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工程地勢環保評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康楠單位:河南省有色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粉土(Q3al):灰色~深灰色,含朽木、腐植質等,無光澤反應,韌性低,干強度低,搖振反應中等。很濕,主要為稍密~中密狀態。局部具有砂夾層,中密狀態。層厚3.20~7.00m。
中砂(Q3al):灰色,主要由石英、長石組成,局部為粉細砂,搖振反應強烈,飽和,中密~密實狀態。層厚1.30~5.80m。
圓礫(Q3al):灰色~灰白色,礫石主要由石英巖、硅質巖、砂巖等組成,圓形~次圓形,磨圓性好,一般粒徑為5~20mm,最大為50mm,含量約65%,局部有增減,充填物為粘性土及中粗砂。飽和,稍密~中密狀態。層厚5.30~8.60m。
水文地質特征
1場地含水層及其特征。本工程場地內共有二層水,人工填土層中的上層滯水和地下孔隙潛水。
2地下水對工程設計、施工和使用的影響。上層滯水對基坑開挖產生不利影響,在上層滯水作用下,人工填土層易坍塌下滑,基坑邊坡失穩。但因上層滯水量不大,基坑開挖施工中可采用明排施工。地下潛水的穩定水位高于地下室底面(擬開挖地下室為4.5m),地下潛水將對地下的施工帶來不利影響,設計應考慮地下室施工的降水和邊坡開挖的穩定性問題。
地質工程分析與評價
1場地穩定性評價。場地地處相對穩定的區域地質構造部位,無區域性大斷裂通過,也未見有第四紀新構造活動的跡象,區域穩定性好。因此,場地穩定,適宜興建該3號教學樓。
2地質工程分析計算
根據擬建建筑物結構特征,假定基礎類型采用筏形基礎,長56.40m,寬27.00m,基底壓力為:Pk=260KPa。取室內地面標高±0.000=75.00m,地下室基礎埋深4.50m,則建筑物基底標高為70.50m。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5.3.5條公式,選取代表性按建筑物角點進行地基變形計算,從而對建筑物的沉降量及整體傾斜進行評價。
3地基均勻性評價
基坑開挖面以下的土層種類較多,在平面上分布不均勻,厚度變化較大,其力學性能差異較大,尤其是場地內廣泛分布厚度較大的④層粉土,構成本場地軟弱下臥層。根據《高層建筑地質工程勘察規程》(JGJ72-2004)第8.2.4條的規定,建筑物各角點及中心點鉆孔資料計算:壓縮模量當量值的平均值為12.89MPa,其中5號孔當量模量最小值為11.47MPa,3號孔當量模量最大值為15.08MPa,其比值,小于不均勻系數界限值K(K=1.72)。故場地為均勻地基。
4場地地質層建筑適宜性評價
4.1場地內第①層雜填土、第②層有機質粘土,在基坑開挖時將被挖除。
4.2第③層粘土,呈硬塑~堅硬狀態,力學性能較好,承載力較高,可作為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層。
4.3第④層粉土,力學性能稍差,承載力不高,能滿足擬建建筑物1層裙房建筑荷載的要求,但不能滿足13層高度建筑荷載要求。
4.4第⑤層中砂,力學性能較好,承載力較高,可作為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層。
4.5第⑥層圓礫,力學性能好,承載力高,是場區良好的地基持力層。
5地基基礎分析與評價
本工程為二級高層建筑,高度為地面以上主樓13層,裙樓1層,地下1層,基礎底面埋深約4.50m(以設計地面標高75.00m起算),綜合考慮場地地質條件和擬建建筑物對地基承載力及變形的要求,地基基礎類型可作如下分析比較:
5.1天然地基。根據擬建建筑物的特點,結合場地的地質工程地質條件,對于13層主樓部分,基礎類型可采用筏形基礎,以③層粘土作為基礎的持力層。當基礎埋深為4.90m,基礎底面標高約為70.10m時,由于基底下③層粘土所剩厚度不大,且其下④層粉土的承載力較低,經驗算地基強度不能滿足設計要求,需進行地基加固處理。地基處理方法可采用水泥壓力灌漿進行治理。而對于1層的裙樓部分,地基持力層和下臥層強度均能滿足設計要求,可采用條形或獨立柱基礎。
5.2復合地基。根據勘察結果,對于本場地內13層主樓部分,也可考慮采用深層攪拌樁或CFG樁復合地基。在處理后的人工地基上采用筏板基礎。
5.3樁基礎。根據場地的地質條件,綜合考慮經濟、施工、質量、安全等方面因素,建議優先采用靜壓預制樁,以中砂⑤或圓礫⑥作為樁端持力層,以貫入度確定樁端入持力層深度。靜壓預制樁質量可靠,施工方便、快捷,強大的靜壓力還可以將作為樁端持力層中砂⑤或圓礫層⑥預壓密實;采用靜壓預制樁基礎后,考慮樁基施工過程中施工壓力的預壓作用及中砂、圓礫、泥巖的沉降變形特征,在建筑荷載的作用下,樁基沉降量應是均勻的。
結語
通過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場地整體穩定,適宜興建3號教學樓;對于該教學樓的13層主樓部分,基礎類型可采用筏形基礎,以③層粘土作為基礎的持力層,同時對④層粉土用水泥壓力灌漿方法進行加固處理;對于該教學樓的13層主樓部分,基礎類型可采用筏形基礎,以③層粘土作為基礎的持力層,同時對④層粉土用水泥壓力灌漿方法進行加固處理。基坑開挖后,應做好防水及排水工作,以防地表水的浸泡而降低地基土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