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直腸癌根治術的手術護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手術配合
1.1巡回護士配合①提前30min進入手術房間將室溫控制到25℃、濕度60%,患者接入手術間后按安全核對表的各項內容認真核查并簽字。②根據患者情況選擇留置針、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PICC)或者深靜脈置管建立靜脈通道。檢查電源、連接氣源、調試設備。③再次核對后,協助麻醉實施插管全麻。④麻醉后,患者取頭低截石位,頭低15°,手術床向右傾斜10°,腿架不超過30cm,托腿架支托于肌肉豐富處,膝關節屈曲成90°,小腿呈水平位,雙大腿盡量外展,右腿略放平,與腹部呈135°,骶后墊10cm厚軟墊,雙手放置體側固定,如需外展不能大于90°并注意給患者保暖[1]。⑤合理擺放各種儀器及無菌器械臺,顯示器及二氧化碳罐放在手術床尾左下角,電刀工作站放在患者左側,超聲刀主機放在患者右側,連接各導線,放置腳踏,調試腹腔鏡、氣腹機、吸引器、電凝達工作狀態。
1.2器械護士配合①提前30min刷手上臺檢查器械的功能性和完整性,與巡回護士共同唱點手術用物,并準確連接各導線,將腹腔鏡、氣腹機、電凝、氣腹針、吸引器調試到使用狀態并檢查其性能,檢查合格后有效固定,防止滑脫而污染,保持各個管道和導線不打折。②手術開始前再次核對后遞手術刀、氣腹針,建立有效的氣腹條件。③腹腔鏡監視下于麥氏點、反麥氏點分別入5mm、10mmTrocar,臍右側4cm處置入5mmTrocar,臍左側4cm處視需要再置入5mmTrocar。④視手術進程及醫生的要求傳遞手術器械,注意傳遞過程中,動作要輕柔、快捷,防止損壞器械,用完后及時收回,以防掉落。注意將接觸過腫瘤或腸腔的器械分開放置,做好無菌操作,協助醫師順利完成手術。⑤病變切除后,沖洗無出血,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再次清點用物無誤后縫合傷口,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尿管,巡回護士輕拍患者雙腿后放平,再次檢查,保持患者液體通暢,皮膚清潔無壓痕,引流管通暢并觀察引流量,推患者進麻醉復蘇室。
2結果
良好護理使患者全部順利安全地度過了危險期,所有患者病情穩定,無壓瘡、靜脈栓塞、液體外滲、尿潴留等并發癥。平均手術時間3h,出血量150mL。術后第2天隨訪,患者切口無紅腫,疼痛不劇烈,部分患者已排氣,恢復良好。
3討論
做好術中護理配合應遵循以下幾點:患者住院后應進行有效的溝通,最大程度地減輕患者的焦慮。術前,手術室護士必須認真檢查手術用物是否準備齊全,手術器械及儀器設備功能是否完好。術中,洗手護士應熟練掌握腔鏡器械的組裝及性能,熟悉手術步驟,嚴格無菌操作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手術室護士還應具備快速應變能力,保證腹腔鏡中轉開腹時不慌亂,有條不紊地配合手術醫生完成手術。手術中為保證鏡頭清晰度,器械護士應不時地擦拭鏡頭涂抹防霧劑。手術中巡回護士應不時巡查患者情況,根據手術需要調節手術設備的功率及模式。術后,手術結束后恢復患者體位前應拍打患者雙腿部,以避免因長時間壓迫而引起深靜脈栓塞。整理手術器械,所有管道和電線不能屈曲打折,檢查并擦洗儀器和配件防止血液污染。嚴格按照內鏡清洗消毒原則,用高壓水槍沖洗腔道,拆卸器械各關節及部件至最小單位,擦干后置于酶洗液中浸泡,然后用流水沖洗并精細刷洗各個關節縫隙,最后烘干、上油放置于固定位置,以備下次手術使用。綜上所述,我們必須保證每一個護理環節的質量,才能使患者更好更安全地度過手術危險期,獲得最佳治療效果。
作者:劉濤單位:臨汾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