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執行新制度在公立醫院管理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前,我國政府會計制度實行的是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制度等,公立醫院則實行醫院會計制度。隨著現代財政制度的建立,單一實行預算會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會計信息質量,也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下全面加強公立醫院管理、防范財務運營風險、促進公立醫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出臺為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注入了新思維,本文就公立醫院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以資借鑒。
關鍵詞:公立醫院;新政府會計制度;影響
1新政府會計制度出臺的背景及概述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政府會計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越來越受到社會上各行各業的廣泛關注,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態勢下,政府會計工作的發展獲得顯著提升,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傳統的政府會計管理制度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難以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要求。黨的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1]。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的重大舉措以來,我國修訂了《預算法》,財政部又相繼出臺了《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存貨等6項具體準則,以及相關行業制度,如醫院會計制度等,積極推進政府會計標準體系建設工作。到2017-10財政部正式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以下簡稱新政府會計制度),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科目名稱、編號及使用說明;報表格式及編制說明;主要業務和事項處理舉例。該項制度的出臺統一了各個行業會計制度,是政府會計改革工作取得又一個里程碑式的成果,標志著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會計標準體系初步形成。
2公立醫院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意義
2.1能如實反映公立醫院“家底”,有利于公立醫院加強資產負債管理
新政府會計制度擴大了資產的核算范圍,新增加了公共基礎設施、文物文化資產、保障性住房等資產的核算內容;為準確核算單位自行開發無形資產成本增加“研發支出”科目。核算范圍的擴大,有利于準確反映政府“家底”,為相關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信息[2]。
2.2能客觀反映公立醫院運行成本,有利于科學評價運營績效
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規范了收入和費用要素,細化了資產的核算方式,新制度中要求實際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使得折舊和攤銷費用化;加入成本、績效等先進理念,使各個公立醫院的運行費用和成本能夠合理歸集、反映,并能夠科學的評價各公立醫院公共資源、成本邊際的耗費等情況,促使各個公立醫院建立并合理有效的預算績效評價制度,為科學開展考評政府績效提供扎實有效的信息基礎。
2.3形成統一及規范的政府會計標準體系,有利于提供信息更加準確、內容更加完善的公立醫院財務報告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適用范圍完全統一,不再單獨區分行政、事業以及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并有機整合、統一了各類政府會計主體的會計科目、核算基礎內容和相關財務報表。這種變化更有利于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編制、會計信息的比較以及成本績效考核等工作,從根本上改變行政事業單位長期以來按行業會計制度開展會計工作的習慣,保留了現行會計制度中的通用業務事項,提高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可靠性、可比性、全面性、及時性和可理解性。
3公立醫院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影響
3.1對各個公立醫院財務人員從業素質要求普遍提高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創新和變化,就是采用了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適度分離又相互銜接的會計核算模式,這使得公立醫院在適應原有會計核算基礎上又增加一套會計核算系統,會計人員就需要適應“雙分錄記賬”到“平行記賬”的改變。由于我國現行制度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會計核算方法,較權責發生制來說,核算方法簡單,并且受到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的限制,各單位會計人員知識結構單一,對權責發生制的核算方式不熟悉,無形中加大了新舊制度銜接期的工作量,不利于銜接工作的順利開展。
3.2對信息化建設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有些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的觀念較為滯后,大部分單位僅限于利用財務核算軟件代替手工記賬,或會計信息系統只適用于單一功能的會計核算,無法實現新制度下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平行記賬”核算方式的要求[3]。另外,資產管理系統和會計核算系統相關數據不能有效對接共享等問題都亟待解決,這就為新制度的過度增加了難度。
3.3資產管理要求提高,配套制度不完善
目前,一些公立醫院資產管理還存在不規范的問題,配套的制度建設不完善,在制定固定資產安置以及購買計劃時,缺乏科學性及合理性,導致大量資產閑置。相關人員缺乏管理意識,盤點不及時等情況時有發生,造成賬實不符,大量固定資產長期處于無序管理中。
3.4對公立醫院會計核算的影響
新政府會計制度重構了政府會計核算模式,即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并相互銜接的會計模式,特點是“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統一了現行各項單位會計制度,強化了財務會計核算功能,擴展了資產和負債的核算范圍,進一步改進了預算會計功能,整合簡化了基建會計相關核算,完善了會計報表體系和結構,使得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工作復雜化,報表類型多樣化,信息披露詳細化。
