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外治法治療銷屑病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銀屑病又名“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瘙癢性皮膚病。是指因皮疹狀如牛領之皮,厚而且堅,自覺瘙癢,故稱之為牛皮癬。好發于頸項部,又稱為“攝領瘡”,俗稱“頑癬”,即現代醫學的神經性皮炎。
1病因分析
風濕熱之邪阻滯肌膚,蘊結不散、風、濕、熱邪蘊阻肌膚,日久不解,化熱生風,風燥傷陰,陰血受損,失其濡養,故膚干發癢;情志內傷,氣郁化火,火熱內伏營血而致;飲食失調,脾胃不和,氣郁不暢,郁久化熱,熱伏營血;肝腎不足,沖任失調,致使營血虧損;濕熱內蘊,外受風濕,內外合邪,客于經絡;久病、大病、體弱等致營血不足,血虛生風生燥,皮膚失去濡養,衣領拂著,搔抓,嗜食辛辣、醇酒、魚腥發物等皆可誘發或使病情加重,病久耗傷陰液,營血不足,生風生燥,肌膚失養;或經絡阻隔,氣血淤滯,皮膚失于濡養而反復發作。
2辨證
2.1風濕熱證發病突然,局部有丘疹性斑片或輕度增厚,伴有部分皮損潮紅、抓痕、濕潤或結血痂,甚至糜爛。
2.2血盛風燥證病程較長,瘙癢無度,局部干燥、肥厚、脫屑,觸之頑硬,狀如牛領之皮,苔薄,脈濡細或弦細。
3治療
銀屑病外用藥多以藥浴、外洗、油膏及軟膏為主。采用活血、清熱、解毒及殺蟲類藥物。主要用藥有:當歸、赤芍、白芍、烏梢蛇、苦參、防風、雞血藤、丹參、三棱、莪術、丹皮、黃柏、青黛、生石膏、硫磺、輕粉、白礬、全蟲、蜈蚣、地龍、白花蛇舌草、土鱉蟲等。外用藥應配以幾種藥引,可以增加藥物的吸收,增強療效。外用藥劑量大,不能等同于內服藥,不然很難達到治療目的。對于寒性(如血淤型)疾病,皮損肥厚,為了使藥物能夠充分進入皮損,可配合熱敷或熱療等手段,在中醫理論中也具有散寒和溫熱的作用。對于局限性銀屑病初起時皮損較薄,以丘疹性斑片為主者,局部用三黃洗劑、皮癬膏或普癬水外搽,1日3~4次;日久皮損較厚者,選用Ⅱ號癬藥水、10%黑豆餾油軟膏外搽,或瘋油膏加熱烘療法,即局部涂油膏后,熱烘10~20min,烘后將所涂藥膏擦去,每日1次,4周為1個療程。亦可選用煙熏法或膚疾寧、皮炎靈硬膏等敷貼患部。泛發性銀屑病可用中藥2號洗劑水煎,乘熱先熏后洗,然后外涂尿素軟膏、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軟膏等,或羊蹄根醋調搽患處,每日1~2次。對于血熱型(進行期)的銀屑病患者,應慎用或禁用刺激性強及殺蟲類藥物,否之容易加重病情(引起紅皮病型銀屑病)或在局部造成潰瘍。焦油制劑治療銀屑病是治療銀屑病的良好藥物,常用者有煤焦油、松餾油、糠餾油及黑豆餾油等,使用濃度一般為5%~10%。
4討論
銀屑病中醫外治法包括敷、熨、熏、洗、擦、刮痧、推拿等多種方法,早在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熏、浴等外治法,《黃帝內經》中外治法很多,中醫外治法的對銀屑病的外治法影響很大。對一些中藥治療銀屑病雖然有較好的療效,但作為內服藥其毒性和副作用也很大,故限制了其使用范圍,如輕粉、大戟、雄黃及一些蟲劑等,均有較大的毒、副作用,如果作為外用藥,可大大減少其毒副作用。對于一些久病及氣血虛弱的老年人,有的內服藥并不適合。牛皮癬屬頑癬,治療后皮損雖可消失,但易于復發。針對本病發病因素中精神因素和皮損表現為肌膚甲錯,反復發作,多以養血安神、鎮驚安神以及活血化瘀法來治療本病,療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