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手術治療心臟腫瘤臨床療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治療心臟腫瘤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該院收治的接受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心臟腫瘤患者7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對照組行體外循環心臟停跳直視手術,研究組行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直視手術。比較2組患者手術指標、血清細胞因子水平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轉流時間、機械通氣輔助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體外循環時間、阻斷動靜脈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術后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IL-10、IL-8水平較術前均明顯升高,但研究組患者術后血清細胞因子水平較對照組明顯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3.970,P=0.046)。結論采用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心內直視手術治療心臟腫瘤效果顯著,安全性較高,可明顯減少炎癥細胞因子的釋放,對機體的損傷較小。
[關鍵詞]體外循環;心臟外科手術;血清;細胞因子類
心臟腫瘤發病率較低,主要為原發性腫瘤和繼發性腫瘤兩類,其中原發性腫瘤所占比例較高,而多數原發性腫瘤為良性黏液腫瘤,惡性腫瘤并不多見[1]。對于心臟腫瘤患者,臨床被確診后應立即進行治療,以避免癥狀進一步加重及各類嚴重并發癥的發生。腫瘤切除術是治療心臟腫瘤的主要方法,早期診斷和手術治療有助于降低疾病風險,促進術后康復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從20世紀50年代第1例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的成功實施后,體外循環手術在心臟外科得到快速應用和發展,已成為各大醫療機構行心臟外科干預的重要治療手段[2-3]。而對實施心臟驟停還是心臟不停跳體外循環直視手術臨床一直存在爭議。有研究表明,體外循環心臟停跳直視手術患者心臟復跳后仍存在心肌再灌注損傷的可能性,并導致心肌超微結構和生理病理變化,誘發圍手術期心功能降低,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不利于患者的康復[4]。因此,本研究對本院接受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的70例心臟腫瘤患者的手術效果進行了觀察,以期為心臟腫瘤患者的手術治療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1.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接受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心臟腫瘤患者7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研究組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28~66歲,平均(45.7±3.3)歲;疾病類型:黏液瘤34例,惡性腫瘤1例;心功能分級:Ⅰ級16例,Ⅱ級11例,Ⅲ級8例;腫瘤位置:右心室1例,右心房1例,左心房3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2例,女13例;年齡25~64歲,平均(45.5±3.6)歲;疾病類型:黏液瘤33例,惡性腫瘤2例;心功能分級:Ⅰ級15例,Ⅱ級11例,Ⅲ級9例;腫瘤位置:右心室1例,右心房2例,左心房32例。所有患者均已接受相關知識教育,對本研究內容充分了解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事先征得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2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心功能分級和腫瘤位置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1.2納入標準(1)患者自述有氣促、心悸等,經影像學檢查診斷為心臟腫瘤;(2)可聞及腫瘤撲落音或心臟雜音隨體位改變;(3)心電圖檢查結果異常;(4)有暈厥、心力衰竭和栓塞史者。1.1.3排除標準(1)肝、腎功能異常;(2)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3)凝血功能障礙;(4)妊娠及哺乳期婦女;(5)認知功能障礙及其他因素無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2方法
1.2.1手術方法2組患者均取平臥位,常規消毒手術用具,術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均采用靜脈復合麻醉。術中動態監測血氣、尿量、血氧飽和度及動脈壓等指標,并密切關注患者心電圖變化。對照組行心臟停跳直視手術,均給予順行關注冷晶體停搏液,對瓣膜病患者給予順行灌注符合冷氧和血停搏液。每25分鐘灌注1次,若患者出現心電活動隨時進行灌注。采用鼓泡肺和人工心肺機進行體外循環,以血漿、復方乳酸鈉、濃縮紅細胞及6%羥乙基淀粉等作為預沖液,晶膠比例維持在(0.4~0.6)∶1。轉流中全血活化凝固時間大于480s,全身肝素3.0~3.5mg/kg,血液中度稀釋。行胸骨正中切口,插管構建體外循環,術中適當調節左、右心吸引速度。轉流后降溫阻斷上、下腔靜脈,左心房腫瘤采用右心房、房間隔切口入路,切除腫瘤及其附著的房壁或房間隔,必要時可切除受累瓣膜,缺損采用滌綸布片修復。右心室腫瘤累積三尖瓣瓣葉者行三尖瓣生物瓣置換術,用生理鹽水清洗心腔,并檢查瘤體完整性,避免術中用力過度導致瘤體破碎,完成心內操作后可停機。研究組行心臟不停跳直視手術,患者轉流中不降溫,保持鼻咽溫度為31~35℃,升主動脈阻斷或不阻斷,確保心臟血氧灌注,維持正常心臟循環,避免心臟載荷,其余手術方法與對照組類似。
