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儀器分析教學要點(4篇)范文

儀器分析教學要點(4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儀器分析教學要點(4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儀器分析教學要點(4篇)

第一篇:關于儀器分析實驗教學中若干問題的意見

摘要:儀器分析實驗是一門很重要的實驗必修課,儀器分析理論課和實驗課本質一脈相承。本文分析了儀器分析實驗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儀器分析實驗教學質量的具體內容和方式,最后分析了改革后實驗教學的優勢及不足。

關鍵詞:儀器分析;實驗教學;教學改革儀器分析

自上世紀30年代問世以來,不斷豐富的分析化學內涵使分析化學發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變化,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分析化學領域將面臨更深刻、更廣泛和更激烈的變革。現代分析儀器的更新換代,儀器分析新方法、新技術的不斷創新與應用,都是這些變革的重要內容。因此,儀器分析課程在高等院校理工科類課程中所處的地位日趨重要。高等院校為了使自己培養的人才能從容迎接用人單位的挑戰,已將儀器分析列為化學類、環境類、生物類等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必修課。筆者從儀器分析實驗課現狀和目前存在的問題、今后的教學改革建議三個方面予以闡述。

一、儀器分析實驗課程現狀儀器分析

實驗教學對象一般基礎參差不齊,學生自學能力和主動學習的意識較差,從而導致儀器分析的常規實驗教學面臨新的挑戰。為了提高實驗室效果,各高校花費巨資購買了很多大型儀器。儀器在分析和檢測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經成為檢測機構的必備設備。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就業和深造。從長遠來看,加強儀器的操作和維護勢在必行。近幾年來,秉承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理念,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工程中心實驗室通過爭取中央與地方共建、廣西重點實驗室建設、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點建設等多種渠道籌措建設經費2000多萬元,用于更新、補充購置儀器設備,使實驗設備配置更完備、更合理,功能實驗室布局更科學合理,符合本科實驗教學改革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目前擁有的是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ICP-OE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AAS)、元素分析儀(EA)、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離子色譜儀(IC)、氣相色譜儀(GC)、高效液相色譜儀(HPLC)等一批現代化儀器設備,10萬元以上的儀器設備40多臺,合計2000多萬元。這些大大地改善了實驗室的科研和教學條件。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1.理論課和實驗課脫節嚴重。儀器分析理論課程原理性強,概念抽象難懂。現有的教材都是以圖片形式聯系實際問題展開的教學模式,缺乏實際和理論結合的課堂形式,很少給出物理意義或者工程意義上的詳細解釋。因此抽象的概念和陳舊的教材內容是造成理論與實踐不能很好結合的原因之一。學生通過理論課學習一些基本理論,沒有見過實物,加之儀器分析理論課程比較枯燥,學生也只是在考試前突擊復習,應付考試,未認識到儀器分析的使用價值,從而導致所學儀器分析理論知識未能與其使用有效結合。

2.課前預習不夠,聽課效果差。首先,每次實驗課前充分預習實驗內容。明確實驗目的和原理,了解所需儀器和藥品,把握儀器的操作要領、每一操作步驟的原理和作用,思考每一步驟實驗結果的影響大小和是否是實驗成功的最關鍵步驟。因此,每次實驗課前要求學生寫好預習報告,實驗指導教師應認真檢查預習報告,并給予指導;其次,實驗中要求學生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認真記錄原始實驗數據和實驗現象,指導教師認真檢查和監督學生的操作是否規范。

3.大組教學,學生上機時間少。開放式實驗教學的效果,從教學的效果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來看是最好的。但實際上,每組學生人數受大型儀器數量的限制,每個學生個體實際上機操作的時間仍然偏少。教與學的互動流于形式,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是無從談起。

4.實驗報告不規范,結果和討論偏少。實驗報告普遍存在抄襲實驗教材、教師授課課件等現象。由于長期以來的重理論輕實踐等問題,實驗報告普遍存在抄襲現象,上交上來的實驗報告千篇一律,有的實驗報告甚至錯誤都一樣,而結果和討論部分內容偏少,這里面的原因復雜,也是大多數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都會碰到的問題。教師一般是根據學生所撰寫的實驗報告完整情況來評定實驗成績的,由于實驗內容完全一致,指導教師很難在實驗報告中考察出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以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實驗報告評定的實驗成績不能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的能力。

