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消防風險性分析的古建筑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貴州古建筑火災風險分析
1.1地理位置及布局帶來的風險目前,貴州省內的文物古建筑分布較為分散,總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遠離城鎮,在高山峽谷依山而建,地理位置偏僻,消防水源缺乏,道路崎嶇,基本沒有消防通道;第二種是以民族聚居點和古鎮古建筑群為代表,有一定的通行道路,但是消防設施配置仍然較為薄弱;第三種是根據古建筑打造的景區,具有良好的消防通行條件和消防設施。整體來看,消防水源缺乏,道路崎嶇坎坷,消防通道狹窄,防火間距不足,消防車輛無法通行是貴州省古建筑共同面臨的威脅。2014年1月11日凌晨,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州府香格里拉縣的獨克宗古城發生大火,整個古城三分之二化為灰燼。在消防救援過程中,消防車及救援車輛始終無法進入到火災現場進行撲救,其主要原因就是水源缺乏,消防通道狹窄。2007年發生的銅仁川主宮大火,由于長期未改造消防通道,發生火災后,消防車無法進入,川主宮在頃刻間化為灰燼。由于歷史原因和民族風俗,貴州市民族古建筑大多呈帶狀或片狀群落分布,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自救能力不足,容易形成火燒連營之勢。如最近發生的貴州侗族鎮遠縣報京侗寨大火,村民居住的木質房屋100多棟,導致近90戶村民受災。
1.2消防設施欠缺,維護保養不到位經過對貴州侗族鎮遠報京侗寨大火原因分析,在大火發生時當地居民試圖用消防泵進行撲救,但是花了10分鐘,該消防泵仍然未順利發動,錯過了救火最黃金的時間。而在起火點不遠處的大水窖的接水帶水龍頭損壞,無法提供撲救支援。而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發生火災時,整個古城只有一個800m3的蓄水池,并且離起火點比較遠。而最近的水源大約在1.5km以外,導致在整個滅火過程無法及時補充滅火水源。從兩次火災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消防設施欠缺和消防設施維護保養不到位是導致在滅火救援中無法快速救援的主要原因。
1.3經營類場所增加,電氣火災成最大起因隨著旅游經濟的發展,省內古建筑內大量出現經營類場所,各種電氣設備如電暖爐、空調等用電設施急速增加。根據《古建筑消防管理規則》第十二條規定,“禁止在古建筑的主要殿屋進行生產、生活用火”,而幾次古建筑大火原因均是違反了該規定造成的。如貴州銅仁的川主宮發生火災事故原因是擅自將煤爐、電火箱等設置在川主宮殿使用而造成的;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火災是由于客棧經營者擅自使用取暖器造成的。根據對我國古建筑火災的原因統計表明,18%以上的火災均是由于電氣火災造成的。
2貴州省古建筑消防保護對策
2.1明確責任,加強分工組織,落實網格化消防管理各地古建筑的防火安全應由古建筑及消防主管部門整體部署,由文物、消防、旅游等單位積極配合,明確責任,認真履行《消防法》和《古建筑消防管理規則》。成立各分管系統消防安全領導小組,編制適合各古建筑保護單位的消防管理辦法,并將該辦法納入城市規劃整體規劃建設。加強分工組織,成立逐級消防監督體制,完成貴州省整體消防網格化劃分,建立聯動救援體系。各古建筑管理單位健全消防組織和規章制度,成立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不定期舉行消防檢查。
2.2加強消防設施管理,強化消防安全意識以2014年全國實施的文物消防安全百項工程為契機,對各地古建筑消防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對現有的消防設施進行清理。對各古建筑消防通道及建筑防火間距進行檢查和整改,結合當地情況,完善消防水源、消火栓、消防泵室建設,使消防水源儲量供水時間不小于3小時的供水量。對于不符合《消防法》、《古建筑消防管理規則》和貴州省消防條例的古建筑責任單位進行問責,并督促完善相應的消防設施及管理維保制度。加大古建筑消防安全教育和宣傳,強化消防安全意識,定期開展消防演練和培訓教育。
2.3新建或改建古建筑增加消防規劃對于新建或改建的古建筑及古建筑群落應加強消防規劃,預留消防通道,并嚴厲禁止不設、占用消防通道的情況出現。根據古建筑的特點,規劃相應的消防管網及消防泵房,在合適的地點建造消防蓄水池,統一建設整改消火栓系統。
2.4運用先進消防技術,消防火災隱患由于貴州古建筑大多為木質建筑,可以對古建筑構件及表面噴涂防火涂料,對各棉毛絲麻紡織品進行阻燃處理。對于建筑群落,采用傳統的風火墻進行隔斷,對于適當的部位設置防火墻、防火門等防火分區。對于古建筑內使用電氣設備的要加強管理,完善報備及檢查制度。針對古建筑內部電纜容易老化、短路的特點,要求使用單位安裝電氣火災監控設備。嚴禁使用大功率照明燈具、電暖壺、電暖爐等生活用電設備。完善古建筑群落消火栓系統。室外消火栓系統的建設應立足于任何古建筑均有兩支水槍進行保護。在實際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以完成對較大空間古建筑內部的保護。對于沒有條件設置城市消火栓管網的古建筑,應根據古建筑群的地形布置,設置不同類型的消防水池或者消防水箱,并配備相應的消防泵房。對于依山而建的古建筑,可根據地形高差設置高位水池或水箱。在供水壓力不足時,應配備手動消防泵等器材,并按期進行維護保養。在比較重要的古建筑,如遵義會議會址、增沖鼓樓、石阡萬壽宮、甲秀樓等國家級文化保護單位,在不影響原有古建筑結構的完整性和建筑風格的情況下,可以安裝先進的溫感、煙感火災自動報警器、吸入式煙感火災報警器、感溫線纜火災報警器,并接入視頻監控系統。在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獲取火災報警信號,并進行火災撲救。在滅火器配置方面,古建筑內部應配置手提式滅火器和推車式滅火器,在火災發生初期進行及時撲救,不宜設置氣體類消防滅火設備。在高大空間,應配置高壓噴霧滅火設備。根據西藏消防總隊研究結果,在殿堂類文物古建筑中,采用高壓噴霧滅火裝置可以有效撲救6min類火災,可以對手提式滅火器和推車式滅火器難以撲救的高于6m的著火部位進行撲救。高壓噴霧滅火裝置是一種基于分布式理念的滅火系統,以水作為主要滅火介質,通過特殊設計的細水霧噴槍實現對高大空間火災的撲救,水漬損失小,其用水量是傳統消防車的七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對于文物本體的保護具有積極的意義。
3結束語
貴州古建筑由于歷史和民族原因,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建筑風格多元化,但從整體來講木結構是主體。由于經濟發展和地理位置因素,貴州省古建筑整體消防工作面臨著巨大的調整,完善消防管理體制和加強消防設施管理是完善貴州古建筑消防工作的重點。
作者:陳蔣胡安林賴波單位:貴州省黔南州公安消防支隊四川省工業消防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