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頸部鱗癌轉移淋巴結分化程度研究范文

頸部鱗癌轉移淋巴結分化程度研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頸部鱗癌轉移淋巴結分化程度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頸部鱗癌轉移淋巴結分化程度研究

【摘要】

目的通過雙源CT雙能量技術的多參數分析,探討標準化碘濃度測量在術前鑒別頸部鱗狀細胞癌(鱗癌轉移淋巴結中的應用價值。資料與方法回顧性分析經病理證實的29例患者,共計105枚頸部淋巴結,均行雙能量雙期增強掃描,測量動脈期及靜脈期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結實質碘濃度及標準化碘濃度,比較兩種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結、原發灶碘濃度及標準化碘濃度的差異。結果29例患者中,原發于鼻咽癌14例,喉癌12例,舌癌2例,腮腺癌1例。在動脈期與靜脈期,低分化鱗癌與中高分化鱗癌原發病灶的碘濃度與標準化碘濃度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動脈期與靜脈期,低分化鱗癌轉移性淋巴結與中高分化鱗癌轉移性淋巴結標準化碘濃度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其中低分化鱗癌轉移性淋巴結的標準化碘濃度更高(P<0.05);在動脈期,兩組碘濃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靜脈期,兩組碘濃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雙源CT雙能量成像技術的標準化碘濃度測量對于不同分化程度的鱗癌轉移淋巴結性質的鑒別診斷有一定的價值。

【關鍵詞】

腫瘤,鱗狀細胞;頭頸部腫瘤;淋巴轉移;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碘

鱗狀細胞癌(簡稱鱗癌)是起源于上皮組織的常見惡性腫瘤之一,頸部鱗癌可來源于多種器官或結構,常發生淋巴結轉移,甚至部分淋巴結發現早于原發灶。司家文等[1]報道,在鱗癌中,同側或對側單個頸部淋巴結轉移,生存率即降低50%。不同分化程度的鱗癌其預后不盡相同,低分化鱗癌病變與其來源的上皮組織很少有相似之處[2],更加傾向于轉移及侵犯,預后較差。因此,術前精確評估對于預后及生存率意義重大。目前鱗癌及其轉移淋巴結的病理分級依賴于病理檢查。雙源CT雙能量掃描用于鑒別腫瘤的病理類型及分化程度的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擬回顧性分析頸部鱗癌轉移淋巴結的雙能量CT掃描資料,初步探討雙源CT雙能量技術評估鱗癌轉移淋巴結分化程度的價值,并試圖為臨床提供一種無創性方法提示頸部鱗癌的轉移淋巴結分化程度的可能。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6月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行雙源CT雙能量增強掃描的頸部病變患者,掃描后經手術或穿刺病理證實頸部原發病灶為鱗癌并有淋巴結轉移者,排除病理原發灶為非鱗癌、未發現淋巴結轉移及影像圖像存在偽影者。共納入29例,其中男22例,女7例;年齡36~77歲,平均(57.8±11.8)歲。29例患者共29個頭頸部原發病灶,其中低分化鱗癌14例(48.3%),高中分化鱗癌15例(51.7%);29例患者共105枚頸部轉移淋巴結。

1.2儀器與方法

采用Siemens雙源CT,先行常規CT平掃,掃描范圍起自顱底至主動脈弓水平,管電壓120kV,管電流200mA,開啟CAREkV及CAREDose4D,準直128×0.6mm,轉速0.33s/r,螺距0.85。平掃后行雙能量模式增強掃描,A球管管電壓100kV,管電流230mA;B球管管電壓Sn140kV,管電流178mA;螺距0.8,轉速0.33,視野512mm×512mm。掃描范圍與平掃相同,對比劑使用碘普羅胺(320mgI/ml),劑量為1ml/kg,生理鹽水30ml,以3.0ml/s經肘靜脈注入,延遲25s行動脈期掃描,延遲60s行靜脈期掃描。

