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學教學與臨床的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教學方法的改進打破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模式,構建以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多種教學方法相互結合。
1.1.1互動式教學老師講,學生聽,這樣一種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更不利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采用互動式教學,同學也可以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教師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實現了教學相長。
1.1.2多媒體教學教材是靜態的,對于剛剛接觸中醫學的學生而言,中醫學內容缺乏生動性,甚至于覺得枯燥無味。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還能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與掌握知識。例如在講授針灸學時,使用經絡動態圖譜和西醫的解剖圖譜相結合,學生能夠清楚準確的識記每一條經絡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規律,以及腧穴之所在。
1.1.3案例教學法章太炎先生提出“中醫之成績,醫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經驗心得,醫案最有線索可尋,循此鉆研,事半功倍”。醫案的展示是經文的佐證。學習案例可以給學生臨證時提供思路和啟發。
1.1.4問題教學法目前,已成為醫學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討論為形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某一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式學習。這里的問題可以是一個病例,在問題教學法實施過程中,所有的環節都要和學生相關,學生組成一個團隊,通過查資料,集體討論與內部答辯,進行分析病例,做出病情診斷,進而給出理法方藥,從中收獲醫學知識。將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人際溝通、團隊合作的能力。
1.1.5講座定期舉辦一些中醫學講座,邀請老中醫、醫學專家來做專題報道,感受大家的風范,領悟中醫的魅力。近距離的向在臨床一線有建樹的老師學習并請教難點和重點,堅定學生們學習中醫的信心,用榜樣的力量立志做一個像他們一樣的中醫“仙”。1.3.6中醫信息化教育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的普及,可以設立公共的中醫學習交流平臺,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上網時間,了解最新醫學科研動態,與老師在線答疑,與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分享醫學知識。從而在課余時間了解更豐富的中醫學知識。
1.2學習國家新醫改政策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從中看到醫學生發展的美好前景。配合老師,團結同學掌握中醫學知識,努力提升自我文化能力和人文素養,更好的服務于臨床,體現自身價值。
2新醫改形式下中醫學臨床的應對思路
2.1新醫改的實踐對中醫學的臨床技能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基礎教學脫離臨床實踐已經成為醫學教育的最大障礙,嚴重阻礙了醫學研究的進展和醫學人才的培養。在中醫學中,很多理論、醫理都是古代醫家的多年以來的經驗和感悟。教學中發現,學生沒有感性認識,沒有體驗,沒有觀察,很容易陷入一些玄學理論的糾結。中醫學是一門注重實踐的學科,重要的是學生是否能將學習到的中醫理論與臨床結合。[3]要合理安排臨床實習時間,基于“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醫學臨床教育教學原則,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形成一個“學習-臨床-再學習-再臨床”的循環發展過程。
2.2帶教老師要重視對醫學生的帶教工作,同時提高自身素質要對具體的帶教內容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杜絕實習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的問題隱患,制定出科學合理、完善高效的帶教路徑[4]。
2.3靈活運用多元化的臨床方法
2.3.1臨床模擬教學利用醫學設備如舌診儀、脈診模擬儀、脈診參數測定儀、針灸手法參數測定儀、推拿手法參數測定儀、人體肌肉模型、人體穴位模型、體格檢查等模型進行模擬醫學教育,練習和加強到一定程度,在帶教老師的督導下,再在患者身上實操。
2.3.2提問式和討論式教學在給患者診療過程中適時的提出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回憶所學,練習辨證論治。在診療結束后,和學生討論病例,講解辨證要點,解決學生困惑,布置任務讓學生溫習知識點。
2.3.3床旁臨床利用床旁教學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在臨床見習中可以選擇個別比較典型的患者,讓學生自己采集病史和床旁查體,依據輔助檢查結果,讓學生自己提出自己的診斷、鑒別診斷及診療計劃,并進行點評,正確的給予肯定,錯誤的及時糾正。醫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臨床技能的同時,還要重視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學會反思性學習;強化心理素質,提高與患者的溝通能力,對處于現實社會和新醫改形勢下的醫學生非常重要。醫學生要視病人為親人,對病人的求助要耐心盡心解決,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
總之,新醫改對于中醫學的教學和臨床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要深刻解讀新醫改政策,抓住發展契機,不固步自封,實現與時代同步,與國際接軌,培養中國醫學人才,造福全人類。
作者:陳曉樂 單位:河南省中醫院肝膽脾胃病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