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激勵法在醫學生理學實驗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激勵,即激發鼓勵,是指教師通過教學活動創造一定的條件,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其學習效率,出色地完成既定學習目標。文章從情感激勵、目標激勵、榜樣激勵以及評價激勵四個方面論述了醫學生理學實驗教學中實施激勵法來提高教學質量的幾點經驗。
關鍵詞:
生理學;激勵教學法;實驗教學;教學質量
激勵就是激發和鼓勵。從教學心理學角度來講,激勵就是激發和挖掘人的內在動力和潛力,鼓勵其朝向某一目標采取行動的心理過程。美國教育學家威廉詹姆斯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激勵教學法,就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給予學生適時適量的激勵,充分調動其進取意識及主觀能動性[1]。醫學生理學作為一門重要的醫學專業基礎課程,是研究機體及其各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醫學生理學實驗是通過動物實驗將醫學生理學理論運用于實踐、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環節。筆者所在的山東大學醫學院在為醫學相關專業的學生(包括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預防醫學、藥學等專業)開設醫學生理學的同時,也同步開設了醫學生理學實驗這門實驗課程,先后安排8次相關的實驗課,以便為學生提供生動、具體、形象的感性材料,提高其學習醫學生理學的興趣,同時也是幫助醫學生形成科學思想和科學態度的重要途徑。但是由于教學資源有限,實驗課上學生分為6個小組,每組通常以3到5人進行實驗操作,在有限的時間內(一般為4節課)共同協作完成每次實驗任務,幾乎沒有機會讓每位學生從頭至尾獨立完成每項實驗。其次,由于某些實驗操作上比較困難,學生在失敗幾次后通常會以消極的態度去面對,而不去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容易喪失積極性。另外,由于學生較多,教師只能根據學生上交的實驗報告進行評分,而無法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課堂表現打分。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那些學習態度不認真的學生“濫竽充數”的機會,不能認真思考如何將理論知識更好地學以致用,基本上是按照老師的要求機械地進行操作,大部分時間只是記記數據、看看結果,照葫蘆畫瓢,這樣的實驗教學根本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筆者在醫學生理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中,針對各類學生的特點及教學要求,靈活使用激勵教學法,取得了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1情感激勵
在實驗課堂上,細心觀察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常犯的錯誤,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使實驗課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展開。學生在操作中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當操作不當或不能完成操作時,給予耐心的演示和指導,提出改正方案,并鼓勵其動手練習,始終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通過表揚其優點,鼓勵他們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快速進步[2]。當某些小組積極性提高或實驗完成的比較理想時,及時給予鼓勵并在實驗結束后的課堂總結上進行表揚。筆者在實驗課堂上經常和學生交流,揣摩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心理,并主動幫助他們解決實驗中的困難,使其在有限的時間內順利完成實驗,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可敬又可親,使他們喜歡老師,從而喜歡上老師的授課,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例如,耳蝸微音器電位實驗中,因實驗動物豚鼠長相可愛,部分同學總想著將其帶回宿舍飼養而不去認真做實驗。筆者在示教結束后便跟學生約定:成功引導出耳蝸微音器電位的小組,老師將為其豚鼠高歌一曲以驗證耳蝸的感音換能作用。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與學生的課堂互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他們順利引導出耳蝸微音器電位,進而觀察到老師的歌聲被耳蝸換能后從音箱里播放出來的實驗效果,加深其對耳蝸感音換能功能的理解和認識,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和效果。
2目標激勵
夸美紐斯曾經說:“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識,對學生來說無異于來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學生會毫不關心它的存在,更不會產生掌握它的需求。”因此,筆者在每次實驗課上都會注意向學生介紹本次實驗的目的以及該實驗方法和技術在科研或臨床工作中的應用,努力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迫切需要,讓學生自己意識到掌握該項方法的必要性,從而以最大的積極性去完成實驗。例如,在家兔動脈血壓調節實驗中,由于頸總動脈插管這一操作比較困難而使很多學生知難而退。示教過程中,筆者就向學生講述臺灣陽明大學醫學院王錫崗教授的實驗室對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要求:實驗操作考核中,每名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30min)完成大鼠股動脈插管的操作才能順利通過中期考核。學生受到該激勵,從實驗的一開始就確定了“我一定要插管成功”的目標,從而在這種心理作用下發揮最大主觀能動性而完成任務,使學習的過程由“我要學”過渡到“我會學”,進而提高教學效果[3]。
