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風險管理在電力安全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電力工業是國家經濟建設的基礎性行業,其綜合管理能力對國家經濟建設產生深遠影響,做好電工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在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但從當前我國電力工業安全管理過程來看,其中依然存在管理不規范、管理存在片面性等問題,對其安全管理能力產生影響。本文將以此為背景,結合風險管理的相關內容,對其在電力安全生產管理中的實際應用進行簡單分析。
1電力企業在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以預防為主的措施落實效果不理想對電力企業而言,“安全為主、預防為主”一直是其安全生產的指導性思想,并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制定多種管理規則,以有效控制安全隱患。但從電力企業風險管理中來看,以預防為主的措施落實效果并不理想,其突出表現為沒有解決“管什么、怎么管”的問題,無法超前控制潛在安全隱患,導致安全生產風險爆發的概率較高。同時,在科學的風險預防中,風險檢測方法應用效果不理想,無法有效識別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
1.2風險控制存在片面性與其他產品相比,電能產品存在明顯的特殊性,其無法進行大規模的儲存,且整個產品的生產、“銷售”過程幾乎就是在同一時間內進行的。因此,其風險始終處于一個平衡狀態,但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可能就會導致電網生成出現問題。但電網愜意在風險控制中普遍存在控制效果不全面的問題,只能將工作重點集中在某個點上,增加出現風險的概率。
2風險管理基本概念分析
2.1PDCA循環PDCA循環又被稱為戴明環,由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學家戴明博士提出,其主要思想為:在質量管理中,需要遵循科學的管理流程,并將全面的質量管理活動反應在質量控制上。該循環的基本流程如圖1所示。PDCA循環能使任何一項活動進行優化,并逐漸成為當前質量控制、風險管理的指導性思想,其基本定義如表1所示。
2.2基于PDCA循環理念的安全生產風險管理評估
2.2.1作業風險管理流程對電力企業而言,在作業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主要體現在:①分解作業步驟:預先識別現場作業的基本步驟,并判斷可能誘發風險因素發生的危險因素,通過評估各個風險因素,再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最后在生產中不斷糾正危險因素;②作業評估總結:根據作業流程與最初處理結果,判斷相關處理措施的有效性;也可組織相關工作人員,以頭腦風暴法判斷風險處理措施的不足之處,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PDCA管理流程。
2.2.2作業風險識別結合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基本流程,可判斷其風險因素主要體現為:①人為因素:人為因素對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影響較為明顯,操作人員違規操作、不安全行為都可能導致安全風險發生;②設備因素:設備自身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導致在操作過程中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發生;③環境因素:帶電作業范圍小、風雨雷電天氣等都可能導致電網事故出現;④管理因素:在電網生產中,違規指揮、無章可循等,導致其在生產中的作業流程混亂,留下現在安全隱患。
2.2.3作業風險評估風險具有明顯的雙重性,主要體現在后果與概率兩方面,并通常以函數的形式進行表示。在該問題研究中,南方電網公司一直處在我國領先位置。其在評估中,主要采用PES半定量分析法,通過表現與風險有關的相關要素,來反映現場作業風險。其中,P代表實際存在的風險所能導致的事故;E表示相關事故的發生頻率;S表示實際存在的風險的危害程度。以R表示風險值,則其計算公式為:R=PIEIS
2.2.4作業風險控制與效果評價對電力企業而言,其作業風險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各種積極有效的措施,來達到風險回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的目的,最終保證電網企業實現安全生產。在風險事故處理之前,首先要確定風險等級,并根據風險等級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例如,在風險等級較高的事故處理中,其處理方法主要包括:①提高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②重視自身安全保護;③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風險管理;④風險控制現場設置質監人員,監督現場作業等。在開展作業風險控制后,會根據作業流程對其進行評價。在勘察中,主要根據現場作業的相關內容,再結合管理條例,評價作業過程效果。
3風險管理實例分析
結合實際案例,對風險管理在電力安全生產管理中的實際應用方法進行分析。
3.1案例簡介A公司位于我國南方某省市,是GD電網公司下的一家大型供電企業,其近幾年用電量位于當地前五名,是較早開展電力安全生產風險管理的企業之一,其在電網安全生產管理中主要存在:①重視事后處理,忽視事前處理;②員工對安全生產的參與度不高;③部分安全管理人員素質低下等問題。
3.2PDCA循環理念在安全生產風險管理中的實例分析
3.2.1確定作業風險基本管理流程在風險管理中,該企業充分根據自身管理要求,結合PD-CA循環理念,制定了科學的安全管理流程,其基本結構如圖2所示。
3.2.2風險識別該企業根據作業風險識別的原則,有效規劃10KV臺架變壓器更換作業任務,并綜合考慮人、操作設備、管理等因素,充分羅列相關危險因素,并將其制作成風險識別管理圖。其采取分層確定的原則,根據不同管理項目的特點,將其劃分為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第一層代表整個安全管理項目,第二層代表具體操作項目,第三層代表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現象。例如,10kV臺架變壓器更換作業任務為一層,人員進入施工現場為第二層,出現觸電電線為第三層。在風險識別中,該企業根據以上內容,有效分析了可能出現的安全現象,為安全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3.2.3評估風險以登高作業為例,其導致的后果(S)是人員傷亡,因此其取值為50;其發生率(E)較少,因此取值為0.5;其潛在危險因素導致的特定后果(P)主要分為受傷、傷亡兩種,故取值為1。根據上文公式,可確定R=1×0.5×50=25,屬于可控制范圍。
3.2.4安全管理措施與效果評價該企業根據自身管理要求,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其主要包括:①規范作業操作流程,組織作業人員進行培訓。為實現安全生產,該企業開展了長時間的安全作業培訓課程,并標明不同工況下的注意事項與操作標準,要求所有作業人員能嚴格按照生產要求展開作業;②制定作業風險評估表,作業人員在作業之前,完全根據所制定的風險控制條例逐步確認安全生產流程,并將已經完成的安全措施記錄在作業手冊上。在安全生產作業評價后,該企業管理人員將所有的安全生產記錄進行歸檔,并以月為單位,討論本月間安全生產的實際情況,并通過頭腦風暴法分析作業中的不足,最終提出改進措施,并由專人督促完成。
4結束語
主要討論了風險管理在電力安全生產管理中的實際應用方法,并結合實際案例,對其具體應用方法進行討論。對相關工作人員而言,在開展安全生產管理中,需要正確認識到風險管理相關理念的應用范圍,再不斷優化處理措施,為推動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實現現代化奠定基礎。
作者:楊昌能 單位:貴州電網公司銅仁市郊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