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護一體化在糖尿病足傷口治療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醫護一體化在糖尿病足傷口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新模式實施前)該科25例患有糖尿病足傷口患者作為對照組,另選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新模式實施后1年),25例患有糖尿病足傷口患者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情況、平均住院時間和醫護患三方滿意度。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傷口愈合率和顯效率增高,平均住院時間減少,醫護患三方滿意度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醫護一體化模式應用于糖尿病足傷口治療不僅能有效提高患者傷口愈合率,減少住院時間,還能減輕患者痛苦,提高醫護患三方滿意度。
【關鍵詞】合作行為;糖尿病足;創傷和損傷;傷口愈合;病人滿意度;問卷調查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發病率不斷攀升,并發糖尿病足的患者也越來越多。Apelqvist等[1]對糖尿病足研究發現,年輕糖尿病群體發生率為1.7%~3.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發生率為5%~10%。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將成為慢性傷口的主要病因[2]。與急性傷口相比,慢性傷口的傷口愈合涉及一系列更為復雜、多變的生化反應,所以在進行糖尿病足全身對癥治療的基礎上,需要多學科、多專業綜合管理來進行有效的足部處理才能使糖尿病足傷口愈合,從而達到理想療效。傳統傷口治療模式(舊模式)是醫生為傷口治療、換藥的主體,護士參與比較少。隨著患者數量的大幅度增長和醫療業務的細化,醫生工作量已接近飽和。而糖尿病足傷口換藥又是一個細致、耐心的工作,費時、費力,醫生每天進行傷口治療的時間、精力十分有限,常常缺乏對傷口的動態評估及管理,從而影響傷口愈合質量[3]。本科從2014年起,本著以患者需求為起點,以患者滿意為結果,試行傷口治療新模式,即以經過傷口專業培訓的護士為主導,通過醫護聯合評估、治療、管理傷口,共同為患者提供優質的傷口治療服務。通過開展“醫護一體化”治療新模式后,打破了原有醫患、護患兩條平行線的格局,重建了醫、護、患“三位一體”的嶄新工作格局,提高了患者傷口愈合率,縮短了住院時間,也減輕了患者痛苦,使醫護患三方滿意,達到患者、醫生、護士三方共贏的目的。現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1.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新模式實施前)本科25例患有糖尿病足傷口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43~75歲,平均(59.4±4.8)歲。另選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新模式實施后1年)本科25例患有糖尿病足傷口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在50~75歲,平均(61.1±5.1歲)。兩組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糖尿病足按Wagner分級,1級表面潰瘍臨床無感染和2級較深的潰瘍常合并軟組織炎,無膿腫或骨感染;(2)年齡大于18歲,具有獨立判斷能力和溝通能力,能積極配合問卷調查;(3)均自愿簽訂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糖尿病足合并腎病需透析治療的患者;(2)糖尿病足需介入術治療或截肢的患者;(3)糖尿病足按Wagner分級3級及以上的患者。
1.2方法
1.2.1傷口治療模式
對照組采用傳統傷口治療模式,觀察組采用醫護一體化傷口治療新模式,具體如下。
1.2.1.1前期培訓
派選科室對傷口治療感興趣的高年資護士參加中德國際傷口治療師培訓學校,取得國際傷口治療師資質。派選護士參加院內傷口治療短期培訓班,成為傷口護士,再通過科室的幫帶作用,使科室其他護士對傷口治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完成基本的傷口清創、換藥操作,從而形成不同層次的傷口治療專業人才。
1.2.1.2建立組織構架
在科主任及護士長領導下建立醫護一體化糖尿病足傷口治療固定團隊,由2名高年資、經驗豐富的門診醫生、2名住院醫生、4名專科傷口護士、1名營養師共9人組成。為便于團隊工作的實施及績效評價,制定規范化傷口治療的工作職責及內容,明確傷口治療工作流程,使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職責明確,對傷口進行分級管理。
