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胃脘痛中醫護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材料與方法
1.1治療方法兩組均連續護理7d為1療程。
1.1.1對照組常規護理。
1.1.2護理組常規護理同對照組。中醫特色治療胃脘疼痛:穴位貼敷、按摩,耳穴埋豆,選脾、胃、交感、神門、肝膽、內分泌等穴,艾灸、拔火罐、藥熨;脾胃虛寒:中藥熱奄包熱熨胃脘部;胃脘脹滿:穴位貼敷、穴位注射、腹部按摩。噯氣、反酸:遵醫囑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艾灸;納呆:穴位按摩、耳穴貼壓:選脾、胃、肝、小腸、心、交感。辨證食療肝胃氣滯證:金桔山藥粟米粥;肝胃郁熱證:菊花飲;脾胃濕熱證:赤豆粥;脾胃氣虛證:蓮子山藥粥等;脾胃虛寒證:桂圓糯米粥;胃陰不足證:山藥百合大棗粥、山藥枸杞薏米粥等;胃絡瘀阻證:大棗赤豆蓮藕粥。每周食療方2~3次。
運動康復養胃護胃保健操,第一步,扭脊,一手搭肩部,一手搭髖部。第二步,背后彎,雙手托腰底,以腰為中心向后彎,前腹肌有抻拉感覺。第三步,轉腰,手叉腰順時針轉100次,逆時針100次。第四步,摩腹,雙手掌圍臍做順時針摩腹,手微微用力,按腹。20min/次,2次/d。健康指導保持病室安靜、整潔、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生活規律,勞逸結合,適當運動,保證睡眠。急性發作時宜臥床休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制定推薦食譜,改正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保暖,避免腹部受涼,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1.2觀測指標臨床癥狀、不良反應。
1.3療效判定連續護理2療程(14d),判定療效。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痊愈:胃脘痛所有癥狀消失未再復發。有效:胃脘痛明顯緩解部分癥狀消失,發作次數減少。無效:胃脘痛緩解不明顯,癥狀無明顯改善。
1.4統計分析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基線資料納入樣本120例均為廣西隆安縣中醫醫院脾胃病科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兩組人口學資料及臨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
2.2退出病例觀察期間無退出病例。
2.3脫落病例觀察期間無脫落病例。
2.4臨床療效連續護理2療程(14d),臨床療效護理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5不良反應觀察過程中兩組均無嚴重不良事件。
3討論
胃脘痛是常見病癥,多為慢性過程,治療效果欠佳,常因氣候、飲食、精神因素的變化而癥狀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西醫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和特殊類型胃炎,主要和HP感染、高鹽少蔬果飲食、自身免疫等因素有關。中醫認為不外乎外邪犯胃、飲食傷胃、情志不暢、素體脾胃等引起胃氣阻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主要有氣滯、寒凝、熱郁、濕阻、血瘀。胃脘痛中醫護理方案是在臨床中不斷總結完善制定并采用,從中醫特色執行與療效觀察,能較好緩解胃脘痛癥狀,通過辨證制定胃脘痛食療方,應用于日常生活調理,療效顯著,依從性強,運動康復訓練對于改善消化系統、增強腸胃生理功能具有很好效果,生活起居健康指導能讓患者改變生活的不良習慣,有效預防和減少胃脘痛的復發。胃脘痛中醫護理方案應用于臨床能夠提高療效,縮短病人住院天數,取得滿意效果,值得推廣。
作者:黃青秀單位:廣西隆安縣中醫醫院脾胃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