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特色療法結合健康管理治療關節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中藥熏蒸、溫針療法以及膝關節功能鍛煉綜合療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100例膝骨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給予中藥熏蒸、溫針及八步膝關節鍛煉法,對照組給予中藥熏蒸、溫針治療,分別對患者治療前后Lequesne膝關節功能評分、生存質量進行評價。結果:治療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Lequesne膝關節功能評分日常生活、下蹲或下跪、上下樓梯、走不平的路等評分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只有下蹲或下跪評分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生存質量中生理、心理評分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結論:中醫特色療法技術操作簡單,結合健康管理,可以緩解膝關節疼痛,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文獻引用:韓崇濤,閻曉霞,趙志強,等.中醫特色療法結合健康管理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J].中醫學報,2019,34(4):823-826.
關鍵詞:膝骨性關節炎;中藥熏蒸;溫針療法;膝關節功能鍛煉;健康管理
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種活躍影響所有關節組織的慢性、退行性疾病[1]。OA由Kuettner提出,其病因是在生物性及機械性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導致的一種慢性退行性疾病[2]。原因包括創傷、勞損、代謝異常、遺傳等,使關節軟骨細胞的正常合成和降解遭到破壞,使其軟化、纖維化、潰瘍并丟失,且誘發軟骨細胞和細胞外基質形態學、分子學、生物力學等多方面發生變化[3],關節軟骨不能保護軟骨下骨,使后者發生硬化、象牙化,形成骨贅和軟骨下骨囊腫[4]。主要累及脊柱及膝、髖關節,亦稱肥大性關節炎、退行性骨關節炎等[5]。近年來,膝骨性骨性關節炎(kneeosteoarthritis,KOA)發病率的增高已經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隨著人口老齡化及發病率日趨升高,至少有10%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因此喪失勞動能力[6]。而2000年至2010年更被確定為“骨與關節10年”,希望全世界人們高度重視骨關節疾病[7]。筆者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對膝骨關節炎100例患者使用綜合療法進行治療,臨床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100例于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門診及住院并確診為KOA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對照組5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體質量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診斷標準
根據《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07年版),并參照《中醫骨傷科學》(新世紀全國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制定標準。①近1個月內反復膝關節疼痛;②X線片(站立或負重位)示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病變、關節緣骨贅形成;③關節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白細胞<2000mL-1;④中老年患者(≥40歲);晨僵≤30min;⑥活動時有骨摩擦音(感)。
1.3病例納入標準
①符合KOA診斷標準;②年齡45~65歲;③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1.4病例排除標準①不符合病例納入標準;②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壓、肺源性心臟病、精神病等;③分期標準中屬于晚期患者;④膝關節腫脹合并滲出性滑膜炎者;⑤合并其他膝關節疼痛性疾病,如關節風濕病、類風濕病、痛風等;⑥已接受其他有關治療,對本研究效應指標觀察有影響者;⑦自動放棄治療者。
1.5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中藥熏蒸、溫針及八步膝關節鍛煉法。對照組采用中藥熏蒸、溫針治療。
1.5.1中藥熏蒸(熏洗)中藥組成:制川烏20g,制草烏20g,制乳香30g,制沒藥30g,姜黃30g,土鱉蟲30g,透骨草30g,防己30g,生杜仲30g,威靈仙30g,川續斷30g,川牛膝30g,黃芪30g,白芷30g,桑寄生30g,醋延胡索30g。首先,將中藥用布袋盛裝封嚴,后放入蒸療藥物發生器罐內。其次,使患者平躺于軌道床上,將其推入蒸療艙內,要求患者頭部暴露于蒸療艙之外,以便交流。最后,關閉艙門,緩慢打開蒸氣開關,可以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來適當調節溫度,但藥物蒸汽溫度要控制在40~50℃,從而使蒸氣通過藥物發生器進入蒸療艙[8]。每次30min,每日1次。根據患者的需求,也可讓患者將中藥帶走自煎外洗,每次30min,每日1次。