三、教學改革建議

1.加強基礎知識與實驗教學的聯系。目前,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工程中心實驗室的大型儀器,完全可以滿足本科生教學和研究生儀器分析實驗的教學要求。環境類、水利類專業學生都已經開設《儀器分析》課程,《儀器分析》中很多儀器理論和對應的實驗項目可同時進行授課,教師授課時可以直接在實驗室里面上課,課本上的插圖、多媒體教案flash和儀器零部件實物三者同時展現在學生面前,跟單純的理論授課相比,明顯有利于增加學生的感官印象,增強對概念的理解,改善教學效果。

2.增加實驗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間增加儀器設備各部分的實物,有利于掌握理論知識,提高儀器分析實驗理論的學習興趣。現在很多高校教學實驗用儀器,但大多數價格昂貴,教學僅限于參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到儀器操作過程中去,增強其“體驗感”。最后,實驗課程中引入虛擬仿真軟件的教學,其直觀的教學效果,一方面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一方面有利于增強基礎薄弱學生的理解能力。

3.將儀器維護經驗貫穿到實驗教學中。大型儀器在安裝調校之后,廠家都會進行現場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儀器的基本操作、日常維護和故障診斷排除等內容。在培訓期間,儀器管理員應當向現場培訓工程師系統深入地學習儀器的操作和維護方法,編寫操作手冊和日常維護手冊,使儀器維護工作制度化,責任落實到人,工作執行到位。同時,可延長儀器使用壽命,提高儀器的使用率,使其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服務,為社會服務。

4.利用多元化的現代教學手段。由于普通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模式很難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可以采用現代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進行授課,在課堂中插播與課堂內容相關特別是儀器原理的小視頻,來提升學生的印象。

5.將大型儀器與科技創新結合。學校在大二、大三階段開設一些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增加學生的創新能力。開創性課題里面增加相應的儀器分析部分,有助于提高儀器分析的教學效果,更有利于提高儀器的使用價值。同時學生在使用儀器的過程中,使得在實驗課上學習到的簡單儀器維護知識得到了的實踐,這有利于培育出學生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動手能力。鼓勵實驗教師到國內外著名高校深造學習,優化實驗教學師資力量。設立特色創新創業實驗項目基金,支持創新實驗項目立項建設,并建立較為完善的項目管理制度,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實踐技能和生產體驗。

四、結束語

針對目前儀器分析理論課程和實驗教學脫節的現象,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需要不斷改進。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探索,在講授儀器分析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的同時,更注重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為了使學生能夠真正把學習興趣轉化為積極主動的學習源泉,就必須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總結、積累和改進,并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康學軍.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研究性學習實踐初探[J].大學化學,2005,(20):20-22.

[2]趙博.興趣是學生步入化學殿堂的向導[J].新課程教研版,2009,(4):94-94.

[3]胡小剛.儀器分析課程教學實踐[J].大學化學,2010,(25):28-30.

[4]鄒曉川.新建本科院校儀器分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化學教育,2014,(18):18-21.

作者:張慶1,2,3;朱宗強1,2,3;梁美娜1,2,3;李艷紅1,2,3 單位:1.桂林理工大學,2.水污染控制國家級教學示范中心,3.環境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第二篇:淺談儀器分析課程的對比教學法

摘要:儀器分析法是以物質的物理性質為基礎的分析方法,其在化學、材料、生物等眾多學科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儀器分析課程是化學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針對課程內容復雜、學生難以融會貫通的情況,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詳細闡述了對比法在儀器分析教學中的應用。這一方法的引入有利于學生掌握儀器分析知識體系,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關鍵詞:儀器分析;對比法;知識體系

儀器分析是化學、材料等相關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儀器分析課程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現代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有重要作用。儀器分析課程涉及多種分析方法和儀器,學生常反映內容多、原理和儀器復雜。針對這些問題,廣大教師在儀器分析教學中提出了理論與實踐一體化[1-3]、討論式教學[4]、換位教學[5]等教學方法。對比法是將相似的內容放在一起比較相同點和不同點的一種方法。這一方法有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本文結合本科教學實踐,詳細闡述了對比法在儀器分析教學和學習中的應用。