1.2.2觀測指標1.2.2.1手術指標統計2組患者手術期間的轉流時間、機械通氣輔助時間、體外循環時間和阻斷動靜脈時間等。1.2.2.2血清細胞因子水平采集2組患者麻醉誘導開始前及術后2h外周靜脈血5mL,3000r/min離心10min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IL-10、IL-8等,試劑盒購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1.2.2.3并發癥發生情況密切監視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出現突發情況及時應對并統計患者并發癥發生率。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研究組患者轉流時間、機械通氣輔助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體外循環時間、阻斷動靜脈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2組患者手術前后血清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2組患者術前血清IL-6、TNF-α、IL-10、IL-8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術后血清IL-6、TNF-α、IL-10、IL-8均較術前明顯升高,但研究組患者術后血清細胞因子水平較對照組明顯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后心房顫動(房顫)、心房撲動(房撲)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70,P=0.046)。見表3。
3討論
心臟器官在機體中發揮著強大的自身功能,因此,對心臟腫瘤患者行手術具有高風險、高病死率等特點。許多心臟腫瘤患者選擇保守治療,錯過了最佳的外科手術治療時間,導致病情進展,患者預后較差。心臟腫瘤可發生于各年齡段,易引發循環障礙或栓塞等,引發充血性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心臟腫瘤手術的目的是有效切除腫瘤及其附著組織,腫瘤切除的患者往往預后良好。低溫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采用全身中低溫、升主動脈鉗夾、心臟局部深低溫、主動脈根部灌注冷晶體停搏液的方法。有研究表明,低溫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易給機體帶來諸多不利影響[5-6]。常溫心臟不停跳手術具有療效確切、操作簡單等優點,在心臟腫瘤手術中的作用逐漸得到認可[7-9]。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轉流時間、機械通氣輔助時間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均統計學意義(P<0.05);體外循環時間、阻斷動靜脈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受炎癥介質、炎性細胞因子、手術創傷等刺激,導致體外循環后機體信號傳導受到顯著影響,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就是體外循環術引發的嚴重并發癥。因此,對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患者炎性細胞因子的監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術前血清IL-6、TNF-α、IL-10、IL-8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手術后血清IL-6、TNF-α、IL-10、IL-8均較術前明顯升高,但研究組患者術后血清細胞因子水平較對照組明顯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TNF能激活心肌細胞和內皮細胞,并能促進中性粒細胞功能增強,促進血管纖維母細胞和平滑肌細胞大量生成IL-6,同時也能刺激IL-8、血小板激活因子、IL-10、IL-1α等的產生,引起血管內凝血狀態[10-11]。在機體行體外循環時血液內毒素水平逐漸升高,導致機體補體系統激活,引起TNF-α水平不斷升高。IL則是機體發揮免疫調節和炎性反應發生與發展的重要調節細胞因子。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術后房顫、房撲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采用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心內直視手術治療心臟腫瘤的效果顯著,安全性較高,可明顯減少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對機體的損傷較小。
參考文獻
[1]艾鳳英,王大新,耿銅,等.原發性心臟腫瘤研究進展[J].中華全科醫學,2018,16(11):1890-1893.
[2]武寧,張華.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治療心臟腫瘤的效果觀察[J].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志,2018,19(4):325-328.
[3]郭輝,郝建華,程吉,等.25例原發心臟腫瘤的超聲診斷與病理結果對照分析[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7,38(12):1109-1113.
[4]李畑波,肖穎彬,王學鋒,等.體外循環下原發性心臟腫瘤切除術352例臨床分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7,26(1):37-39.
[5]高洋,莊熙晶,石磊.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治療心臟腫瘤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4):30-31.
[6]楊艷剛.22例心房粘液瘤體外循環管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6):196.
[7]曹勸?。w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治療心臟腫瘤的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5):887-888.
[8]李勇新,許鎖春,陳強,等.原發性心臟腫瘤外科治療效果及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6,26(6):93-98.
[9]鄧琦,張曉剛.心臟原發性腫瘤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5,36(5):592-595.
[10]韓永麗,吳松,陳松,等.電針內關預處理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TNF-α,IL-1β與MKK3/6-p38MAPK通路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18,45(12):2645-2648.
[11]陳濤,高菊花.血清IL-6、hs-CRP和TNF-α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J].河北醫藥,2018,40(24):3725-3728.
作者:林善明 單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