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工程鋼結構課程開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鋼結構施工課程內容設計
鋼結構施工課程學習情境設計時遵循學習情境的數量大于或等于3、每個學習情境均獨立且也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同一課程的所有學習情境都應為同一個范疇的事物、各個學習情境之間具有平行和遞進關系這四個原則,以常見的鋼結構工程項目為載體,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充分考慮“標準融入”安排課程內容具體見表1。
1.以常見的鋼結構工程項目為載體目前,鋼結構在我國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輕鋼結構類型,它的主要結構形式為門式剛架、排架結構;(2)多高層鋼結構類型,它的主要結構形式為鋼框架、鋼混結構;(3)大跨度鋼結構類型,它的主要結構形式為網架網殼、管桁、懸索、膜、組合、張弦和索膜結構。本課程從上述三類結構類型中選取較為常用且最具代表性的四種結構形式,即門式剛架、鋼框架結構、網架結構和管桁架結構作為課程學習情境的載體,并選取這四種結構形式中的典型工程案例組織教學。
2.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安排學習任務鋼結構施工課程根據課程的能力目標選取內容,安排課程內容時,對幾種鋼結構形式的實際施工過程進行了分析,以鋼結構施工的實際工作過程為導向,歸納出六個適宜教學的學習任務,即認識鋼結構→識讀鋼結構施工圖→選用并檢驗鋼結構進場材料→加工制作鋼結構→安裝鋼結構→驗收鋼結構。課程還根據四種結構形式的各自特點,在內容選取上各有側重,遵循“重復的是步驟,而不是內容”的理念。例如單層門式剛架結構施工這個學習情境側重的是螺栓連接和結構制作加工方案編制;多高層鋼框架結構施工這個學習情境側重的是焊接連接和鋼框架結構安裝專項方案編制;大跨鋼網架結構施工這個學習情境側重的是吊裝的驗算和專項方案編制;管桁架結構施工則對上述三個學習情境進行綜合,要求學生具有知識遷移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該學習情境的綜合訓練,學生會編制各種鋼結構形式的專項施工方案。
3.體現“標準融入”的課程建設特色建筑工程相關的勘察、設計和施工等活動都要符合規定的要求,這些要求包括建筑標準、規范和規程等,它們是確保建筑工程安全、經濟和適用的重要文件,也是保證和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主要依據。但是由于標準、規范和規程都以條文的形式出現,這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吸收,所以目前教材大多將標準規范中的條文擴展成為容易接受的知識和內容。這就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反而淡薄了標準規范意識。鋼結構施工課程重視樹立學生的規范和質量意識,安排內容時充分考慮“標準融入”,將《鋼結構工程施工規范》和《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等標準充分融匯到課程教學實的施過程中。例如鋼結構施工課程在任務實施時,將《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的質量驗收知識整合成材料進場檢驗→制作加工質量驗收→鋼結構安裝驗收→工程竣工驗收等內容并貫穿于每個學習情境。
4.采用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鋼結構施工課程的每個學習任務都按任務導入→任務提出→任務分配→任務實施→任務檢查→評估討論這六個步驟組織教學,任務實施時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條件,借助現場教學、多媒體教學、實驗教學、軟件模擬教學、模型制作教學、實物參觀教學和動畫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親自經歷完整的工作過程。例如當做到學習任務“選用并檢驗單層門式剛架結構工程進場材料”時,按導入本單元的學習任務→提出檢驗進場鋼材和緊固材料兩個任務→分配每組學生一定數量的原材料、配套資料和相關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學生檢驗材料并填相應表格→檢查每組學生填表內容→評估總結任務完成情況這六個步驟組織教學。
二、鋼結構施工課程資源建設
與課程配套的教學資源建設是課程能否高效實施的重要保障。在進行課程學習任務開發時,要充分考慮到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和將來需要努力去完善的教學資源,以保證課程得到充分實施。本課程配套的教學資源建設主要包括教材和資料建設,師資建設,實訓場地建設,教學模型軟件建設。課程除配有配套的教材、多媒體課件、圖片、動畫和錄像外,還配有一定數量的課程相關資料,例如鋼結構施工圖冊、鋼結構施工實驗手冊、鋼結構驗收資料和模型制作材料等。基于每屆2個教學班的規模,本課程配備專兼職教師4人,其中專職教師2人,企業兼職教師1人,實驗指導教師1人。本課程要求專職教師具備“雙師”素質,熟悉高職教育規律、實踐經驗豐富;要求企業兼職教師為鋼結構施工一線的技術骨干或專家;要求實驗指導教師熟悉電動扭矩扳手、超聲波和磁粉探傷儀等儀器設備的操作并具有熔化焊接與熱切割作業焊工證。鋼結構施工課程具有穩定、能滿足教學要求的校外實訓基地多個,主要保證鋼結構類型認識、鋼結構加工制作和安裝施工等學習任務現場教學的正常開展;校內有供學生進行課程任務訓練的實訓場地和實訓設備,如鋼結構焊接場地、鋼結構螺栓連接場地、必要的鋼結構制作加工機具、必要的鋼結構檢驗設備等;有適應課程教學必須的電化教室、圖紙識讀和模型制作實訓室及配套軟件和設備,能滿足1個教學班完成施工圖識讀、模型制作及各種方案編制的使用要求。
三、鋼結構施工課程評價體系
本課程主要對學生的任務學習情況和課后作業兩大塊內容進行評價,評價時重視學生參與,有學生互評、自評和老師評價幾種方式。課程考核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創新精神。例如任務學習情況評價時,先確定學習任務的目標是通過學習,學生知道如何做并能做類似任務。考核側重的是學生完成任務和小組交流合作的過程,不強調任務完成的完整性,即學生只要積極去做任務并知道任務的具體做法,也能對任務的實施過程進行示范,那么即使他沒有完成所有任務,同樣可以得高分;課后作業評價時,側重學生完成任務的思路,布置的課后作業需要學生具有知識遷徙和創新精神,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的同時要寫清楚自己做課后作業的想法和過程。在整個課程評價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發展情況,譬如對前面課程學習不理想而在后續課程學習中慢慢進步的同學給予適當分數獎勵,反之則適當扣分。
四、小結
課程的主要組成是教師、學生以及各種教學資源和方法,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師是課程的具體實施者,是決定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師要注重自身專業素質和教學理論知識的提高,以期在教學改革工作中具備清晰的改革思路和可行的改革方法。學生是課程學習的主體,在課程建設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參與課程建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反饋信息選擇并修正相應的教學資源和方法。一個好的點子需要合理的推銷方式,同樣一門好的課程也需要選擇適宜的教學資源和方法。只有充分考慮教師、學生以及各種教學資源、方法的作用和內在聯系,課程才能得到成功的開發和建設。
作者:鄭君華單位: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城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