1對比法在色譜分析教學中的應用

儀器分析方法包括色譜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光學分析法、核磁分析法、質譜分析法等。通常情況下,色譜分析法是儀器分析課程中講述的第一類分析方法。因此,有效地將對比法應用于色譜分析法的教學對后續知識的學習非常重要。作者所在教學團隊采用“設問-直觀印象-繪制表格”的方式進行色譜分析法教學,具體如下:在詳細講解色譜分析方法之前,教師引導學生建立色譜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明確學習意義和目標。首先,教師提出問題“什么是色譜?什么是色譜分析?”,同時引導學生說出他們的想法。隨后,教師播放俄國植物學家茨維特研究植物葉片色素成分的實驗動畫;請學生總結實驗用儀器(如石英管、燒杯等)。第三,教師指出現代色譜分析法中所用儀器,同時展示氣相色譜和高效液相色譜的儀器照片。第四,學生觀察、總結兩種儀器的不同(如氣相色譜是一體機形式,而高效液相色譜積木式搭建形式);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何兩種儀器一個為“氣相色譜儀”,一個是“液相色譜儀”。第五,教師請學生繪制色譜分析法簡表(見表1),在課程學習的同時及時歸納、合理填寫表格。教師在講述氣相色譜分析法時同樣可以采用“表格式+對比式”方法。鑒于氣相色譜分析是學生接觸的第一類具體的分析方法,教師可以提供幫助學生學結的表格,請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填寫表格。教師在講述液相色譜法時,可以引導學生自行繪制總結表,也可以將總結以作業的形式下發,同時提示學生注意將氣相色譜法與液相色譜法相對比,總結相同和不同之處。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可以選擇在講述完成后,帶領學生一起完成表格填寫。

2對比法在光學分析教學中的應用

光學分析方法是基于電磁輻射能量與待測物質相互作用后所產生的輻射信號與物質組成及結構關系所建立起來的分析方法。它也是儀器分析中涵蓋面最廣的一種分析方法,包括了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發生光譜法、紫外可見光譜法、紅外光譜法等。因此,在光學分析方法的教學和學習中應用對比法將有利于學生弄清楚知識脈絡,從而掌握整個知識體系。首先,在學習光學分析方法之初,教師應帶領學生將其包含的分析方法進行合理分類,如圖1所示。隨后,啟發學生思考“什么是光譜分析方法,什么是非光譜分析方法?二者有何區別?”在學生明確光分析方法大類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原子光譜和分子光譜的不同,如:原子外層電子能級和電子躍遷相對簡單,只存在不同的電子能級,因此其外層電子的躍遷僅僅在不同電子能級之間進行,光譜為線光譜;分子外層電子能級和電子躍遷相對復雜,不僅存在不同的電子能級,而且存在不同的振動和轉動能級,宏觀上光譜為連續光譜,即帶光譜。講述原子光譜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對比原子吸收光譜法和原子發射光譜法的差異。這時有的學生可能會直接回答“一個是吸收,另一個是發射,二者完全不同”,那么教師可以接著提問學生“二者僅有這一點差異嗎?”、“二者僅有不同嗎?有沒有聯系?”等類似問題,引發學生之間的討論,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講完紅外光譜后,教師可以將之前講過的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發生光譜法、紫外可見光譜法、紅外光譜法四大類分析方法放在一起對比,加深學生對于光譜分析方法的理解。

3對比法在知識運用中的作用

儀器分析課程重在讓學生掌握各類分析方法的特點、適用范圍、原理等,從而在今后的學習、科研、工作中做到合理使用,即重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妨將一些實際案例放入課程中,讓學生提出多種合理的分析測試方法,并比較各方法之間的差別。如“毒牛奶事件”。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分析毒牛奶為何有毒可以用什么樣的分析方法?如何確定有毒物質結構?如何確定有毒物質含量?這些問題都是很好的可以引起學生思考和關注的問題。此外,還可以將裝修后家庭的甲醛含量測定方法、食品添加劑測定方法、蔬果農殘分析方法等引入課堂。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在這些分析中突出每類方法的優勢及最優方法的好處,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4結語

對比法重在引導學生比較相似方法之間的異同,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梳理。在儀器分析課程教學中,采用比較式教學方法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體系的理解,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姣霞,潘瑾,劉雪蓮,等.儀器分析教學新探索———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5(36):143-144.