1.3圖像后處理

在MMWP后處理工作站上,將100kV及Sn140kV兩組薄層數據一并調入雙能量軟件,選擇“LiverVNC”模式,利用工具軟件定義圓形感興趣區(ROI)約50mm2于病灶及淋巴結實質組織進行碘濃度測量,若淋巴結較小時適當減小ROI面積,若淋巴結較大則選取2個以上同樣大小的ROI,然后合并計算。在測得碘濃度的基礎上,測量同層頸動脈碘濃度,將其定為標準化基礎,軟件可自動生成相應的標準化碘濃度,即標準化碘濃度=ROI碘濃度/同時相同層頸動脈碘濃度。圖像均經2名醫師采用盲法測量,獲得動、靜脈期病灶及不同分化程度轉移淋巴結的碘濃度及標準化碘濃度,并取平均值。病灶及轉移淋巴結性質根據最終穿刺及手術病理結果確診。

1.4病理分類

鱗癌轉移淋巴結的分級標準采用3級分類法:I級,高分化;II級,中分化;III級,低分化。因本研究高分化鱗癌轉移淋巴結及中分化鱗癌轉移淋巴結的病例數較少,故將兩者合并為一組。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增強掃描動脈期及靜脈期淋巴結碘濃度、標準化碘濃度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原發灶部位發生率比較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原發灶部位

29例患者中,低分化鱗癌14例,其中鼻咽癌10例,喉癌3例,腮腺癌1例;中高分化鱗癌15例,其中鼻咽癌4例,喉癌9例,舌癌2例。不同分化程度鱗癌原發灶部位在鼻咽和其他部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低分化鱗癌在鼻咽部的發生率較高;不同分化程度鱗癌發病部位在喉癌與其他部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病灶平均碘濃度及標準化碘濃度比較

29例患者共29個原發病灶,在動脈期及靜脈期,低分化鱗癌與中高分化鱗癌的碘濃度及標準化碘濃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及圖1、2。

2.3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結的碘濃度及標準化碘濃度比較

29例患者共105枚轉移淋巴結,動脈期低分化鱗癌轉移性淋巴結與中高分化鱗癌轉移性淋巴結的碘濃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低分化鱗癌轉移性淋巴結與中高分化鱗癌轉移性淋巴結的標準化碘濃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低分化鱗癌轉移性淋巴結的標準化碘濃度更高(P<0.05);靜脈期低分化鱗癌轉移性淋巴結與中高分化鱗癌轉移性淋巴結的碘濃度及標準化碘濃度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及圖1、2。

3討論

頭頸部原發性鱗癌是全球第6大常見的癌癥,每年新增患者約600000人次[3]。頭頸部原發性鱗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為頸部淋巴結,因此對頭頸部鱗癌淋巴結轉移的研究尤為重要[4]。由于頸部組織解剖結構復雜,并有豐富的淋巴及靜脈引流,給臨床診斷及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隨著影像技術的進步,多層螺旋CT已廣泛用于診斷頭頸部腫瘤及淋巴結轉移,對于頸部鱗癌的TNM分期有較好的提示作用[5]。目前國內已有部分學者使用雙能CT技術來分析不同疾病不同病理類型及同一疾病不同分化程度的腫瘤之間的差異,并取得了初步結果[6-7]。在頸部淋巴結性質的雙能量技術研究方面國內外均有報道[8-9],CT在診斷鱗癌的頸淋巴結轉移方面有明顯的優勢[10],然而,關于頭頸部鱗癌轉移淋巴結的病理分化程度鮮有報道。不同分化程度的鱗癌轉移淋巴結預后存在一定的差異,治療前對其準確區分可以提高治療前對患者的效果評估。雙能量CT利用不同的元素組成物質之間光譜吸收的差異,使用2個球管收集組織器官的X線衰減數據,從而獲得物質的額外信息。因此,基于2個高低電壓球管的互補信息,可以把物質分解成3種基本物質,能夠得到反映組織化學成分的組織特性圖,并量化成分的濃度,從而得到碘分布圖,并對含碘量進行定量評估[11-12]。本研究發現,低分化鱗癌轉移淋巴結與中高分化鱗癌轉移淋巴結的動脈期碘濃度無顯著差異,而兩者在靜脈期有顯著差異。然而,對比劑流速、總量及個體循環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個體間的碘濃度差異。為了消除這一差異,有學者使用標準化碘濃度這一概念。標準化碘濃度是ROI碘濃度與同層動脈碘濃度的比值[13],在頸部為ROI碘濃度與同層頸動脈碘濃度的比值。本研究測得動脈期低分化鱗癌轉移淋巴結與中高分化鱗癌轉移淋巴結的碘濃度無顯著差異,可能是因為碘濃度在未標準化前受更多因素的影響。因此以同層頸動脈作為參照,獲得動脈期及靜脈期淋巴結的標準化碘濃度比值,即標準化碘濃度,以減少相關因素的干擾。本研究發現,動脈期低分化鱗癌轉 移性淋巴結的標準化碘濃度為0.21±0.19,中高分化鱗癌轉移性淋巴結標準化碘濃度為0.17±0.07,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靜脈期,低分化鱗癌轉移性淋巴結標準化碘濃度為0.54±0.16,中高分化鱗癌轉移性淋巴結為0.47±0.12,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果與賈鑫鑫等[14]的研究結果部分一致,其在研究食管鱗癌病理分化程度關系時亦將食管鱗癌分為低分化組及中高分化組,結果表明低分化鱗癌與中高分化鱗癌組間碘濃度、標準化碘濃度存在差異,表明CT能譜分析對兩者的鑒別診斷有重要作用。CT能譜成像是一種具有多參數的成像方法,除可以獲得不同物質(如碘、水)密度的CT圖像外,還可獲得能譜衰減曲線[15]。本研究結果可能的原因是低級別鱗癌的微血管密度較高級別鱗癌的血供及微血管密度高,從而使不同分化程度的鱗癌轉移淋巴結的血供和微血管密度不同。古衛權等[16]研究發現,微血管密度隨著鱗癌病理分級的增高而增加。然而,在靜脈期兩者的碘濃度及標準化碘濃度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因此,靜脈期對于不同分化程度鱗癌轉移淋巴結的鑒別診斷較動脈期可能更為敏感。本研究中,低分化鱗癌原發病灶的碘濃度與中高分化鱗癌原發病灶碘濃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原因可能是原發灶病例數量過少,造成一定的統計偏倚,有待進一步積累病例,擴大樣本量繼續研究。