3榜樣激勵
羅阿謝姆曾經說過,“一個榜樣勝過書上二十條教誨”,可見榜樣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實驗課上,教師的示教操作以及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筆者在實驗帶教過程中首先注重努力擴寬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其次在示教過程中嚴格按照動物手術操作的要求給學生演示,從佩戴口罩、手套到靜脈打麻醉針、氣管插管,再到實驗結束后處理實驗垃圾和動物尸體,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其次,筆者在平時也注意搜集一些身邊的案例講述給學生,以啟迪和感染學生,幫助其發揮更大的潛能。例如,在蛙心灌流實驗中,由于蛙心插管這一技術難度較大,很多學生在失敗幾次后便失去了耐心和信心。筆者便將身邊一位教授當年報考協和醫科大學博士生的經歷講述給學生。當年這位教授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協和醫科大學的初試后,卻因為在隨后的實驗技能操作考試中抽簽抽到了“蛙心灌流”這項考題而操作失敗,最終與協和擦肩而過。學生在聽到身邊這個真實的故事時,一般就會產生“我也要達到協和醫科大學的入學標準”的心理,從而更加用心地完成實驗。因此,在生理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樹立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可供學生模仿的榜樣,尤其是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的榜樣更易于被學生所接受,可有效激發學生的最大潛能。
4評價激勵
評價激勵的核心是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效給予及時反饋和恰當的評價,使學生在完成某一階段的課程之后能夠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以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4]。筆者所在的山東大學醫學院生理系通常根據學生的實驗報告判斷學生在該次實驗中的表現,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學習感到被動,一些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同學也存在應付的心理。比如,筆者在批改學生的實驗報告中發現抄襲現象比較明顯。為此,筆者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做實驗的間隙批改上次的實驗報告,并及時評講總結實驗報告中存在的問題,將反饋信息及時回饋給學生,同時給予客觀準確的評價(將評語書寫于學生的實驗報告中),并挑選出優秀的實驗報告向其他同學展示,鼓勵學生取長補短,互相交流。另外,山東大學醫學院還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利用建設精品課程的機會,開發了“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網上平臺,將教學錄像等資源與學生共享,學生利用其賬戶登錄系統后還可進行相關的虛擬實驗操作,如此可讓學生隨時利用網絡資源對實驗內容進行預習和復習。另外,虛擬平臺還為學生提供了考試系統和師生互動功能,讓學生可以根據自我需要進行相關知識的自我檢測,并將疑問或建議反饋給帶教老師,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總之,激勵教學法主要可以在以下幾方面發揮作用:通過情感激勵,建立了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良好師生關系和課堂氣氛;通過目標激勵,可刺激學生產生爭取達到目標的強烈愿望,促使其通過努力實現目標,獲得成就感;通過榜樣激勵,可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有真實感和親切感的榜樣,更容易使之受到激勵;最后,通過評價激勵,使學生及時得到反饋和客觀準確的評價,調整學習態度和方法,提高學習效果。可見,激勵教學法在醫學生理學實驗教學中可以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激勵的作用下取得成功。當然,目前激勵教學法在醫學生理學實驗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課堂時間分配和掌握有一定的難度。每次實驗課時間一般為4節課,對于蛙心灌流、動脈血壓的調節等難度較大的實驗來說,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學生雖然積極性很高,但是沒有充足的時間克服困難,順利完成實驗。另外,無論采取何種激勵方式,都應避免以下兩個誤區,以免弄巧成拙。①片面夸大激勵法的功能,不敢批評學生,怕傷害其積極性。②“教條主義”。以為激勵形式在任何場合都可使用,結果牽強附會,生搬硬套,達不到預期效果[5]。
參考文獻:
[1]金丹紅.激勵教學:策略與方法[J].新課程(綜合版),2013,(7):49-50.
[2]葉巖.淺談教學中表揚藝術的八種策略[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3,(3):191.
[3]王濱,肖宇,王月飛,等.應用激勵教學法提高生理學教學效果[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0,12(2):241-243.
[4]余文森.試析傳統課堂教學的特征及弊端[J].教育研究,2001,(5):50-52.
[5]韓東太,鄭英姿,菅從光.淺談“激勵理論”在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J].煤炭高等教育,2004,(22):120.
作者:王雙連 劉克敬 馬湉 單位:山東大學醫學院生理系 山東大學醫學院機能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