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預結算的問題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建筑工程預結算中常見的問題
1.1施工單位報價高估冒算
由于當前建設單位對預結算編制產生誤差,管理不完善,建設單位對編制報表的誤差沒有進行有效的約束機制,再加上施工人員素質的參差不齊,一些施工單位為了獲得更多收益,人為提高工程造價,這是造成施工單位對工程量多估冒算的主要原因,多算糊算,多列獨立費的報表隨處可見。如果建設單位審查不嚴,施工單位就可以獲取意外之財,因此,將工程量拋高計算的現象是極為普遍的。對于此種現象,應建立工程開工的工程簽證結算單、雙方往來文函的目錄,以提高結算工作的可追溯性,以防施工單位多估冒算。
1.2建設單位提供的地勘報告不準確
有的建筑工程地理環境比較復雜,地質勘探不準確,設計深度達不到相應水平,使得施工中設計變更多,現場簽證和技術核定多,施工周期長,加之竣工資料做得較差,致使施工單位預算員在編制結算時,易出現工程量的重復計算和漏算。
1.3虛增工程量
工程量的計算是依據竣工圖紙,設計變更聯系單和國家統一規定的計算規則來編制的,是結算編制的基礎。建筑工程實施過程中由于工程量大,影響因素眾多,常出現工程量的重復計算。如毛石、鋼筋混凝土基礎T形交接重疊處重復計算;樓地面孔洞、溝通所占面積不扣;墻體中的圈梁、過量所占面積不扣;鋼筋計算常常不扣保護層;接地面、墻面各種抹灰重復計算等等。同時,施工單位預算員在編制結算時,常將預算定額中已包括在定額中的子目錄再次計算,計算單位不一致而造成工程量的小數點錯位及計算錯誤。
1.4錯套定額和定額換算不合理
施工單位在套定額時往往就高不就低,低工程套高價定額子目。如混凝土標號和石子粒徑、構建斷面和單件體積、單項腳手架高度界限、裝飾工程的級別(普通、中級、高級)、土石方的分類界限等,這些都極易出現高套定額的現象。
由于新技術、新結構和新材料的不斷涌現,導致定額缺項或需要補充的項目與內容也在不斷增多,然而因缺少調查和可靠的第一手數據資料,致使定額或補充定額含有較多的不合理性。例如,在裝飾工程定額中,許多價格及施工方法與實際不符,可以說裝飾定額已經完全不適合現代施工的需求了,這就要求預結算審查人員能夠熟悉現代裝飾施工的方法、步驟,找出相應項目套用后找差。
1.5施工單位多算、冒算
甲、乙雙方訂立合同時,由于條款不嚴格、不完善,缺乏約束性、規范性,易引起施工單位多算、冒算。尤其是在包干工程項目中,對包干范圍及調整和調整方式等沒有明確規定,其結果是包干項目包不死,成為按實結算。
1.6材料價格管理混亂
在現行建筑工程造價的構成中,材料費幾乎占工程造價的60%~70%,材料費在工程造價構成中占有核心地位。近年來,建筑材料的市場化,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市場管理的混亂和建筑材料價格漲浮的失控現象,這也成為了影響建筑工程竣工結算的一個重要因素。
1.7不按規定標準取費
1.7.1類別
定額規定,工業、民用建筑工程必須符合建筑面積、高度、跨度三個指標中的兩個指標,才能定為該類工程,構筑物符合一個指標即可。類別套錯,相應的費率都會隨之計取錯誤,致使工程造價相差甚多。例如某游泳池屋面懔條陽光板工程,錯按二類工程計取的工程價款為70萬元,而按三類工程計取工程價款為59萬元,相差11萬元。
1.7.2費率招標
費率招標工程費率應相應下調,不能仍按原費率計取。如一個工程,是按三類工程費率招標定標,簽了合同,2005年施工。甲方經設計部門同意增加了建筑面積,使得工程符合二類工程的標準。結算時便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工程類別改變,新舊定額交接,二類和三類工程的費率招標中的費率區間不同,新舊定額的費率下調的費用名稱不同,取費基數不同。那么,這個問題應該怎樣解決呢?嚴格要求來說,如果該工程確實可以歸為二類工程,設計部門手續齊全,招標辦給出二類工程費率下調的中標費率,就可以按招標辦出具的手續套取定額計取費用。
2建筑工程結算中對存在的問題應采取的措施