1.2.1.3設立專門的傷口治療室
傷口治療室應具備換藥床、換藥足部支架、治療車及各種敷料、無菌包等清創換藥工具和材料。
1.2.1.4工作開展
根據傷口的類型和疑難程度實行三階梯式的傷口治療模式[4]:(1)一般急性、簡單傷口由責任護士或住院醫師完成基礎的傷口治療工作;(2)慢性感染性傷口由獲得國際傷口治療師資質的護士和主管醫師共同制訂治療方案,共同處理;(3)疑難重癥傷口、大面積傷口等會邀請多學科專家進行會診,共同制訂綜合的治療方案。根據傷口程度,團隊成員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相互協作,確保科室傷口治療工作高效開展。為實現門急診-住院一體化,專門開辟門診-住院部的綠色通道,急診患者直接安排入院。團隊醫生和傷口專科護士一起對患者行入院接診,除了常規的臨床路徑外,需聯合進行全面評估,對患者的患肢皮溫、皮膚顏色、皮損、疼痛度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做好記錄,與對側相比較,必要時進行拍照跟蹤留下影像資料并建立數據庫,及時留取分泌物做培養,了解患者的整體病情后,在常規治療糖尿病的基礎上,團隊成員共同制訂傷口的處理方案,在治療過程中醫護聯合管床、聯合查房、聯合交班,定期開會,集思廣益,對患者傷口進行及時而有效的管理。但傷口治療和清創換藥的主體工作是由護士完成的。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傷口治療群,讓每位傷口護士都清楚地了解每個患者的傷口情況,同時建立傷口患者網絡群,方便患者出院后對傷口情況進行咨詢。
1.2.2觀察指標
科室負責人隨時深入病房,通過現場查看、詢問、問卷調查等方式來了解患者的傷口愈合率及對換藥的舒適度、平均住院時間、醫護患三方滿意度等。同時傷口治療團隊成員就醫護配合情況、醫護工作質量、患者滿意度等方面不定期進行評價和自評。
1.2.3傷口愈合情況
評價治愈:局部腫脹消失,皮膚顏色恢復正常,膿性分泌物顯著減少,潰瘍面完全愈合;顯效:局部腫脹及皮膚顏色改善,膿性分泌物顯著減少,傷口無惡臭,潰瘍面縮小70%以上;有效:局部腫脹及皮膚顏色改善,膿性分泌物有所減少,傷口惡臭降低,潰瘍面縮小30%以上;無效:達不到有效指標。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Р<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情況比較
觀察組傷口治愈率和顯效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14.5±2.1)d]短于對照組[(18.9±3.2)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醫、護、患三方滿意度比較
問卷調查顯示,觀察組醫生滿意度、護士滿意度、患者滿意度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新模式能夠提高傷口愈合率及舒適度
在新模式下,醫護之間進行有效溝通,優勢互補,共同對傷口做到系統、全面、規范的管理,使傷口愈合情況越來越好,說明新模式更加能夠提高傷口的愈合率。在舊模式中,醫生的關注點往往在疾病本身,考慮從診療和手術上如何將疾病治愈,加上醫生精力有限、工作量大,與患者接觸時間比較少,每天觀察和處理傷口只能抽空進行,因時間緊迫而缺乏對傷口的動態評估、觀察及管理,治療可能不夠全面和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傷口愈合。然而,糖尿病足傷口因自身疾病發展較快、復雜多變,因治療時間的延誤而不能早期發現傷口異常情況。創面的滲出液中含有大量的乳酸,容易造成傷口的炎癥期延長,甚至傷口停滯[5],從而影響了傷口愈合的質量。新模式中護士每天與患者密切接觸,對患者的病情、治療、心理等變化了解得最清楚,能早期發現情況并給醫生提供動態信息,有效進行干預,避免外在因素所造成的治療空隙,從而保證傷口信息的及時性和治療的有效性。所以,新模式能夠強化糖尿病足傷口護理,可有效促進傷口愈合,避免截肢。在傷口治療過程中對舒適度影響最大的問題是疼痛,也是目前最難解決的問題。大部分傷口患者都有過疼痛的體驗,而只有極少部分的慢性傷口疼痛得到治療[6]。慢性傷口疼痛患者有對安全、自尊、愛與歸屬及自我實現的需要。舊模式中進行傷口換藥的往往是由進修生、研究生或低年資醫生從事,沒有接受過專業傷口治療培訓,對患者心理需求就很容易忽視;在進行傷口清洗時掌握不好擦洗的力度,往往會使患者的傷口出血、疼痛[7]。而傷口護理時護士會著重于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護理工作與解釋同時做到位,為每位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舒適護理服務和健康教育;同時利用專業的傷口知識及預防和減少傷口創傷和疼痛的理念來進行操作;另一方面注意選擇適合的敷料,減少外界對傷口的機械和化學刺激,避免新生肉芽組織的再次機械性損傷。新模式能夠有效地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疼痛,明顯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
