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對傳統運輸統計體系局限性范文

對傳統運輸統計體系局限性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對傳統運輸統計體系局限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對傳統運輸統計體系局限性

論文關鍵詞:傳統運輸統計體系;運輸業;儲運統計

論文摘要:中國運輸在和世界巨頭同場競技的舞臺上如何揚長避短、把握住新一輪發展機遇,是業界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建立完善的運輸統計體系是今后的一項重點基礎工作之一,我國當前的傳統運輸統計體系具有怎樣的局限性,這是文章的討論內容。

運輸,被業界稱為“第三利潤源”,被媒體稱為“21世紀最大的行業”,被老百姓稱為“金飯碗”。21世紀運輸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運輸行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引人注目。現代運輸業正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發展勢頭迅猛。然而當前,我國傳統運輸統計體系已成為我國運輸統計體系發展的一大障礙,本文就這一問題進行分析。

一、傳統的儲運統計受計劃經濟的影響

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傳統的運輸統計主要是針對我國物資企業而制定的,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物資由計劃調撥改為市場自行采購后,物資企業的職能發生了大的變化,大多數企業通過重新定位,努力轉變經營機制,多數的物資企業憑借自己的資源優勢,紛紛向運輸企業轉型。但是運輸統計工作由于受人員和資金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并沒有隨著經濟的轉型而發展,這樣就導致我國的運輸統計不適應現代運輸活動,造成了二者之間的脫節。

至今,我國政府及科研機構還沒有建立一套系統完整的運輸統計指標,也沒有設計出與我國運輸發展同步的運輸統計體系,現在的運輸統計仍然采用傳統的儲運統計指標體系和方法體系,主要從物資的購進、物資的儲存和物資的銷售三部分來衡量物資企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受此影響,到目前為止,我國運輸學者在運輸的定量研究中經常遇到極度缺乏有關運輸產業的基礎經濟統計資料,以及沒有全面的運輸統計數據的問題,運輸學術研究還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持,大量研究的數據支撐只是某一年份的估計值,還不能靠數據來“說話”。用這些指標來衡量運輸規模雖然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卻不能真實反映運輸的全貌。此外,國內運輸研究中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比較少,系統分析少。例如:對國內集裝箱的研究,往往局限在數量的對比,產生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國目前集裝箱方面的官方統計數據偏少,反映集裝箱運輸的結構數據,如集裝箱碼頭岸線、集裝箱碼頭泊位、集裝箱碼頭投資情況、重箱情況、中轉情況等數據不全,很難展開系統的定量研究。以上種種原因使我們現階段對運輸的理解始終處于定性的認識水平上,難以衡量現代運輸產業的成本投入和社會產出的經濟效益,也無法較為準確的衡量現代運輸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

二、運輸統計體系不全

目前,我國運輸管理體制是按照行業分設部門進行管理的,從中央到地方都有相應的管理部門,與運輸直接相關的部門很多。傳統的運輸業分布在物資、商業、貿易、倉儲、交通運輸等部門之中,牽涉統計的部門有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民航總局、公安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稅務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中國運輸與采購聯合會、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等十幾個單位,長期各自為政、封閉發展,形成了物資統計、商業統計、市場統計、交通運輸統計、儲運統計等統計分支,這些單個的統計的內涵和外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不能綜合反映現代運輸活動的全貌。將全社會的運輸過程分割開來,不僅影響了各種運輸功能和運輸服務方式的協調發展,同時也由于部門利益所在,造成了運輸資源的浪費和運輸資源整合的難度。

盡管各部門運輸業的數據有很多,由于多頭管理、行業分割等因素,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和單位認可的寥寥可數,對這個行業進行一個數量描述也成為難題。中國運輸與采購聯合會協會研究室主任賀登才在談到關于運輸數據難以取得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曾頗為無奈的說“我們大概知道國家2003年的運輸成本占GDP的比重是21.4%,但這還是中國運輸與采購聯合會推算出來的一個數據”。

