。通過環境熏陶和管理制度、規則等手段促使企業全體員工對企業目標形成認同,形成共同的價值觀、行為準則,調動員工積極性、創造性,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成就感,從而使每個成員都能自覺地為企業共同目標而奮斗。
2、為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與工作手段的創新開辟了新道路。
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不僅可以繼續保證思想政治工作沿著“大政工”模式前進,而且還可以大大加速這一步伐,提升實際效果。這是因為,第一,開展企業文化建設有利于創建思想政治工作新體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進行企業文化建設需要成立企業文化建設委員會,該機構一般比較健全,由企業總經理或黨委書記掛帥,由黨、政、工、青、婦部門的領導和職工代表組成,負責對企業文化的總體目標進行設計,制定發展規劃以及計劃的實施和評估考核等。第二,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從“執行任務”式上升到企業經營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通過企業文化建設,讓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經營管理過程之中,與企業經濟緊密結合,推動企業發展,并有了體制上的保證,它就不再只是為完成上級任務而工作,而成為出自企業自身愿望和實際需要的一項重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大大提升,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形成自我主體角色。
三、加強國有煤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的機制
1、堅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導向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應承擔起引導企業文化建設方向的任務。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由此我國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是社會主義方向的。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國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堅持馬列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三個代表”,把黨在新時期的基本路線和中心任務貫穿到企業文化建設的各方面;堅持用實踐的觀點、矛盾的觀點、群眾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對職工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社會主(中國論文聯盟整理)義信念的教育,使企業文化建設始終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朝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企業文化方向前進。
2、加強企業精神的培育和企業形象的建設。
企業精神是指全體員工的共同理想、信念追求、思想情操、道德規范、價值標準、工作態度、行為取向諸因素的總和,體現一個企業的整體風貌。企業文化管理認識到了精神的巨大力量,把培育積極向上的企業精神作為管理的核心內容和主要任務之一。優秀的企業精神一旦形成,就會在企業內部生成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的環境氛圍,并形成企業員工的群體心理定勢和群體模仿,導致多數員工一致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成為影響全體員工的無形的巨大力量。在這種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環境氛圍中,平時難以啟動的思想政治工作項目和任務會因為人心的凝聚作用而變得易于啟動,平時不易達標或難見成效的工作也會因為精神的振奮作用而成效加大,從而有力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有效地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3、運用企業文化“以人為本”的特定內涵。
企業文化通過競爭性的生產經營活動和文體活動,達到鍛煉人的意志,提高人的智力,增強人的體力,發揮人的潛能,使人獲得超越束縛于生存需要的更為全面自由的發展,即提倡尊重人、關心人、發展人、鍛煉人。這種基本原則是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原則相一致的。因此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可以運用企業文化建設的優勢大力營造人本企業文化,對人的理解與尊重,對人的高度關注必然會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親密、和諧、融洽的環境氛圍。
4、借助企業文化的整合和導向力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時代步伐的不斷前進,受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社會價值觀念多元化等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響,煤炭企業職工思想日趨復雜,發生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思想工作,己難于在生產之中得到解決。而且由于企業的發展壯大,事業部、辦事機構分散各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一時難以覆蓋到,造成空白地帶。這樣思想政治工作就形成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困境。而企業文化能夠幫助思想政治工作擺脫時間和空間上的難題。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的行為具有整合和導向作用,能夠激發出員工內在的約束力和自導力,使員工不同的價值觀在企業文化的整合作用下逐漸朝企業共同價值觀方向趨同,進而形成較為一致的看法、評論和采取較為一致的集體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