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資源市場化運營模式改革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益推進,國有企業市場化運營模式改革也不斷深入,中央也積極推進轉企改制。遼寧旅游業的平穩較快發展,已成為拉動遼寧新一輪振興發展的新增長點,但現在遼寧眾多國有旅游資源仍屬于事業單位管理。因此,在事業單位轉企的背景下,文章主要探討遼寧國有旅游資源市場化運營模式改革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國有旅游資源;市場化;運營模式;對策建議
一、遼寧國有旅游資源市場化運營模式改革現狀
旅游資源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旅游產業的發展方向、發展速度、資源利用以及對經濟的貢獻程度。遼寧省旅游資源豐富,其中一些重點旅游資源還多隸屬于各級行政部門,部分旅游單位由于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其經營業績與經濟效益關系不夠密切,因此加大旅游資源市場化改革對于大力促進旅游產業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提出,遼寧國有旅游資源轉企改制已取得了重要成果,遼寧省旅游局已正式改組為省旅游發展委員會,進入省政府組成部門。全省13個市已經完成“局改委”工作,9個市納入政府組成部門,行政地位的確定,為全面推動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機制保障。目前,沈陽已經推進國有旅游景區資源實施轉企改制,并組建沈陽市旅游集團;本溪水洞完成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工作,成立本溪水洞旅游集團;鞍山組建成立遼寧千山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相關國有旅游資源的集約化、規模化管理;丹東鴨綠江風景名勝區依托所屬優質資產組成成立丹東虎山景區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與此同時,其他大部分市級旅游集團組建正在穩步推進中。
二、遼寧國有旅游資源市場化運營模式改革存在問題
(一)缺乏科學統一規劃遼寧省各地區旅游資源豐富,但是大多數旅游資源缺乏統一科學的規劃,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一些旅游地區同一項目復制性建設,導致各地區旅游同質化嚴重,如鄉村旅游資源中的“農家樂”、“農家莊園”等模式隨處可見,采摘、種植、農活體驗等項目比比皆是,缺乏創新性、造成游客的審美疲勞。從這些方面來看,遼寧省旅游資源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提高鄉村旅游質量與知名度;統籌兼顧,做好資源的有機結合,實現最大的經濟利益;合理的布局能夠避免各自為戰、重復建設,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二)旅游融資渠道單一所謂項目融資即“實施工程項目的企業(或稱投資者)通過各種途徑和相應的手段取得這些資金的過程”。國有旅游資源大都為國家或政府所擁有,通常由國家發揮主導作用,較少利用私有資源。目前這類旅游資源資金主要來自于政府投入,民營資本介入很少,其他像金融行業也沒有發揮作用,融資渠道單一,而政府所能提供的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國有旅游市場化經營改革的過程中應拓寬融資渠道,吸收資金流入。
(三)旅游產業特色不突出遼寧省旅游資源豐富,種類繁多,但由于各地區對旅游資源的開發缺少專一性,彼此之間相互模仿,缺少了資源的自身特色,無法表現出各地區旅游資源的特殊性。同時資源利用率低下,受傳統旅游觀念的束縛,大多數資源都停留在觀光層次,特色旅游產業鏈觀念不強。很多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只是觀看景色,并未真正感受到旅游資源的特色,降低了消費者再次光臨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旅游的經濟收益。
(四)旅游資源宣傳力度不夠不同的地區旅游業的投入也不相同,大城市對旅游業的投入力度很大,同時也進行了廣告宣傳,在城市的各大熒屏都會進行宣傳。這對大城市旅游資源知名度的提高,客源的吸引,收益的增多都有相當大的幫助。而我省相對大城市投入資金少,對各大旅游資源的宣傳力度不大,致使其知名度低,收益小,大部分人只對大連,沈陽有較深的印象。如果我省能加深對旅游的認知,不再使用單一的宣傳,而是在網絡、熒屏上進行廣告宣傳,就能讓更多的人知道遼寧省的旅游產業,從而吸引更多的旅客,對經濟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遼寧國有旅游資源市場化運營模式改革解決對策
(一)統籌規劃,明確旅游產業發展目標從遼寧旅游發展的實際出發,以“全省一盤棋”的原則優化資源配置,統籌產業發展規劃。在建設旅游經濟強省和構建發達的旅游產業體系的發展規劃目標指引下,堅持“以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為依托,全力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市和示范縣建設,努力實現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型”為發展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重點旅游區為依托,以精品線路為紐帶,統籌整合全省優質旅游資源,推進跨行業、跨地區合作,打破地域行政區劃,促進點、線、面有機結合,推動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持續優化“一圈兩帶一區”的旅游產業布局,引導全省旅游一體化發展,全力構建我省旅游產業發展的開放合作模式,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