3.2新模式縮短患者平均住院時間
糖尿病足患者所需住院和康復時間最長,花費最多,單例糖尿病足治療費用波動在4595~28000美元[8]。慢性傷口導致的經濟負擔重,從勞動力喪失角度難以估計,還增加了醫療成本[9]。新模式的實施,使糖尿病足的治療流程再造和優化,合理使用臨床路徑,使患者以最短、最快的時間完成各項檢查,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醫護聯合進行工作,患者能及時了解治療的進展,提高了對傷口治療的認可度,使得配合度、依從性增加,減少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因而從整體上降低治療的住院費用,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和醫院人力成本,提高臨床療效。平均住院時間的縮短,可提高床位周轉率和使用率,有效緩解老百姓住院難,住院貴的問題,體現了優質護理服務工程。
3.3新模式能夠提高醫護患三方滿意度
新模式的應用,使醫護之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增加了醫護間的交流,更加能夠相互體諒,尊重理解對方,形成良好工作氛圍,提升團隊凝聚力,使工作程序更加順暢。醫護共同參與管理也提高了信息互動性,提高了醫生對護士的信任度,還可有效減少醫生工作量,醫生可以有更多時間精于自己的業務,進而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相對醫生而言,護士進行傷口治療的積極性更高,自愿性更強。自愿是具有高度主觀能動性和激發潛力的行為,自愿也是實現互動的前提和基礎[10]。在新模式中,護士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與才華,拓寬了臨床護士的職業發展空間,擴寬了護理深度和廣度,職業成就感會大大增強,工作積極性也隨之提高。聯動工作模式避免了重復工作,工作重點突出,杜絕了醫護矛盾,工作關系更加融洽,提高了工作效率。醫護共同查房時護士對于自己不理解或有異議的地方可以及時詢問,這也是護理繼續教育的有效補充,促進護士業務能力的有效提升。醫患、護患關系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醫護一體化新模式的應用,改變了醫護各行其是的傳統模式,使醫生和護士形成相對固定的診療團隊,以達到醫護患三者聯動,這樣的工作模式為患者提供了整體的、連續的、人文的、個性化的服務,改善就醫體驗,優化住院流程,減少了護患、醫患之間的矛盾,防范了醫療糾紛,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為和諧的醫護患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一種新方法。新模式能夠提高患者傷口治療的舒適度,增加患者認可度,從而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綜上所述,醫護一體化治療模式是傷口治療作為在新的醫療理念背景下逐漸發展起來的一項專科護理工作。將醫護一體化模式應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管理中,使醫生、護士、患者三位一體,緊密配合,不僅能有效提高患者傷口愈合率,減少住院時間,還能減輕患者痛苦,提高醫護患三方滿意度。
參考文獻:
[3]陳佳麗,寧寧.四川地區三級醫院傷口治療現狀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77-79.
[4]寧寧,陳佳麗,呂娟.實施三級階梯式傷口治療工作模式的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5):400-402.
[5]周業平.應用負壓治療傷口的臨床實踐及進展[J/CD].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09,4(1):4-5.
[7]劉君.現在傷口護理手冊[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12-13.
[10]汪曉東,李立.結直腸腫瘤多學科協作診治模式下人員構架的探究與實踐[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7,14(2):235-238.
作者:龔艷;楊莉琴;張霞;魯紅波 單位: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高血壓內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