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冶金企業安全風險預警模式與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風險預警管理是現代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是企業安全運營的重要保障。對高風險事故分析與預警級別確定方案進行了研究,綜合利用事故樹分析技術和可靠性工程技術,明確了安全風險預警要素的預警閾值,并提出了相關監測指標的確定方法。通過安全風險預警模式及模型的應用,證明了本文所建立的安全風險預警模式在冶金企業的科學適用性。
0序言
冶金企業普遍存在煤氣、鍋爐、高溫融熔物吊運、氧氣等危險源,風險因素復雜、相互影響大、波及面廣、危害度高。在事故發生可能性達到可接受水平的限值前,借助某種手段,根據風險發生的征兆,事先發出警示、警報,以應對可能到來的危險,就能有效的控制事故發生[1,2]。預警是事故預防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絕大多數冶金企業并沒有建立起高效可行的安全預警模式,難以對生產過程中存在風險的狀態及發展趨勢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筆者研究基于事故率目標值設定預警標準,通過監測技術實施及時預警,并采取控制措施,建立冶金企業安全風險預警體系,有效預防事故發生。
1安全風險預警程序與方法
安全風險預警可分為風險源辨識、確定警源、警度界定與預報、警情防控與響應四個環節。風險源辨識是基礎,可采取的方法有數據統計分析、經驗與標準分析、計算機模擬分析等;確定警源是前提,可采取的方法有事故樹(FTA)、魚刺圖(FishboneDiagram)、故障模式影響與危害度分析(FMECA)等;警度界定與預報是關鍵,可采用的方法有風險評價指數法(RAC)、層次分析法(AHP)、經驗與標準分析、計算機程序設計等;警情防控與響應是手段,首先通過采取各種措施對系統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矯正和控制,將生產安全風險降至最低,防止事故發生,同時采取積極相應對策,事故一旦發生,將事故影響降至最低[3-5]。
2高風險事故分析與預警級別
進行企業安全風險預警模式設計時,應重點關注高風險事故。通過改進RAC,可確定高風險事故及其級別。將事故后果最可能的嚴重程度級別稱為事故的嚴重性等級,分為四級:災難性的(Ⅰ級),非常嚴重的(Ⅱ級),嚴重的(Ⅲ級),一般的(Ⅳ級);將可能最嚴重的事故后果發生的可能性級別稱為事故的可能性等級,分為五級:頻繁的(A級),很可能的(B級),偶然的(C級),可能性極少的(D級),不可能的(E級)[6]。融合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建立安全風險評價表,并將安全風險根據可接受水平分為四個等級:最高———不可接受(1-5),嚴重———不希望(6-10),中等———有條件接受(11-17),低———可接受(18-20)。當安全風險級別處于“嚴重—不希望”及以上等級時,即為高風險事故。針對高風險事故進行預警級別設計,有利于企業實施針對性預警、防控與響應。風險等級不同的事故對應不同預警級別。
3安全風險預警要素及其監測指標
企業安全風險預警就是要通過監測事故影響因素的變化,并在其發生率臨近閾值(即可接受的發生率限值)時發出預警,以預防事故發生。然而,事故的發生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在實踐應用中往往針對關鍵影響因素的變化進行監測預警。根據前述RAC方法確定高風險事故后,利用FTA,以高風險事故為頂事件繪制事故樹,找出直接導致頂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因素或因素組合。然后,對基本事件進行結構重要度分析,以排序在前的基本事件為預警要素。通過監測預警要素的變化就能得知事故發生可能性的變化,當事故發生的概率臨近閾值時,就要發出預警。因此,預警要素閾值的確定成為預警設計的關鍵。本研究結合FTA方法,應用可靠性分配方法確定預警閾值,具體步驟如下:(1)將高風險事故的事故樹簡化,去掉除預警要素外的基本事件。(2)將簡化的事故樹轉化為成功樹。(3)將成功樹轉化成可靠性框圖,綜合考慮可靠性框圖、分配的準確性、分配的可行性來選擇可靠性分配方法進行分配。(4)將成功樹的基本事件分配值轉化成預警要素的發生概率值,即得到預警閾值。對于可以直接測量發生概率的預警要素,可直接監測預警要素的變化。對于不可直接測量發生概率的預警要素,應分析預警要素的影響因素,找出能客觀反映預警要素的可量化指標,作為監測指標。
4某冶金企業安全風險預警模式應用
4.1企業風險源辨識
冶金企業風險源主要有鋼水吊運墜包事故,鋼水遇水爆炸事故,煤氣火災或爆炸事故,電氣觸電或火災事故,機械傷害事故,高處墜落事故,煤氣中毒、冶煉粉塵、機械噪聲、高溫職業危害等[7,8]。
4.2確定警源及其預警級別
通過分析評價,確定鋼水吊運墜包事故、鋼水遇水爆炸事故、煤氣中毒事故為該企業的高風險事故(警源)。4.3企業安全風險預警要素及其監測指標以鋼水吊運墜包事故為例,介紹預警模型建立方法。
4.4預警要素防控與響應
