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績效工資管理制度的構建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當前,我國高校所采取的績效工資管理制度已經越來越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激勵與監督作用,這也使其高校職工的積極性受到了很大影響,進而極大程度的影響了高校的發展。而通過在高校績效工資管理工作中引入KPI理論,能夠使高校的績效工資管理制度更具激勵性與針對性,提高高校職工的主觀能動性,激發高校職工的工作熱情,有效促進了高校與職工的共同發展,為高校良好學術氛圍的提升提供了極大助力。鑒于此,本文便基于KPI理論對高校績效工資管理制度的構建思路進行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KPI理論;績效工資;管理制度;構建思路
近些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得到了高速的發展,這也使高校在管理制度上實現了巨大的改變,從而充分體現出了高校“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不過,由于我國大部分高校在績效工資制度改革過程中缺乏相應的理念支撐,進而造成管理理念存在滯后性,難以對高校職工進行客觀準確的績效考核,嚴重影響了高校職工的積極性,這也使高校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KPI(關鍵績效指標)理論是當前企業在績效管理考核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全新理論,它在企業績效管理改革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KPI理論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雖然我國對KPI理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通過在高校績效工資管理制度中引入KPI理論的相關研究還相對較少。因此,本文便通過將KPI理論引入到高校績效工資管理制度的相關構建思路進行探討,以此提高高校的績效工資管理水平。
一、KPI理論概述
KPI是關鍵績效指標(KeyPerformanceIndicators)英文首字母的縮寫,它是衡量企業流程績效的一種關鍵性管理指標,KPI能夠將企業流程績效進行量化,從而使企業能夠通過KPI指標的量化來進行相應的設置、取樣、計算與分析等操作,從而實現對企業管理目標的調整與制定。KPI考核是將企業的發展目標進行分解,使其成為可操作的工具,這也使其成為企業績效考核管理中的重要理論依據。目前,KPI理論已經成為現代化企業的重要業績考核方式,它能夠對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職責進行高度明確,并以此對各部門內部人員的業績進行客觀評估與考核。
二、高校績效工資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1.高校績效工資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明確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在績效工資管理制度上仍舊采用傳統的績效考核方法,這種考核方法往往是將最終考核結果作為職工的薪酬評估標準,這也使高校的績效工資管理制度只能流于表面與形式,忽視了過程考核的重要性。績效工資管理制度目的不明確,使最終的績效考核結果難以形成較為明顯的績效差距,這無疑會給職工的工作熱情帶來不利影響。
2.高校績效工資管理制度的考核模式單一、粗獷
當前,我國高校在績效工資管理制度的考核模式單一、粗獷,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高校的績效工資管理制度應實現定性和定量的結合,但目前高校在績效工資管理制度上卻只注重于定性考核,特別是部分軟約束的考核內容,更是出現嚴重的定性偏離現象,從而造成績效工資考核缺乏公平性與靈活性,使整個績效工資管理制度顯得非常死板,其所形成的考核結果也自然使職工較難信服。其二,高校績效工資管理制度中的考核主體僅為管理人員,而這就造成了考核主體的單一性,這也使制度考核過程中常常會受到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而缺乏公正性。其三,高校在績效工資考核標準上較為單一,僅僅只依靠職工的表現情況的調查結果來進行評測,而這種調查結果雖然能夠對考核對象的績效進行部分反映,但這也使調查結果會受到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進而造成考核有失公正,難以進行準確客觀的業績評估。綜上所述,這三個方面的不足都直觀的反映出我國高校績效工資管理制度在針對性與有效性的不足。
3.高校績效工資管理制度缺乏良好的溝通與反饋
由于高校在績效工資管理制度上一直沿用著傳統的考核方式,這也使考核主體與客體之間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與聯系,從而造成考核制度的不合理、考核結果缺乏公平性都諸多現象,而這也造成某些信息難以進行及時的反饋,進而使考核的監督力下降,主體與客體之間難以達成一致。這不僅會使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受到嚴重影響,也使這種績效工資管理制度有失公允與公平,從而造成高校職工在工作過程中產生急功近利的不良心理。
三、基于KPI理論分析高校績效工資管理制度的構建思路
1.建立績效考核機制
依據KPI理論,高校在建立績效考核機制時,應通過員工與主管部門之間的共同討論來對考核主體、考核周期、考核目標等內容進行制定,并將績效考核目標分解為績效標準與績效考核內容。應按照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的方式來進行業績考核,以此確保考核的激勵作用得以充分發揮。高校績效工資管理制度績效考核機制應按照兩個步驟進行構建,首先要對高校的總體戰略目標進行明確,然后進行分解,使其細化成崗位與部門的目標,并根據崗位與部門目標來落實職工的崗位,通過對職工崗位的特點進行分析,以此確立崗位職責與業績標準。其次,應對高校所有崗位的工作任務、所需技能、崗位經驗等相關情況進行充分掌握與分析,以此確定具體的績效考核內容與績效標準。
2.落實績效監控手段
績效監控工作是通過對考核期間職工的具體表現情況及心理行為活動進行監督的一種管理手段,只有充分落實績效監控手段,才能使績效考核更加客觀準確,并避免職工在臨近考核時出現“臨時抱佛腳”的行為。依據KPI理論分析,落實績效監控手段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第一個方面是對高校職工在績效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記錄與分析,這就需要高校制定出具體而有效的績效考核計劃,并確保制定過程中的上下級能夠進行共同討論并達成一致。應確保所記錄的績效目標完成表在內容上準確與全面,績效目標完成表應包括工作目標、衡量標準、主要產出、評價來源及完成期限五個方面,并確保在考核完畢后將考核結果進行及時反饋到個人。第二個方面是進行良好持續的績效溝通,應確保在績效管理過程中進行持續的溝通,并根據職工的需求來實時掌握職工的目標完成情況及在完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障礙,以此實現對績效考核機制的實時調整,提高績效考核的客觀性與全面性。
3.建立績效考核反饋機制
高校應充分結合KPI理論來建立績效考核反饋機制,在績效考核反饋機制中,高校首先要明確績效考核反饋的主體,并對權重的大小進行分配,并可以通過百分制或評級方式來進行績效結果評價。當績效考核完畢后,可由高校主管部門向每一位考核人員發放反饋表,并采用面對面的形式進行溝通記錄。在考核結果反饋過程中,不僅要將考核結果進行反饋,還要對考核人員在考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于KPI理念來構建高校的績效工資管理制度,不僅能夠有效改善傳統績效工資管理制度所存在的考核方式模式單一粗獷、缺乏溝通反饋、考核目的不明確等種種不足,還能使高校在績效工資管理方面更具針對性與可操作性,從而極大提高了高校的績效工資管理水平,促進了高校與職工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智敏,麻君.KPI績效考核指標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實施體會[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2,(11):150-153.
[2]王智勇,陳全勝.基于KPI績效管理的軍隊職工績效工資設計[J].商場現代化,2012,(24):219-220.
[3]姜茂啟.以KPI為核心的企業績效管理再造研究[J].北方經貿,2014,(12):243-244+246.
作者:孫鵬 單位:鹽城師范學院人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