2.1高套定額問題
高套定額是指做低標準工作,套用高標準定額。如現澆鋼筋砼樓板30m2,厚10cm,面層做法為大理石,套現澆平板,直接費為30×0.10×455.289=1365.87元;高套現澆鋼筋砼樓梯,得出的直接費為30×105.088=3152.64元,直接費相差1786.77元。套大理石樓地面,直接費為30×138.55=4156.50元;高套大理石樓梯,直接費為30×206.23=6186.90元,直接費相差2030.40元。從這兩者來看,如果高套了定額,就提高了工程造價。因此,在預結算時,審計人員應熟悉工程組計算規則,掌握施工要求和熟悉竣工圖紙,以防出現施工單位高套定額的現象。
2.2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問題
訂立合同時應從多方面入手,反復研究合同條款,做到嚴謹、規范,對包干范圍及調整范圍明確清楚;同時,要隨時了解市場上材料價格的變動,對主要材料價格出現的浮動分線,應在合同中清楚標明,以免給工程結算埋下隱患。
2.3虛增工程量問題
(1)招標時,對清單出具要嚴謹,同時建設單位對清單丟項錯項嚴重的情況要追求審計公司的責任;審計人員在編制工程量清單時,應對建筑工程進行全方面熟悉了解,確保自己具備熟練的工程量計算技能,同時,一旦出現嚴重的錯項漏項情況,審計公司應給予當事人一定的懲罰,明確責、權、利之間的關系,以保證不再出現如此低級的錯誤。
(2)工程量重復計算的問題:如某一分項工程在某定額項目中已列入結算,但在結算的其它定額項目中仍可以看到此項工程量,就是干了某一單項工作,而重復要了兩次錢,只是反映在套用兩次定額項目罷了。
(3)建設單位現場管理人員每次簽證時,應弄清事情的原因,清楚明了施工單位要求簽證的情況是由什么原因而引起的,由哪一方造成的,若是由施工單位的原因所造成的損失,應由施工單位承擔,這時建設方負責人不必簽證。同時,簽證應及時、準確,以為工程竣工結算時提供真實可靠的資料。
(4)注意定額項目本身包含的工作內容,在某些定額項目中已包含了一些表面似乎沒有的項目,特別是項目工程與總包及分包都有聯系時,極易出現工程量重復現象。如在整體面層中的水泥砂漿地面、水磨石地面中,每100m2面積均包括95m的踢腳線,而結算中,施工單位常常把其二者分開來做,這就給建設單位增加了負擔。
2.4材料價差問題
由于建筑產品的龐大性、多樣性、復雜性,使得建筑材料具有多樣性且材料價格隨時間(特別是季節)變化明顯,這就要求審計人員除了要多訂閱一些建筑性報紙、雜志、建筑材料價格信息、指導等有關資料,掌握建筑材料的新變化、新動態、新趨勢外,還要深入到建筑市場了解建筑材料的價格,綜合考慮其運費,進而做到審核決算中的材料調差項目時心中有數。
2.5計取費率問題
根據國家建設部的要求,將要全面推廣并實施的是按工程類別加以計取費率。審計人員在編制預結算時,應明確掌握施工單位的真實情況(固定資產、企業總人數及工人、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之間的比例),并從建筑物高度、建筑面積、整體結構(框架結構、磚混結構等)、跨度等因素,去判斷所編制的工程應該按幾類進行計取費率,從而做到有效控制造價。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預結算常見問題有施工單位報價高估冒算、建設單位提供的清單不準確、工程量的重復計算或漏算、錯套定額和定額換算不合理、材料價格管理混亂等。而隨著我國建筑市場的市場化和規范化,要提高建筑工程預結算的編制質量,解決工程預結算常見問題,應有針對性地解決高套定額問題、虛增工程量問題、材料價差問題、計取費率問題等。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縮短預算與結算的差距,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消除工程造價失控現象,更好地節約建筑工程成本,從而建立起一個高效的建筑市場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