4.4.1人員安全意識安全意識是人們在進行有目的的生產活動中對危險的識別和判斷能力,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反應。安全意識是一種內隱的心理活動方式,它直接影響和支配著人們的操作活動(安全行為)。提高人員安全意思,首先要加強安全宣傳教育的力度;其次是建立一套嚴明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制約人們在一切生產活動中的行為,增強職工自我保護意識,加強職工的事業心、責任心和上進心教育;第三、培養職工的安全生產超前意識,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指導方針;最后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使職工從發生的事故后吸取教訓,增強安全意識。
4.4.2安全教育培訓職業安全健康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實現安全生產、預防職業危害的一項重要措施。企業安全教育培訓概括說來,主要包括新職工進廠三級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復訓教育、中層及中層以上干部教育、班組長教育、變換工種和“四新”教育、職業健康教育、全員教育、復工教育和安全管理人員教育。企業應于每年年初制定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并按計劃實施,涉及人員必須全部參加,安全教育培訓率的目標值應達到100%。
4.4.3裝置失效設備故障一般是指設備失去或降低其規定功能的事件或現象,表現為設備的某些零件失去原有的精度或性能,使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技術性能降低,致使設備中斷生產或效率降低而影響生產。為了減少裝置失效率,日常工作應及時更換配件,并保證配件質量;維護保養必須到位,包括換油、補油、換油濾等;崗位操作人員必須考試合格方可上崗,清楚操作及日常維護保養知識;設備管理人員應為專業人員,及時發現設備運行中的異常情況。
4.4.4安全部門履行職責企業安全部門是企業負責安全生產工作計劃、組織、協調、監督、控制必不可少的綜合管理職能部門,安全部門是否認真履行職責對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有重要影響。安全管理失察率是衡量安全部門執行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的程度。
4.4.5操失誤和違章作業操作失誤和違章作業主要是人的安全意識差和安全教育培訓不夠引起,這里應按照安全教育培訓情況的監測指標和人員安全意識的監測指標綜合考慮。
5結術語
安全風險預警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深入分析冶金企業生產安全風險特點的基礎上,研究了冶金企業安全風險預警模式,并進行了實踐應用。(1)研究了安全風險預警程序與方法。針對風險源辨識、確定警源、警度界定與預報、警情防控與響應四個環節,借助系統工程、可靠性工程以及計算機技術等理論和方法,提出了各環節具體分析和實施方法。(2)研究提出了高風險事故分析與預警級別確定方案。融合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建立安全風險評價表,通過改進RAC確定高風險事故及其級別;針對風險等級不同的高風險事故,提出了不同預警級別的劃分方法。(3)研究了安全風險預警要素的確定方法。提出綜合利用事故樹分析技術和可靠性工程技術,確定安全風險預警要素的預警閾值的具體步驟和方法,并研究了預警要素監測指標的確定方法。(4)以某冶金企業為例,針對建立的安全風險預警模式及模型,進行了綜合應用。該研究可以為企業實施生產安全風險預警管理提供理論和方法參考。
6參考文獻
[1]陳剛.企業生產現場風險預警管理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7:13-14.
[2]周蓉.企業安全事故風險預警體系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8:19-20.
[3]吳穹.安全管理學[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16:80-82.
[4]張景林.安全系統工程[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14:20-24.
[5]張鶯鶯,張銥瑩.安全生產重大危險源風險預警體系[J].安全,2018(1):11-15.
[6]陳寶智,張培紅.安全原理[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6:27-37.
[7]趙秀雯,陳文瑛,王勇毅.鋼鐵企業安全事故風險管理決策[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0,36(3):59-62.
[8]張清友,蘇東亮,陳華知.鋼鐵企業安全評價模型的建立[J].河南冶金,2006,14(5):18-19.
[9]馬金山,姬長生.煤礦安全管理效率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4,24(11):3-9.
[10]邵延峰,薛紅軍,張玉剛.復雜串、并聯系統的可靠性分配方法[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7,27(2):52.
[11]侯茜.安全生產預警指數—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好幫手”[J].現代職業安全,2011(2):58-61.
作者:黃家敏;張繼光;常德政 單位:河南省冶金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