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護理在項痹病患者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護理方案在項痹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該院骨傷二科收治的60例頸椎病患者為治療組,并選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頸椎病患者為對照組。治療組采用骨科常規護理聯合項痹病中醫護理方案,對照組采用骨科常規護理。對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平均住院費用、護理效果及患者對中醫護理操作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兩組患者在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護理效果及中醫護理操作滿意度方面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項痹病患者中實施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護理方案,效果滿意,且縮短了住院時間,降低了住院費用,患者對中醫護理操作滿意度也有明顯提高,適于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痹證;頸椎病;中醫護理學;住院病人
項痹病即為頸椎病,因頸部閃挫、勞損、寒濕侵襲等原因,使經氣阻痹,以頸肩痛向上肢放射,麻木、頭暈、不寐為主要表現[1]。項痹病是頸椎病各型中發病率最高、臨床最常見的一種,約占80%以上[2]。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護理方案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2013年7月組織重點專科護理協作組在梳理、驗證和優化各地有效中醫護理方案、技術的基礎上,制定的13個病種的中醫護理方案(試行)[3]中的一個。項痹病中醫護理方案中制定了相對全面的中醫護理內容:包括中醫分型、癥狀,中醫特色治療護理,護理健康指導等。因此,本研究以項痹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護理方案的運用,與對照組比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骨傷二科收治的項痹病患者60例(治療組)與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項痹病患者60例(對照組)進行回顧性研究。治療組患者中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齡(68.80±12.26)歲;中醫證型:風寒痹阻2例,血淤氣滯51例,痰濕阻絡3例,肝腎不足3例,氣血虧虛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36例,平均年齡(67.12±9.89)歲;中醫證型:風寒痹阻3例,血淤氣滯52例,痰濕阻絡2例,肝腎不足2例,氣血虧虛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中醫證型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頸部、肩背部疼痛,一側或兩側上肢、手指放射性麻木、疼痛,通過影像學檢查和臨床診斷確診為項痹病[4]。
1.2方法
1.2.1護理方法
對照組運用骨科常規護理。治療組采用骨科常規護理聯合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護理方案。根據13個病種中醫護理方案(試行)[3]中項痹病中醫護理方案制訂的相對全面的中醫護理內容:中醫辨證施護如頸肩疼痛患者應慎起居、避風寒,行中藥熏蒸、中藥塌漬、中藥外敷、中藥離子導入、耳穴貼壓等治療;中醫特色治療護理如規范了佩戴頸托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以及運動療法;護理健康指導如體位指導、生活起居、飲食指導及情志護理等。具體實施方案如下:2013年7~8月對全科護士進行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護理方案相關知識培訓,要求人人掌握觀察方式和標準,從2013年10月起嚴格按中醫護理方案內容抓落實。中醫護理方案的實施由責任組長全程負責,護士長隨機進行檢查評價,并將結果記錄在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護理效果評價表中,并自制評價量表讓患者對中醫護理操作滿意度進行評價。
1.2.2評價指標
在參考項痹病中醫護理效果評價表的基礎上,本研究采用了以下4項評價指標:(1)護理效果評價,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擬定。好:原有癥狀消失,肌力正常,頸、上肢肢體功能恢復正常,能參加正常勞動和工作;較好:原有癥狀明顯減輕,頸、肩、背疼痛減輕,頸、上肢功能改善;一般:原有癥狀有所緩解,頸、肩、背疼痛,上肢疼痛麻木,活動后加重;差: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好例數+較好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5]。(2)住院時間:自入院當天至出院當天。(3)住院費用:住院期間除伙食費外所有的住院費用[6]。(4)觀察兩組中醫護理操作總數,患者對中醫護理操作服務滿意度評價。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將數據進行錄入、整理、分析。對基本資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98.3%)高于對照組(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93,P<0.05)。
2.2兩組平均住院費用與時間比較
治療組平均住院費用、平均住院時間[(5456.35±2098.78)元、(10.99±3.12)d]均優于對照組[(7287.12±5645.78)元、(13.56±9.78)d],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194、2.555,P<0.05)。
2.3兩組中醫護理操作總數比較
治療組中醫護理操作總數(4977次)明顯優于對照組(2344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0.265,P<0.01)。
2.4兩組患者對中醫護理操作服務滿意度比較
治療組中醫護理操作服務滿意度(83.3%)高于對照組(7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0.265,P<0.01)。
3討論
項痹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臨床上以非手術治療為主,但普遍存在著盲目擴大檢查項目、藥物應用不規范的現象,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并忽視了患者自身在疾病康復中的主觀能動作用[7]。“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護理方案”是由以全國數十家三級中醫院為成員的“項痹病護理協作組”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辦公室的要求共同起草完成,方案基于項痹病中醫專科護理現狀制訂,方案中出現的護理措施全部可在臨床實際應用,從而規范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護理措施[8]。本研究結果也表明了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護理方案在項痹病患者中的應用能夠體現出低耗、高效、可行、可操作、創新、發展的強大優勢,值得推廣。
3.1降低住院成本,提高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中醫護理方案的治療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且平均住院費用和平均住院時間也明顯優于對照組。中醫護理方案通過相對全面的中醫護理內容,以提供相應的癥狀/征候施護、生活起居、中醫飲食食療、情志護理、健康宣教等中醫護理學的優勢,促進其功能康復,做到真正同病異護,讓患者得到最個性化、最全面的護理。同時,讓護士的各項護理措施均能做到有據可循,提高了中醫藥治療的參與率及治療效果,也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從而縮短了住院時間,降低了住院費用,使其具有經濟和社會效益。
3.2中醫護理方案的實施提高了中醫護理操作服務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中醫護理操作總數高于對照組,中醫護理操作服務滿意度優于對照組。中醫護理方案統一規范了全國中醫護理操作技術方法及適應證,以操作方便、適用范圍廣、療效快、經濟適用、百姓易接受的優勢,讓護士更容易掌握和理解其操作技術方法,便于新護士的培訓,并廣泛應用于中醫護理工作中,讓護士從中建立良好護患溝通關系,提高患者對中醫護理操作服務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鄧薇,萬媛.品管圈在提高項痹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中的應用[J].中醫外治雜志,2015,24(2):26-27.
[2]朱立國,于杰,高景華.旋轉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研究概述[J].中醫正骨,2005,17(8):69-70.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中風等13個病種中醫護理方案(試行)的通知[Z].2013-05-16.
[4]廖德珺,李筱賀,顏雷雷.循證護理在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1):151-154.
[5]黃英華,張金龍.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5):88-89.
[6]傅秀珍,陳夢麗,陳少華,等.中醫護理臨床路徑在神經根型頸椎病住院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3):2222-2224.
[7]郭玉海,陳博來.臨床路徑在神經根型頸椎病保守治療中的應用與變異管理[J].中國醫院管理,2010,30(4):24-25.
[8]郭敬,周姣媚,陳揚,等.肺癌中醫護理方案臨床應用實踐[J].
作者:鄭麗琴 盧愛華 陸繼清 單位: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骨傷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