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科護理質量提升中無縫隙護理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無縫隙護理管理在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醫院內科接受治療的患者55例設為觀察組,選擇2017年4~9月醫院內科收治的患者55例設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護理期間采用無縫隙護理方式,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管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采用無縫隙護理管理的模式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不僅能夠使得護理過程中的漏洞和縫隙有效減少,同時也能使得護理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關鍵詞:無縫隙護理管理;內科;護理質量;應用
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無縫隙護理管理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1,2],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有效的護理能夠環環相扣,使得整個護理過程更加的完整和細致,對于患者的康復是非常具有幫助的,進而保證了護理的質量。在醫院引入無縫隙護理管理后,護理質量明顯提高。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醫院內科接受治療的患者55例設為觀察組,選擇2017年4~9月醫院內科收治的患者55例設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中,男26例,女29例;年齡為17~73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28例;年齡為18~75歲。兩組患者的護理人員為同一組護士,共15名,年齡為21~4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接受的治療沒有差別,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無縫隙護理。(1)成立無縫隙護理小組。對全科護士進行劃分,劃分的依據為工作能力、年限、護理技能、專科知識、職稱等,將之進行相應的分組。分組后對護士進行責任的劃分,對其責任進行量化。將其進行分組,每組5名,包括了護士長及責任護士各1名,剩余3名為護士,搭配過程中考慮老中青搭配的方式。對于護士長,主要起到管理和指導的作用。而對于責任護士,其起到帶頭作用,帶領護士進行護理和治療,護士主要是進行護理,每人負責3~5例患者,護理的實施過程中,采取無縫隙的護理方式,進行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等。護士長要做好統籌,準確及時的了解護理情況,確保護理的安全,定期的進行查房和召開例會,真正起到監督作用。(2)科學排班。護士長主要是行政班,同時對護士進行排班,在排班的過程中要做到提前協調和安排。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安排,比如在連班或者節假日等繁忙時期要安排較多的人員。同時,在進行排班的過程中,也要充分的考慮護士工作能力,對班次進行合理的安排,同時要建立留言卡,將之在本班首頁粘貼,如有特殊情況需要調班的,要提前申請,填寫調班申請,安排1名機動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在不影響正常的工作運轉的情況下,要盡量滿足各個護士的需求。盡可能的做到新老搭配,以老帶新。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分,采用百分制的方式進行。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比較,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護理差錯和護理表揚情況進行統計,同時對投訴次數進行統計。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數據選擇t檢驗,計數資料選擇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分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受到的護理表揚顯著多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差錯和護理投訴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無縫隙護理模式的提出主要是為了能夠使得患者的護理需求得到滿足[3],患者的滿意度得到提升。進行無縫隙護理能夠使得護理中的差錯有效減少[4],同時能夠讓患者享受更加全面和細致的護理,進而有效的提高患者滿意度。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采取無縫隙管理的護理模式能夠將護理中存在的漏洞有效消除,使得護理質量不斷改進和完善。所謂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其主要是將患者的滿意度和需求作為風向標和導向,根據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改進,使得護理的差錯有效減少,同時杜絕護理中的縫隙因素[5],使得患者能夠享受完整和細致的護理服務,真正的做到以患者為中心的一種護理方式和護理理念。無縫隙護理管理是在常規的護理中發展起來的,但是又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主要是將常規的護理進行劃分,使得護理中存在的縫隙因素能夠有效的解決,確保護理的各個環節能夠有效的鏈接。在實施護理管理后,護理人員和患者都要對該方法進行評價,就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和解決,明顯的提高了護理質量。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將無縫隙護理管理引入后,醫院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和措施,使得每個護士都能夠參與到護理中去,真正的將責任落實,使得護理的過程成為主動護理過程,使得護士的自覺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同時也增加了護士的責任感。通過科學的排班保證了特殊時間段的護理人數,有效的減少了護理壓力。綜上所述,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采用無縫隙護理管理的模式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不僅能夠使得護理過程中的漏洞和縫隙有效減少,同時也能使得護理的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朱錚錚,唐景潔,林浙兵.無縫隙護理在急診ICU患者交接中的實施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6):77-78.
[2]張大林.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改善情況、預后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8(32):152-153.
[3]杜麗萍.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1):2066-2068.
[4]黃桃花.無縫隙護理管理在基層醫院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中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3):4771-4772.
[5]莫丹霞.無縫隙管理和常規管理在產婦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比較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31):125-126.
作者:安蘇芳 單位:浙江省溫嶺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