[2]張智宏.《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06(7):78-80.

[3]夏靜芬,唐力,葉漢俠.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導向的儀器分析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2(2):156-158.

[4]任玉蘭,邵艷秋,羅玉杰.討論式教學法在儀器分析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14(21):151-152.

[5]黃時海,何鑫平,康超,等.換位教學法在儀器分析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論壇,2009(8):24-26.

作者:于青;王忠衛;劉蕾;黃小文 單位:山東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第三篇:以任務為驅動的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討

摘要:為了適應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應培養學生快速對接崗位。基于此,本文探索以任務為驅動的路徑,對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進行研究。

關鍵詞:任務驅動;儀器分析;教學模式

儀器分析課程是食品相關專業開設的重要課程之一,儀器分析課程的學習為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分析檢驗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學生將來從事食品分析檢驗工作、科研工作及后續進一步深造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食品生產過程中對原料、半產品、產品質量控制要求不斷提高,食品生產中利用現代大型儀器進行質量控制與保障也越來越普遍。因此,對儀器分析課程的教學要求,尤其是對學生儀器操作的技能要求顯著提高。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筆者對儀器分析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反思與探討。

1儀器分析教學模式現狀

①教學模式落后。傳統的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模式基本上是通過授課、答疑、作業這一教學模式完成的。作業的題目與課本上的例題基本一致,只是數據不同,學生完成作業基本是按例題套入即可。最終學習效果的檢測,僅僅依據期末考試成績確定,很多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強化記憶即可通過考試,無法真正理解儀器分析技術在實際食品生產中的應用,更不能掌握分析儀器的操作技能。

②教學重、難點偏向理論,與實際操作脫節,缺乏直觀的、生動形象的了解。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理論與實際結合不緊密,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只是學習了抽象的概念,缺乏感官認知,更不能學以致用。故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教學要求,也無法滿足新時期食品分析檢驗崗對人才的需求[1]。

2儀器分析教學模式改革

2.1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尚未真正接觸分析儀器的在校生而言,分析儀器的結構是比較抽象的,分析儀器的工作原理是晦澀難懂的,可利用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結合Flash動畫、3D動畫、VR視頻講解分析儀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變抽象為直觀,如此學生就比較容易掌握各類儀器的結構及原理。操作步驟不好掌握,可提前將各類儀器的操作錄制成微課,結合微課講解分析儀器的操作步驟,如此可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操作步驟。通過多樣化的視頻動畫演示,突出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化復雜為簡單,變抽象為直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生能夠較快掌握教學重難點。

2.2利用云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靈活性

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搭建云課堂。建設和完善儀器分析課程的云課堂,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課前教師通過微信、QQ等方式學習任務,學生利用碎片時間在云課堂上自主學習基礎知識,完成課前在線測試。將課堂學習提前至課前,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的靈活性[2]。通過“學習通”云課堂,學生可以獲得以下信息或便利:①課程介紹,包括課程性質、地位、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②電子教案,課件,可供學生隨時學習。③課程網上答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在云課堂提出疑問,學生、教師、企業技術專家可在線解答。④在線測試,學生可以在線完成測試,平臺自動打分,學生可以隨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實現交互式學習。⑤各類儀器的原理、結構及操作步驟的視頻、動畫,及操作中應注意的事項,使學生全面了解分析儀器。⑥與本課程相關的其他資源,如食品儀器行業發展趨勢、新型儀器的發明及食品檢驗崗位招聘信息等,可以開拓學生視野,對儀器分析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同時提高學生對食品分析檢驗崗的認識[3]。

2.3利用仿真軟件,提高學生對儀器操作的熟練性分析

儀器一般都是較為貴重的精密儀器,學習實際操作儀器時,不僅容易將儀器損壞,更會占用學生大量操作時間。利用仿真模擬軟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模擬操作,在教師規定時間內完成儀器的仿真操作。教師將分析儀器開停車及事故排除等仿真操作錄制成微課程傳至云平臺,操作過程中,學生遇到問題,可隨時查閱視頻,形成多元化的面對面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平臺實時監控學生操作,巡回指導糾錯,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對于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教師統一指導點撥。當小組成員均順利完成仿真操作,懂得常見事故的排除后,方可進入分析儀器的實際操作。如此便可提高學生學生時效性,降低儀器的損耗率,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4]。

