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測繪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針對當前“雙一流”背景下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中存在的課程靈活性較低、學生上課不積極、配合交流少和邀請校外專家導致教學計劃銜接不好等問題,面向“雙一流”背景下測繪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研究進行了深入探討。以培養兼具高專業性和強創新性、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卓越工程師為目標,依托全國大力建設“雙一流”高校為背景,研究成果對測繪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雙一流”;卓越工程師;課程體系;測繪
一、測繪行業卓越工程師
為向社會與高校輸送更多專業的優秀測繪人才,需要對測繪專業學生進行卓越工程師培養。測繪行業卓越工程師根據測繪工作的性質具有以下三個特色。1.高度的保密意識。對保密性項目進行測繪工作所采集的高程數據、平面數據不僅關乎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也涉及國家的戰略安全。測繪工作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獲得的高精度測繪成果是國家重要的信息資源及戰略資源。2.極強的責任心、耐心和細心。測繪專業作為工程建設的基礎輔助行業,引導著工程的安全實施。在測繪作業的過程中,一個小數點的偏差都可能引起極大的財產損失,延誤工程進度,因此測繪行業卓越工程師都應該對工作具有高度的責任心[1-2],避免在測繪作業中出現問題,規避施工風險。3.吃苦耐勞的精神。測繪工作一般需要在野外進行,條件艱苦、工作量大、作業環境惡劣。因此,對于測繪行業的卓越工程師來說,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二、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課程設計現狀
1.課程設計現狀。(1)夯實基礎,梳理結構,聯系實際。現如今的卓越工程師培養,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教學和實習內容。重新梳理了已學的專業知識,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拓寬和深入,并引入了相鄰學科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學習層次方面,本專業知識需要融會貫通、熟練掌握,兼具自主性和創新性;相鄰學科學習以認識了解為主,注重興趣性和引導性[3]。(2)獨具特色的班級組織與管理形式。在班級設置方面,卓越工程師班級單獨設班,成員結構與一般行政班級類似。班級成員選拔先通過學生自主報名,再由學院教授委員會根據客觀成績及學生自述相關能力進行篩選。(3)理論與實踐經驗相結合。課程內容強調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方式[4]。在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也安排了大量的企業生產技能訓練,并且請來了一些校外工程項目骨干講解工程難題和社會經驗,有助于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2.存在的問題。(1)課程靈活性較低,限制了學生的發展方向。課程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集中型授課方式,為照顧到更多的學生,提升授課以及學習效率,教師更多關注的是班級學生的整體發展需求,進而會忽視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5],否則完不成教學目標,極大拖延教學進度。(2)學生學習態度問題,影響教學質量。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如果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即使教師教得再好,同樣會造成不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不積極、不主動,極大影響教學質量。(3)班級的凝聚力不強,配合交流較少。卓越工程師班級是由各個學院各個專業的學生自主報名,逐級篩選最終形成的班級。學生可以說對班級相當陌生,學生之間溝通也比較少,學生也并未在一起住宿,只是班級授課在一起。(4)由于需要考慮時間的安排,邀請校外專家的講座方式會打破原有的教學計劃。校外專家講述的專題內容可能會超前或者滯后于所學知識,在時間安排上有時并不恰當,打斷教師正常的教學安排,而且不利于教師對專家內容進行總結性評價,不能與教學計劃做好銜接。
三、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課程設計體系構建
1.必修課+選修課模式。卓越工程師班培養的是基礎性強、創造力高的綜合素質性人才,因此適宜采用必修課+選修課的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專業基礎是一個人可以立足于科研、立足于社會的重要保障[6],對學生進行必修課教學,可以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增強學生的專業素養,可以又快又好地解決一些現實的問題。2.打破專業限制,實現全校范圍的課程選擇。為了能夠給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條件,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在全校范圍內選擇所需課程,課程可以跨學院跨專業。之所以讓學生在一定條件下選擇所需要學習的課程,是因為專業學習并不應該只局限于本專業課程,學科之間應該相互交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3.建立“雙一流”背景下的學科群模式。“雙一流”建設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一流學科,學科群是指具有共同屬性的一組學科,在建設“雙一流”高校背景下,學校依據學科建設需求為科研學習積累了一定的科研基礎以及物質基礎,因此可以利用雄厚的科研實力,建成優秀的學科群。4.加強實踐教學的內容。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卓越工程師班的發展。重視理論教學是毋庸置疑的,理論教學可以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提供創新思路。但單純的理論教學并不能使得學生活用理論,要想清晰地理順知識脈絡,實踐教學就顯得越發重要。
四、結語
在全國建設“雙一流”學校的背景下,培養具備同行業領先水平的優秀測繪人才,建設卓越工程師班是勢不可擋的。卓越工程師班注重夯實基礎、聯系實踐、激發創造力,并以其特有的管理與組織形式引起了高質量、高水平班級建設的高潮。
參考文獻:
[1]于海琴,龐秀梅,薛文芳,江慧.“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生科學創造力調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2):92-97.
[2]蔣廷臣,焦明連,董春來,王秀萍.測繪卓越工程師素質培養方案研究[J].測繪科學,2014,39(09):145-147.
[3]周光禮.“雙一流”建設中的學術突破———論大學學科、專業、課程一體化建設[J].教育研究,2016,(05):72-76.
[4]董春來,焦明連,周立.基于卓越測繪工程師培養的新型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測繪通報,2013,(11):117-120.
[5]陳國良,汪云甲,張書畢,鄧喀中,楊化超.行業高校測繪卓越工程師多元化培養模式構建研究與實踐[J].測繪通報,2017,(03):133-136.
[6]袁廣林.創建世界一流與服務國家發展:行業特色高水平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戰略選擇[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9,(01):1-7.
作者:李增科 單位: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省資源環境信息工程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