4公立醫院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應對措施
4.1全面提高公立醫院財務人員職業能力
(1)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開展新制度的培訓各個公立醫院應組織財務及相關人員參加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培訓,引導會計人員主動學習,積極轉變工作思維和管理理念,盡快吃透新制度關于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制定背景、改革目標、執行原則及變化創新之處,熟悉和接受成本、費用、權責發生制等概念,熟練掌握新政府會計制度及涉及本單位的相關補充規定,準確進行會計業務處理和各種財務報表、預算報表的編制;(2)加強財務人員利用財務信息系統整理、分析及溝通能力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各個公立醫院的財務科室工作人員在懂得預算會計相關處理的基礎上,還要懂得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等相關財務專業知識,能真正履行財務管理職能,發揮經濟核心作用,為單位領導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持。另外,要求會計人員需進一步提升財務專業判斷力,加強各部門間的協調溝通能力等。因此,各個公立醫院應高度重視,加強會計人員隊伍建設,加強財務人員相關專業技能的學習與培訓,健全財務輪崗制度,培養多面手,以應對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帶來的影響;(3)建立優秀財務信息化人才的選拔機制公立醫院應任用專業性強、技術應用熟練、具備財務綜合處理能力和管理理念的財務人員充實財務和管理崗位,從而適應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以及財務信息化不斷升級的需要[4]。
4.2加強公立醫院內部財務信息系統建設
(1)公立醫院領導層重視本次新舊會計制度銜接工作,加大對財務信息系統的投入,將財務信息系統升級改造工作作為年度重點工作來抓,與信息部門等相關科室制定詳細工作方案,加快進度落實升級改造工作;(2)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建設,形成一體化的財務信息系統與業務信息系統,通過業務數據的輸入處理直接形成會計記賬基礎,減少人工操作,提升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一致性和準確性,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單位內部信息資源共享;(3)公立醫院財務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在熟練掌握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情況下與軟件開發商積極溝通,提出升級改造需求,研究討論軟件后續應用的可操作性,以應對“平行記賬”方式的變化,并在改造過程中不斷測試。4.3進行全面資產清查工作,制定合理有效地管理規定(1)新政府會計制度對資產的范圍、價值確認以及計提折舊時點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公立醫院應根據新政策重新梳理單位資產,進行全面的資產清查工作,對資產的價值進行重新評估,適時調整資產余額。建立固定資產日常管理及定期盤點制度,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資產信息完整、準確;(2)公立醫院應建立與新政府會計制度相適應的內部管理機制和內部控制機制。規范內部管理機制和內部控制機制是順利進行新舊會計制度銜接的前提,公立醫院應在相關管理條例和內部控制機制規范的制定上下功夫,使相關流程更加科學化、精細化、高效化,明確各部門職責,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4.4做好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工作
由于新政府會計制度對會計核算等相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個公立醫院應從單位負責人到財務負責人層層監管,加大對新舊會計制度銜接工作的重視程度,盡快建立起適應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財務流程及相關制度,年底及時編制原賬科目余額表和設立2019-01-01新賬,補記原未入賬事項,調整相關科目期初余額等,做好新舊制度的銜接工作。另外,可以通過加強外部監督,通過相應的外部監督機制及時發現新舊會計制度銜接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并進行整改,確保工作順利進行。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采用權責發生制原則改進會計核算工作,是我國財政預算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各單位尤其是公立醫院應善于利用改革的契機,著力在制度、規范、內部控制、核算、信息化上下功夫,更快推進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使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工作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趙鳴驥.認真學習貫徹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加快推進政府會計改革[J].財務與會計.2018(1):7-9
[2]郭菲.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經貿實踐.2018(6):53-54
[3]張品竹.關于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思考[J].時代金融.2018(4):14-15,19
[4]宋菲菲,史紅.淺談政府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推動[J].預算管理與會計.2018(10):58-60
[5]俞霞.探討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影響[J].時代經貿.2018(27):72-73
[6]趙彩鳳.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對行政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8(30):93,95
[7]趙青.《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對會計核算的影響[J].財會通訊.2018(10):107-110
作者:陸妍嫻 單位: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