2.4注重過程考核,端正學生學習態度

要正真意義上提高儀器分析教學效果,首先就要端正學生學習儀器分析的態度,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改變成績評定方式,注重過程考核。依托信息化的過程評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及在各環節中表現出來的職業素養,按不同權重給出本次任務的綜合成績。經過教學實踐可知:考核方式的改革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對儀器分析的重視程度,提高了學生參與操作的積極性,以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5增加綜合設計性實驗,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程結束后設計多個綜合設計性實驗,傳至云課程,系統隨機分配,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任務。整個過程中,需要學生相互配合,團結合作,通過完成綜合設計性實驗,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知識整合能力均有很大的提高,使學生對未來工作及科研充滿信心[5]。

3結語

儀器分析課程是食品相關專業開設的重要課程之一,儀器分析課程的學習為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分析檢驗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本課程在教學的各環節,將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相結合,優化了整個教學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重視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知識整合能力。切實提高了教學效果,學生畢業后具備較強的分析檢驗知識及實踐能力。通過調查可知,石河子大學食品學院食品專業2012級和2013級學生通過課程改革的實踐,知識過硬、技能嫻熟、素質較高,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參考文獻:

[2]董慧茹.儀器分析[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3]孟奇.信息化教學有效性的解讀與對策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8(1):58-61.

[4]黃業傳.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34-36.

[5]程建軍,王輝,江連洲,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9,7(4):77-79.

作者:魏長慶;劉文玉 單位:石河子大學食品學院

第四篇:淺談應用型本科環境科學專業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應用型本科教育應運而生,為了響應新的教育理念,很多高校都開始對課程進行改革,而環境科學專業的儀器分析課程自然是改革的對象之一。本文以應用型本科環境科學專業中的儀器分析課程為研究對象,詳細探究了改革應用型本科環境科學專業中的儀器分析課程應采取哪些措施,并結合了相關的教學案例加以闡述,希望能為本科院校對儀器分析課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環境科學專業;儀器分析

課程儀器分析課程應用型本科院校環境科學專業中的一門重點課程,它集數學、化學、生物學、物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等眾多學科為一體,屬于一種綜合性的交叉學科,在環境科學專業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隨著近些年的不斷發展,儀器分析課程已經由原先淡出的提供測試數據階段上升到了最大限度獲取靜態及動態的物質信息的階段,因此,學好儀器分析課程對于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而言非常重要。

1當前環境科學專業儀器分析課程存在的問題

1.1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比例失調

在當前絕大多數的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環境科學專業當中,理論教學都占據著儀器分析課程的很大比例,而實驗教學占儀器分析課程的比例則非常小,這種比例失調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環境科學專業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學生們而言,理論教學所講的內容是非常繁瑣和枯燥的,而學校安排這么多的理論教學課程,必然會讓學生們對儀器分析課程的學習感到厭煩和抵觸,這導致很多的學生在平時上課的過程中不愿意聽教師所講的內容,經常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比如玩手機、睡覺等等。這些大學生大多會采取臨陣磨槍的方式,在考試前的一個星期進行突擊式學習來應付考試,這種學習方式很難讓他們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

1.2評價體系不全面

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環境科學專業儀器分析課程所使用的評價體系是:理論筆試成績占70%,實驗成績占20%,平時表現占10%,很明顯,用這種評價體系來進行儀器分析課程的教學,是無法培養出應用型人才的。由于筆試成績在評價體系中所占的比例過大,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只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視實驗成績和平時表現,這導致在當前的應用型本科院校中,學生死記硬背、抄襲作業、遲到曠課、臨時突擊等不良風氣嚴重,很多學生都將考試及格作為學習的目標,真正掌握實驗技能的學生少之又少,長此以往,后果不堪設想[1]。

2對環境科學專業儀器分析課程進行改革應采取的措施

2.1加大實驗教學在課程體系中所占的比例

應用型本科院校若想對環境科學專業的儀器分析課程進行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所占的比例。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意識到,培養實踐能力較強、能夠將理論很好的運用到實踐中的人才,才是這類院校人才培養的真正目標,因為只有具有實踐能力的學生,才能在當今社會立足,被當今的企業所需要。儀器分析作為一門跨學科的課程,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都有著很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應用型本科院校加大實驗教學在課程體系中所占的比例,減少一些作用不大的理論課程,增設一些更為實用的實踐課程。在這個環節中,教師也應當充分發揮實踐課的作用,設計出可以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的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以運用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比較式教學、實驗演示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多和學生互動、交流,營造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