據統計,目前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運輸主管部門的基本結構如下:37個省區市中,由綜合經濟部門負責的有32個,占86.5%;由商務部門負責的有1個,占2.7%;由交通部門負責的有4個,占10.8%。37個省區市里,由經貿委(經委、交委)系統負責的有20個,占54%;由發改委的經貿流通系統負責的有14個,占38%;其他系統3個,占8%。這種縱橫交叉的多頭管理體制,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政出多門、標準不

一、相互制約、難以協調等問題。

運輸復合型的產業特征及我國目前的管理體制框架,迫切要求研究探索中國特色的運輸管理新機制,以適應我國現代運輸發展的需要。同時,運輸業相關指標均沒有公開的統計資料,也沒有權威的統計方法和基礎數據,急需市場需求的統計數據作為運輸業發展的可靠依據,以避免出現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等問題。

三、運輸統計方法不夠完善

運輸統計信息的來源應該是多元化,雖然在傳統的儲運統計中,有一些優秀的統計方法,如平均數法、指數法、時間序列法等,但它們本身有一個共同的局限,就是統計指標使用上的單一性和孤立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許多統計軟件如SPSS統計軟件和SAS統計軟件等已經逐漸為大家認識和掌握。我們可以在對傳統優秀統計方法進行吸收的同時,加強最新統計方法在運輸中的應用與創新,如經濟效益綜合評判指數、模糊統計法、回歸與相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方法都需要在這一領域加以應用。

1.經濟效益綜合評判的統計方法。經濟效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用于企業的經濟效益考核和評價,以及同行業不同企業的經濟效益橫向對比。通過考核、評價、對比,發現優劣和問題,明確前進的方向。但如何考核并形成結論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因此需要一個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與方法。常見的有經濟效益綜合率法、經濟效益平均指數法和綜合功效系數法等。

2.模糊統計法。模糊統計法是指把模糊數學的思想應用到統計方法中,對運輸活動進行模糊處理的有效方法。具體有模糊聚類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判法等。其中利用模糊聚類的方法可以對運輸企業進行評價和歸類,利用模糊評判的方法可以評價運輸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對運輸方案進行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

3.回歸與相關分析法。在運輸領域中,一種現象的變化往往依賴于其他現象的變化,一種現象的變化也常常影響著其他現象的變化。回歸與相關分析法主要有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多元回歸、非線性回歸等方法。我們可以利用回歸與相關分析的方法進行運輸企業的利潤與運輸費用的相關分析,也可以通過與運輸相關因素的分析,對運輸數據進行推斷或驗證。

4.因子分析法。在進行運輸成本分析時,我們可以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出哪些因素是對運輸成本影響最大的。這樣我們在今后的運輸活動過程中對這些因素加以控制,從而達到降低運輸成本的目的。

5.價格指數法。價格指數法是人們通常對價格總水平升降變動程度的習慣稱謂,是反映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運輸行業可以根據價格指數確立運輸成本,進行利潤分析活動。

參考文獻

[1]倪國定,王亞芬.道路貨物運輸量統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浙江統計,2006,(8).

[2]李衛東,龔玉榮,劉延平,馮善唐,郭潤英.我國鐵路運輸業統計指標體系的框架設計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新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1狼人社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人妻巨大乳hd免费看| 色综合网站在线|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 97av麻豆蜜桃一区二区| 少妇厨房愉情理9仑片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人呢|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金牛汇app最新版|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a级黄色毛片视频| 成人av电影网站|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最近2019中文免费字幕|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波多野吉衣中文字幕| 免费一级特黄视频| 综合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 樱花草在线播放免费|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爱情岛论坛亚洲高品质| 农村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老司机免费在线|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 97国产在线观看|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西西|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 哆啪啪免费视频| 蕾丝视频在线看片国产|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好猛好紧好硬使劲好大国产|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