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綠色建筑設計的節能路徑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
1.環境影響最小化
在建筑設計中,要考慮到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問題,要盡量防止建筑施工對水、空氣和土壤的污染。比如對本地建材進行使用,這樣既有利于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也會減少因運輸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選擇可循環使用的建筑材料;對既有建筑進行充分的利用,提高建筑的使用率,從而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2.生態環境破壞最小化
建筑設計是以人的需求為基本出發點,但是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也應當考慮到人以外的生物,不能以破壞生態平衡為代價,來滿足人的物質、精神需求。因此,綠色建筑的開發應當以生態環境破壞最小化為首要前提。
二、綠色建筑設計的節能主因素
1.建筑通風系統的設計
在建筑設計中,傳統的通風系統設計已經無法滿足綠色建筑的設計需要。綠色建筑的通風系統需要在低耗能、低投資和低比重的條件下,結合建筑的實際施工情況,設計出符合日常通風需求的通風系統。在房間的通風設計中,應當在房間中設置一定數量的高窗及低窗,通過高、低窗的結合,增加空氣進出口的高差,讓熱空氣上升,并經高窗將其排出,冷空氣則由低窗進入,這一過程也被稱為煙囪效應。窗戶的位置對氣流路線有直接影響。要想形成理想的氣流,選擇合適的窗戶形式及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進、出風口的設置正對風向,主導氣流會由進風口直接流向出風口,對室內墻角位置的空氣流動影響很小;進、出風口錯位設置時,如分別將其設置于相鄰的墻面上,由于氣流的慣性作用,在室內改變了氣流的方向,因而能獲得較好的通風效果。
2.建筑的采光設計
采光可分為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兩種方式。綠色建筑的節能設計中,應當遵循采光的低能耗原則,因此,需要平衡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之間的使用率,也就是對自然采光進行充分利用,從而減少人工照明的使用。室內的布局設計應當有利于自然采光。受建筑面寬、體形系數等條件限制,使得部分房間采光條件較為不理想。對于北向的房間,雖然受太陽直射的影響較小,但是主臥室還是應當考慮布置在南向,因為如果冬季室內沒有陽光,會讓室內顯得陰冷。房間開開窗的最不利的朝向為東西向。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為了獲得較好的景觀視野,不得不在臥室的東西向開窗。這樣方向的開窗,在夏季時,會有大量的太陽熱輻射進入室內,而在冬季時,則只能獲得較少的太陽熱輻射,這樣的開窗設置顯然不利于節能。針對這一矛盾,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緩解。(1)在窗戶外設置一個較大出挑的陽臺,在不影響戶外的景觀視野的情況下,利用陽臺對夏季的太陽熱輻射進行遮擋。(2)在窗戶或陽臺的外沿位置,安裝一個可調節的外遮陽百葉,對太陽熱輻射進行遮擋。(3)選擇低輻射鍍膜玻璃作為窗玻璃材料,鍍膜玻璃能吸收太陽光中的中長波,從而減少進入室內的熱輻射,鍍膜玻璃不會對可見光產生太大影響,因此對景觀視野基本沒有影響。
3.建筑的水資源利用
在建筑節水方面,污水的回收再利用和雨水的收集是主要的有效措施。對建筑進行低技術處理,就可對雨水進行收集,再配合后續工種,就可將收集的雨水用于植物灌溉、水景景觀,從而對建筑的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改善。污水的回收再利用,是指使用特殊的凈化裝備,對建筑里的洗漱污水進行處理、凈化,將凈化后的水用于澆灌、沖廁等方面。綜合應用雨水收集、灌溉技術和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水資源。
4.建筑屋面空間的綠化設計
屋面空間的綠化,是指在屋面空間進行綠色植物的種植,對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加以利用。由于不同的地區的太陽輻射不同,所以,應選擇適合的綠色植物品種進行種植。屋面空間的綠化最直接的作用是避免了太陽光對屋面的直射,并且植物通過吸收太陽光,在轉化和蒸騰作用下,明顯降低了屋面周圍的室外綜合溫度。植物的培養基質材料具有熱阻、熱惰性,能有效阻擋熱量的傳遞,因此可以降低建筑內表面的溫度。另外,屋面空間綠化還具有降低噪音、美化環境、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實際生活中,人們普遍存在一種錯誤的看法:人物屋面空間的綠化不利于屋面的抗滲、防漏。實際上,當土壤吸收的水分達到飽和狀態后,自然就會形成一層憎水膜,憎水膜具有滯阻水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屋面覆土進行植物種植后,能防止夏季陽光對屋面的暴曬,從而降低了屋面的溫度,最終起到避免剛性防水層干縮開裂、減緩柔性防水層和涂抹防水老化的作用。由此看來,在處理得當的情況下,屋面空間的綠化是不會影響屋面的抗滲和防漏的,相反的,它還能增強屋面防水性能,對屋面的防水層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5.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的利用
新能源,是指除常規能源以外的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海洋能以及地熱能等一次能源。在新能源中,太陽能以其獨特的優勢,已被廣泛應用于建筑領域。太陽能熱水器的研究、生產早已經成為了我國的重要產業之一。太陽能取暖、太陽能供熱水、太陽能制冷空調、可控自然采光、太陽能光發電等高新技術也被逐步應用到了建筑設計中。新能源的利用,不僅對當前緊張的能源形勢有所緩解,也為綠色建筑的設計提供了基本的支持。在建筑領域中,新能源的應用應遵循以下原則。(1)協調統一原則:在對舊建筑和已建成建筑進行改造和更新時,不僅需要考慮到建筑立面的改造,更需要考慮的是節能技術和設備的應用。通過與建筑規劃人員和設計人員的溝通、協調,以建筑的整體環境和結構為出發點,進行統一的安裝和設計。(2)一體化原則:在建筑設計之初,通過與設備人員、結構人員的溝通,對新技術、新設備所涉及到的因素,作為建筑設計的組成部分,進行綜合的考慮,然后統一進行設計。避免在建筑建成之后,再對設備進行安裝,消耗不必要的人力、物理和財力。(3)結合性原則:將建筑的結構技術與節能新技術相結合。新的節能技術的產生,對傳統的建筑結構有了新的挑戰。以太陽能系統在建筑中的應用為例,應讓太陽能系統、建筑物、建筑構件這三者結合起來,讓太陽能系統作為建筑構件來考慮,使其與其它建筑構件(墻體、屋面瓦、陽臺、窗戶等)進行有機的結合,然后進行整合設計。目前來說,太陽能建筑的主要發展目標是太陽能產品與建筑構件的一體化設計。
三、結語
目前來說,將建筑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實現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化,資源利用最大化是節能的重要環節。在建筑設計中,按照節能新標準,在節能設計上把好關,對施工中的節能用材進行嚴格監督,就能降低建筑的能源耗費,提高建筑的節能效率,打造出真正節能環保、健康舒適又方便的生活空間。(本文作者:杜新紀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