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降低事故發生率的風險管理方法
1.完善規章制度,將作業程序規范化。危險化學品生產具有很大的危險性,若是沒有一套完整的風險管理規章制度,在生產過程中必然存在安全隱患。我國大部分危險化學品企業在風險管理制度上都存在問題,制度不夠完善,在生產過程中,企業沒有遵守國家所規定的法律法規進行安全生產,導致安全事故時常發生。因此,企業需要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對現有的安全生產制度進行補充,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我國大部分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沒有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對其不予重視,即便有部分企業已經對制度進行完善,但是在制度落實方面依然落實不到位,為此,企業要轉正態度,制定安全生產制度,在生產工作中嚴格按照制度開展工作。在完善制度的基礎上進行作業程序規范化,危險化學品生產需要嚴格控制生產流程,各個環節都需要進行標準化,企業建立一個標準化作業程序,使生產工作井井有條的開展,不但提高生產效率,還可避免引發安全事故。在化學品生產過程中,生產人員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操作,生產流程實現規范化,嚴格把關生產每一個環節,一旦發現安全隱患立馬采取措施解決。只有這樣,在化學品生產中才可有效控制風險指數,消除安全事故。我國多數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規章制度不完善,作業流程存在問題,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完善制度,規范化作業流程,在確保生產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生產效率,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
2.做好隱患、事故以及應急管理工作。安全隱患是誘發事故的根本源頭,若是將隱患消除則可避免發生安全事故。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進行隱患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隱患排查制度,定期進行隱患檢查工作,將隱患排查工作落實到位,在排查過程中發現安全隱患立馬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其次,嚴格開展排查工作,排查時全體人員都要參與,不留任何一個死角,針對重大隱患,若是不能立馬進行消除,需要采取防范措施,將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然后相關人員進行備案,將其納入到技改項目當中,定好整改的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整改任務。進行事故管理工作,主要是對已經發生的事故進行原因分析,調查了解誘發事故的真正原因,并對事故造成的危害的生產人員、物品進行快速轉移,查找到原因后向所有人員說明情況,避免事故再次發生,并通過現場安全教育的方式,使所有生產人員吸取教訓,認識到不安全操作所造成的危害,若是外部企業發生事故,則同樣吸取教訓,避免本企業重演。另外,風險管理還包括應急管理,應急預案包括專項應急預案、綜合應急預案以及事故現場處理等,結合實際情況需要進行預案,保證預案具有可行性。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不重視風險管理工作,在日常生產中,并沒有進行事故應急預演,當事故發生時損失慘重。因此,要重視事故演練工作,每當完成演練之后,對應急預案做評價,并建立一個應急響應系統,一旦發生事故,立馬結合事故的實際情況,啟動應急預案,將現場人員與物品迅速撤離,降低事故的損失率。將應急保障工作落實到每個單位,并進行核查,急救物資缺乏時及時進行補充,急救人員要通過專業的培訓,確保急救人員在事故中的安全。做好隱患、事故以及應急管理工作是風險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內容,做好這三方面的工作,可降低事故放生率,并在事故發生后,降低損失率。
3.提高全體員工的風險意識,確保安全生產。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進行風險控制,需采用各種方式來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損失率,這一切工作都需要得到企業全體員工的支持,但是,就目前我國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員工的文化素質來看,還有待加強。可通過培訓來提高員工對事故的認識,主動參與到風險管理工作當中。雖然人天生就具有安全意識,但是若是保護手段不正確則無法達到保護的效果,因此,企業要加大培訓力度,讓所有員工都參與到安全教學培訓當中,培訓時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可采用分層的方式進行培訓,將培訓人員分為三層,即管理層、普通員工以及安全管理人員,每一個層次培訓的內容都不相同,有針對性的培訓才可獲取理想的效果。在培訓過程中要注意,培訓的知識要具有實用性,每個層次人員培訓都有偏重點,例如,進行安全管理人員與領導層人員的培訓時,將重點放在法律法規上,并講訴安全技術理論與危險化學品的知識,在工作中如何開展風險管理工作,當遇到危險源時,如何進行緊急預案救援等等。當給普通員工進行培訓時,根據危險化學品企業“三級”安全教育中的要求進行培訓,讓普通員工在培訓當中掌握到自己崗位上的安全知識,規范日常行為操作,避免由于行為因素引發事故。提高企業所有人員的安全意識,開展教育培訓課,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使每個層次的企業人員都掌握到相關的風險控制知識,從而確保企業生產安全。
二、結語
我國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在風險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進行制度完善,提高工作人員安全意識、做好隱患、事故以及應急管理工作等,來降低事故的發生率,保證企業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進行生產經營。
作者:姜昉單位:廣西煤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