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儀器分析教課組織與策劃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實施教學前,我們根據化工類專業特點、學生的知識結構現狀,對現有、非獨立學院專用的教材做出適當的取舍,節選出與專業密切相關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作為重點教學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同時,將最新發展的儀器、儀器分析方法及新觀點融入教學,已跟上時展的步伐。就我系采用的教材(劉志廣主編的《儀器分析》)而言,總共有13章,必須在有限的32學時內,有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們把13。章節分成了三大模塊:光分析法、電分析法和色譜分析法。每個模塊又由不同的章節內容構成,具體的分布如圖1。由于我院作為建校不久的獨立院校,教學條件與設施、設備配置與資源相對緊張,導致上述好多分析方法中涉及的設備都尚未配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不可能像重點院校一樣講述所有的分析方法,我們只能結合現有的學院教學條件,按照已購買的分析設備種類,將教學重點放在光分析法(紫外、紅外)、電化學分析法(伏安法、極譜法、電位分析法)、色譜法(氣相色譜法)等,而沒有相應設備的其他內容,由于不能開設相應的實驗項目,單憑課堂上授課教師講授的知識相對過于抽象,因此只能將三大模塊中其他的內容作為自學內容,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使本課程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順利完成、重點突出,還能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
1根據課程特點,改革教學模式
1.1教學要有坡度,積極突破教學難點
“儀器分析”課程本身內容繁多,知識面廣,學科跨度大,學習難度大。授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淡化了學術研究成分,在章節安排上采取先易后難,有起點低,又有坡度、上水平,且能進一步強化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1.2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儀器分析”中涉及的原理抽象,儀器結構復雜,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多媒體技術是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集文字、圖形、數據、音頻、視頻以及三維動畫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技術。可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期刊上相應最新儀器廣告掃描到課件中,同時將實驗室的儀器各部件以及整體結構通過數碼相機轉為立體圖形。在講新的儀器分析方法時,把學生最感興趣的儀器及運用該儀器分析的過程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對所學的分析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逐漸由易到難進行學習,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易于接受。
1.3重視實驗教學,合理設計教學環節
本門課程的教學非常依賴于儀器設備,也是特別重視實際操作訓練的一門課程。其實驗教學的特點是全部實驗都是采用精密儀器,如果缺少實踐性環節,要想學好儀器分析是不可能的。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也為了使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具有強的競爭力,我們必須利用學校有限的儀器設備,盡量為學生多開設實驗課,培養學生的動手、獨立實驗的能力。在實驗教學中我們采取了現場預習制度,即在實驗前讓學生進入實驗室,對著儀器將實驗的具體內容進行預習,使學生對儀器的原理、構造及操作步驟有初步的了解,建立感性認識,為順利完成實驗奠定基礎。同時,也拍攝了實驗室現有儀器設備的操作視頻,實驗前由學生自己進行觀看、預習,實驗時由老師進行講解后,再按6人一組進行操作講解,逐個進行操作,以此加深學生對分析方法的認識,掌握對儀器的使用步驟,同時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另外在安排實驗內容時,也應注重應用,除了保留一些經典的實驗項目(如紅外、紫外、電化學等)外,還安排了一些有實際意義的實驗項目,如白酒中乙醇的測定、食品中亞硝酸鹽或甲醛的測定,這些項目貼近生活,與健康、環境有關,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在分析能力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也取得了較大的成果。在2012年第四屆湖北省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中,我院化工學子獲得2項一等獎和1項三等獎,進入全省高校先進行列。
1.4注重自學能力培養,拓寬學生知識面
授課過程中,把通過自己努力能看懂的知識性內容留給學生閱讀,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這樣既節約了課時,又使教師有充分的實踐用于重點和難點知識的講授。對于自學部分的內容,教師不能聽之任之,也明確提出了任務和要求,布置思考題,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學的內容,然后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解答,以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另外,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拘泥于現有教材,應注重更新和補充,適時引入儀器分析發展的前沿知識,開拓學生的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授課時按章節向學生推薦參考資料,并布置學生查閱分析儀器最新的發展動態,將查閱的文獻資料進行交流,便于新知識、新技術的滲透。
2結論
我校的化工類專業方向人才培養已初具特色,與其他學校的同類專業相比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怎樣培養學生既具備件事的化學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又具有扎實的分析測試能力,使學生畢業后既能到化學、化工、生物與制藥、環境監測等生產部門進行科研、開發和管理工作,又能從事電化學分析測量、新型功能材料開發等工作的復合型引用人才,這是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要思考的問題。因而,應該結合獨立學院的特點,通過選擇合適教材、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同時加強實踐教學和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儀器分析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獨立院校“儀器分析”課程教學體系的深化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隨著儀器分析課程所涉及的儀器分析方法種類增多,新儀器、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在今后的教學組織與設計中,要更加重視實踐、更新教學內容,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在探索和實踐中不斷進步和完善,力爭尋找出適合獨立院校自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作者:鄧仕英李克華郭靈芳蘇鐵軍李愛華單位: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