(二)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完善旅游融資渠道以優勢旅游資源和資產為依托,以旅游產業鏈節點需求為原則,積極引進國內外品牌戰略合作者,建立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國有旅游資源混合所有制改革,發揮合作雙方各自優勢,共同有力推動遼寧省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重點建設內容包括:一是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牽手”,有效借助其成熟的線上平臺、經驗,完善、優化線上渠道,豐富旅游產品線,開展旅游電商的延伸服務,探索創新合作模式,推動旅游產業升級;二是與國內外知名旅游集團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共同把遼寧打造成為高端旅游業為主導產業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三是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設立遼寧旅游產業投資基金,吸引更多的金融資本、社會資本進入遼寧旅游產業;四是支持優質旅游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或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場所掛牌,建立定期組織旅游企業與各銀行面對面交流和溝通的機制,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推出具有旅游特色的金融服務和產品,著力解決小微旅游企業融資慢、融資難的問題。
(三)樹立“大旅游”觀,打造遼寧特色旅游產業鏈要樹立“大旅游”觀,跳出傳統旅游管理觀念的束縛,整合旅游相關資源,打造遼寧特色旅游產業鏈,不斷創新旅游發展業態,拓展旅游深度消費,不斷增強旅游業的綜合效益和核心競爭力。1.打造健康旅游產業鏈。發揮本溪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湯崗子溫泉和五龍背溫泉療養和浴足休閑等資源優勢,推進產業融合與區域協作,促進中藥醫療、健康飲食、溫泉療養、保健按摩等養生旅游產業鏈發展。2.開發休閑旅游產業鏈。依托鞍山的千山、金州東海岸、本溪水洞等自然資源優勢,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游休閑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營造休閑環境,完善休閑設施,豐富休閑產品,改善休閑服務,不斷促進國民旅游休閑的水平增長。3.提升文化旅游產業鏈。發揮滿清文化、東藏佛教文化、東北文化民俗等文化資源,重點建設文化體驗、互動項目,提高社會各界對遼寧文化旅游的關注度,讓外界更好地走近遼寧、認識遼寧。4.做強生態旅游產業鏈。發揮沈陽農業博覽園、大連金科生態園藝場、大連石河現代農業園區等農業資源優勢,將農業觀光園、農家樂、采摘園等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形成觀光、度假、餐飲、采摘一條龍式的特色產業鏈。5.培育工業旅游產業鏈。發揮鞍山鋼鐵集團、沈飛航空博覽園、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等老工業基地優勢,促進旅游業與工業逐漸融合發展,打造工業旅游精品線路,積極培育旅游消費熱點。6.拓展購物旅游產業鏈。依托鞍山的岫玉、阜新的瑪瑙、撫順的煤精、遼陽的皮草等產品資源,研發具有遼寧特色的旅游商品,使旅游紀念品成為衡量一個地區旅游發展的重要標志,拓展購物旅游產業鏈。
(四)打造互聯網+模式,加強旅游營銷力度“互聯網+旅游”,是實現旅游資源網絡化整合的有效途徑,能夠通過網絡營銷來控制旅游物流和人流,實現資源的充分合理運用。各旅游聯盟企業可與網上旅游APP,如阿里巴巴、攜程等網站開展合作,通過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對遼寧旅游資源開展網絡營銷;可借鑒餐飲和洗浴企業的成功經驗,將景點門票的銷售放在美團和大眾點評等網絡平臺上,以團購的方式進行促銷,在降低景點售票價格的同時,擴大銷售渠道和范圍。旅游景點的宣傳,是擴大旅游點的知名度、提升旅游點的綜合效益的有效手段。鼓勵旅游企業創新網絡營銷和宣傳方式,改革展會和說明會等傳統促銷和宣傳模式,通過網絡直播等營銷模式創新,開展體驗式營銷,提升游客對遼寧旅游資源的感知度和消費欲望。
四、結論
推動國有旅游資源市場化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發揮市場在旅游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推動國有旅游資源運營模式的創新,統一規劃旅游產業目標,完善融資渠道,加強宣傳力度,打造混合所有制經營模式,進一步激發旅游市場活力。
參考文獻:
[1]佟曾,楊文穎,杜冰.遼寧省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18(12):51-52
[2]蘇祎.遼寧省旅游市場發展研究[J].知識經濟,2018(05):81-82+84
[3]李瑋.地方景區管理體制的問題與對策淺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6(31):151-152+170
[4]趙攀,楊江偉.四川省旅游產業資本化運作SWOT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8(28):226
作者:趙維雙鄭紅巖單位: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