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兒淋巴結炎與再發性腹痛相關性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小兒再發性腹痛;彩色多普勒超聲;療效
引言
在臨床中,關于小兒再發性腹痛的病因極為復雜,其中最常見的病因為腸系膜淋巴結炎。隨著醫療儀器的快速更新換代,超聲波的使用技術以及效果也在隨之更新,其中彩色多普勒超聲以及高探頭在近幾年的醫學領域中,已被廣泛使用,針對小兒再發性腹痛治療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有準確的判斷力以及有效的治療效果。本文通過探討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與小兒再發性腹痛的相關性研究,并加入超聲檢查,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小兒再發性腹痛患者40例,采用隨機數表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齡2~14歲,病程2~12個月,其中臍周痛8例,下腹痛5例,上腹痛3例,腹部其他部位疼痛4例,采用常規全腹檢查;觀察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齡4~14歲,病程4~10個月,其中臍周痛6例,下腹痛7例,上腹痛5例,腹部其他部位疼痛2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臍周以及右側腹部淋巴結的回聲、大小、形狀的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以及疼痛位置,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全腹檢查。觀察組:采用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探頭的頻率為3.6MHz和11.0HMz進行臍周以及右側腹部淋巴結的回聲、大小、形狀的判定[1]。具體操作如下:①通過全身常規掃查,觀察兒童肝膽、脾腎、闌尾以及胰等區域是否出現其他病癥[2];②采用高頻探頭對于臍周和右側的腹部進行全面掃查,若出現多(單)發低回聲形狀為橢圓形的結節,準確判定出其形狀、大小、所在位置、周圍的腸間隙是否存在游離積液以及回聲等[3];③針對腫大的淋巴結內部出血情況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查[4]。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兒童患者再發性腹痛出現疼痛概率,主要包括:劇烈痛、隱痛、無痛感,總疼痛率=(劇烈痛+隱痛)/總例數×100%;同時,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概率,包括:腹痛伴隨發熱、腹痛伴便秘、腹痛伴吐瀉以及腹痛伴反酸,總并發癥概率=(腹痛伴隨發熱+腹痛伴便秘+腹痛伴吐瀉+腹痛伴反酸)/總例數×100%;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包括:顯效、有效、一般、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一般)/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17.0軟件進行兩組數據的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利用χ2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腹部再發性總疼痛率
通過兩種治療方式,分別對兩組患者再發性腹部疼痛程度進行對比,觀察組患者的疼痛度(15.0%)明顯低于對照組(85.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概率
通過兩組患者接受治療方式的不同進行對比,觀察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治療,病發率(15.0%)明顯低于對照組(75.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
通過對比兩組兒童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觀察組兒童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5.0%)明顯高于對照組(30.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3結論
臨床研究表示,兒童的腹痛與腸系膜淋巴結炎密不可分,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又和再發性腹痛緊密相連[5]。所以,為了有效的治療兒童腹痛,采用超聲進行治療前的全面檢查,其意義重大。該方法的實施,不僅解決了患者家庭的經濟危機,同時讓醫生能夠更加精確的對患兒病癥的確診[6]。通常胃腸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會伴隨著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發生而發生,胃腸道的防御層被破壞以后,細菌便趁機進入流向乳糜管,讓患兒的腸系膜淋巴結炎性不斷變大[7]。當炎性滲出物受到刺激以后,患兒便會出現腹痛、腹瀉、發熱、嘔吐、惡心等病癥。在臨床中,急腹癥比較常見的便是腸系膜淋巴結炎,它主要的病發特征便是腹痛發熱。兒童正處于生長期,身體各項技能都還不成熟,免疫力、抵抗力偏低,很容易受到呼吸道、腸胃道的疾病感染。因此,要做好提前預防措施,減少兒童的發病率。綜上所述,采用超聲檢查,能夠讓醫生在治療患兒腹痛以及腸系膜淋巴結炎時,速度更快、確診方向更明顯,同時減少了患兒家庭的不必要開支,治療效果顯著,是值得臨床推廣運用的。
參考文獻
[1]高利偉,羅文雄,劉鴻,等.再發性腹痛伴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兒童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前后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29(32):25-27.
[2]李萍,趙海鑫,郭安爽.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腹痛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7,25(2):145-146.
[3]王巧菊.分析83例兒童再發性腹痛常見病因[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42):109.
[4]郭成新.小兒闌尾炎與腸系膜淋巴結炎的鑒別方法和心得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36):146-147.
[5]張明.兒童再發性腹痛臨床診治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51):116-117.
[6]張敏,唐健,郅敏,等.以反復腹痛、腹瀉和低蛋白血癥為臨床表現的腸系膜缺血二例[J].中華炎性腸病雜志,2017,1(1):54.
作者:段世梅 單位:云南省怒江州瀘水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