4結語

總之,不同分化程度的鱗癌轉移淋巴結標準化碘濃度存在差異,CT雙能量技術的標準化碘濃度能夠為臨床評估鱗癌轉移淋巴結的分化程度提供一種新的思路。然而,本研究病例數較少,對于原發灶的研究有待進一步積累病例,擴大樣本量;對于轉移淋巴結分化程度鑒別未能歸納出一個具體的值或范圍,從而進行先于臨床的準確區分,在后續研究中需要進一步深入分析是否有此可能性。

參考文獻

[1]司家文,胡啟凡,黃圣運,等.結內液化區域對口腔鱗狀細胞癌轉移淋巴結表觀彌散系數測量的影響.上海口腔醫學,2015,24(1):98-101.

[2]王芳,高劍波,梁盼.標準化碘濃度在胃癌分化程度鑒別及淋巴結性質判定中的價值.放射學實踐,2014,29(9):1012-1015.

[3]劉學玲,周建軍,曾蒙蘇,等.雙能CT單期掃描碘值測量對直徑≤3cm的腎臟透明細胞癌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鑒別診斷價值.臨床放射學雜志,2012,31(10):1431-1435.

[4]李青青,鄧亞敏,馬小鋒,等.雙能量CT成像鑒別診斷頸部鱗癌轉移淋巴結與淋巴結結核.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5,23(3):161-164.

[5]薛龍梅,潘自兵,張志遠,等.CT能譜成像在鑒別甲狀腺良惡性結節中的應用價值.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22(12):908-911.

[6]賈鑫鑫,程濤.CT能譜成像評估食管鱗癌的分化程度.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22(8):602-606.

[7]歐陽愛梅,蘇新友,魏兆龍.寶石CT能譜成像在腫瘤診療中的應用進展.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5,26(8):602-604.

[8]古衛權,何建行,譚家駒,等.趨化因子受體CXCR4在食管鱗癌組織中的表達與微血管密度的關系及意義.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0,20(10):1517-1520.

作者:楊亞英 單位: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學影像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练瑜伽的时候进入|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本| 日本在线色视频|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午夜a理论毛片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欧美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1000部成人免费视频| 韩国r级2020年最新|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日日夜夜嗷嗷叫| 国产精品资源网|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摸夜夜摸成人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久久99国产视频| 日本男人操女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 尤物193yw在线看|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不卡| 日产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乱码工厂 日产精品卡二卡三卡四卡乱码视频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tube8最近日本护士| 成人18视频日本|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晚上一个人看的www|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