2.2結合各種教學方式,引入仿真軟件教學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師而言,只有從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角度設計教學模式,才能最大程度的激發出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們對儀器分析課程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將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進行結合,并引入仿真軟件教學。仿真軟件作為當前最形象、最生動的一種教學手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活動中。應用仿真軟件來進行教學,教師們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在以往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路圖、實驗裝置、儀器外觀、電路圖等很難在黑板上畫出的課程時,就可以借助仿真軟件來進行教學,運用仿真軟件不但能夠將這些圖形和事物輕松的展示在屏幕上,還能通過計算機對這些圖像進行一些模擬操作,這樣學生們就會對儀器的外形和操作方式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學質量自然也會大幅提高。

2.3將理論聯系實踐,突出課程的重要性

能否完全掌握一門課程,主要取決于學生對這個課程的重視程度,對于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而言也同樣如此。因此,教師在對儀器分析課程的教學計劃進行制定時,一定要考慮到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教師應將理論聯系實踐,從而突出儀器分析課程的重要性,有選擇地介紹每個類型的儀器所具有的特點和應用實例,并重點講解大氣、土壤、水等污染物的檢測方法。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將儀器的原理同現實社會的一些熱點問題緊密結合。例如,教師在講解“空氣中污染物的監測”這一課時時,就可以聯系當前社會的霧霾問題,并介紹如何運用儀器分析課程中的實驗來檢測空氣中的污染物,以解決霧霾問題。學生們聽完這些,自然會對儀器分析課程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產生驚嘆,從而開始重視儀器分析課程的學習,這才是改革作用的真正體現[2]。

2.4在教學中增設一些設計性實驗,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時代的發展促進了教學模式的進步,如今的教學模式早已不是以往的讓學生對黑板上的條條框框進行抄寫了,更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學生使用所學的知識來獨立解決問題,并用到具體的社會實踐和工作當中,這也是現代教育所強調的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儀器分析課程教師應當在平時的教學中增設一些設計性實驗,從而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儀器分析課程教學的質量,使分析儀器在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工作中的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對于設計性實驗的增設,需要讓學生對教師給出的課題進行思考,自行設計實驗,通過查找相關文獻等方式來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水樣中金屬離子的測量時,就可以讓學生們先查找相關的文獻,然后獨立進行水樣中金屬離子的絡合滴定分析及原子吸收測定實驗,從而得出實驗的結果。

3總結

綜上所述,當今社會的大學生若想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大環境中立足,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外,還應擁有過硬的實踐應用能力,對于環境科學專業的大學生更是如此[3-4]。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加快改革的步伐,對環境科學專業中的儀器分析課程進行全方位的改革,改革應始終圍繞“實踐”二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在環境科學專業培養出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霆,陳立鋼,周曉光.基于不同專業背景的儀器分析教學改革初探[J].化學教育,2014,35(02):41-43.

[2]呂鑒泉.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儀器分析教學改革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5,42(24):203-204.

[3]黃玲,李瓊.環境管理體系在高校實驗室管理中的可行性分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09):236-238.

[4]徐偉,池怡,周侶艷.環境監測實驗室管理與質量控制措施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11):120+126.

作者:張六一;饒通德;冉谷;黃怡民 單位:重慶三峽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特黄的片子| 亚州**色毛片免费观看| 老师你下面好湿好深视频|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三级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综合视频|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看全色黄大色黄女片爽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国产真实乱xxxav| 国产精品麻豆高清在线观看| gay白袜男强制捆绑视频网站| 美女被爆羞羞视频网站视频|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视频| 91视频啊啊啊| 女人被两根一起进3p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污污动漫在线看| 免费看v片网站| 美女啪啪网站又黄又免费| 国产免费a级片| 国产在线资源站|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女人张开腿无遮无挡图| 中国xxx69视频|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jizz18高清视频|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少妇高潮喷潮久久久影院|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电影大全| 日本乱人伦aⅴ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欧美极品第一页|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理论片yy440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