1.5.2溫針療法主穴選取血海、梁丘、膝眼、陽陵泉、足三里。隨癥加減:寒勝痛痹者加腎俞、關元;熱象明顯者加大椎;濕邪偏重者加陰陵泉;肝腎虧虛者加太溪、三陰交;病久痰瘀痹阻者加豐隆。采用平補平瀉手法治療,每日1次,2周為1個療程。然后將點燃艾條的溫灸盒,置于患者膝關節處進行治療,每日1次,每次30min,2周為1個療程。
1.5.3八步膝關節鍛煉法應用臨床行之有效的8種鍛煉方法:①患者坐于桌上,小腿依次擺動;②患者坐于桌上,雙膝關節依次伸直,并做趾、踝關節屈伸練習;③患者站于桌子前方,雙手緊扶桌沿,雙下肢稍分開來,向前直立彎腰,并使重心低于雙下肢,同時后伸腰部;④患者側臥位,患肢在上,屈髖、稍屈膝,大腿前方盡量靠攏前胸部,保持10s。而后使膝關節伸直,并髖關節后伸,保持10s;⑤患者側臥位,上側下肢屈髖、稍屈膝位,對側膝關節伸直同時下肢向上抬起,維持不少于10s,再放下;⑥患者俯臥位,使雙膝關節交替伸屈,注意盡量使足跟貼近臀部;⑦患者練習站立、坐下、再站立;⑧患者足跟著地,逐漸抬起足跟使足趾著地,用足趾負重,然后相反,從足趾逐步過渡使足跟著地,每天鍛煉15~20min[9]。
1.6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進行Lequesne膝關節功能評分統計,同時統計生存質量量表評分。Leauesne膝關節功能評分包括關節疼痛、最大步行距離、日常生活能力等3項指標。每項指標最高8分,最低0分。綜合評分系3項指標評分之和,最高為24分,最低為0分。綜合評分越高,提示關節功能越差,患者病情越嚴重。根據WHO制定的生存質量測定量表對患者的生理狀況、心理狀況、社會關系、環境等方面進行評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膝關節功能、主動活動度和生存質量越好。
1.7療效判定標準
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療效分析,按照患者的癥狀體征、膝關節功能評分判斷臨床療效。臨床控制: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膝關節功能評分減少90%以上;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膝關節功能評分減少70%~90%;有效:癥狀、體征均有改善,膝關節功能評分減少30%~69%;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膝關節功能評分減少<30%。評分減少百分比采用尼莫地平法。有效率=(臨床控制+顯效+有效)/n×100%1.8統計學方法將收集到的臨床資料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珋x±s)表示,方差齊且呈正態分布者采用t檢驗,方差不齊、呈非正態分布者采用校正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KOA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有效率為98%,對照組有效率為90%,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的Lequesne膝關節功能評分比較見表3。
2.3兩組KOA患者治療前后生存質量評分比較見表4。
3討論
KOA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局部疼痛和關節功能障礙。首先,“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身體長期勞損易致肝腎虧損,氣血不暢,而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損易致筋骨失養[10]。其次,氣血不暢易使體內瘀血、腐濁、邪熱阻滯經絡,經絡不通則痛,從而導致身體出現疼痛、腫脹等癥狀。因此,長期勞損導致身體肝腎虧損、筋骨失養、氣血瘀滯、邪熱寒濕阻滯經絡,是本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故而,近年來中醫學認為,長期勞損導致肝腎虧虛、氣血不暢為本病發生的內在原因,而經脈失養、經絡不通則為本病的發病機制[11]。中藥外治一般包括中藥外敷、中藥熏洗等,是中醫藥特色治療方法,可以通過藥物活血化瘀、散寒除痹,有效消除無菌性炎癥、減輕組織水腫。本方以川烏、草烏祛風濕、通絡止痛;以乳香、沒藥活血化瘀快速緩解患者疼痛癥狀。《正體類要》載:“肢體損于外,氣血傷于內,營衛不貫,臟腑不和也[12]。”所以本病治療以調理氣血、濡養臟腑為先,以求恢復肢體正常功能,從而使人體“百病無生”[13]。溫針所選穴位梁丘、膝眼、血海、足三里、陽陵泉等是多氣多血之經穴,針刺治療可以調理血氣、通經脈、治痹痛。且艾葉可祛寒利濕、溫通經脈、調理氣血,二者結合可祛除痹痛、恢復氣血平衡。“治骨宜靜、治筋宜動”是中醫學提出的動靜結合理念[14]。臨床證明,膝關節功能鍛煉可以潤滑關節,增加關節的活動度,有效防止關節攣縮、粘連,使關節周圍組織的張力得到改善,恢復其平衡[15]。近年來,國內外醫學界開始逐漸注重運動療法對KOA的治療作用,肯定了腿部肌群(如股四頭肌)肌力鍛煉的重要性。運動療法是指通過適當的體育運動對骨關節疾病進行預防和治療,又稱為體育療法或醫療體育。其主要特點在于充分發揮患者內在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自身進行訓練的積極性,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過程,通過運動訓練身體局部或全身的方法,以緩解或消除骨關節的病理狀態,進而恢復其正常功能性。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采用等長、等張、等速的極力訓練,以及主動或者被動運動療法能明顯減輕疼痛,提高膝關節的穩定性,恢復其運動功能。由此可見,運動訓練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極為重要的方法,然而卻極易被忽視。目前在國內一方面并未引起醫生尤其是骨科醫師對運動訓練治療骨關節炎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也并未引起患者的重視[16],患者對運動訓練能夠持之以恒,是可達到良好療效使其恢復正常功能的重要因素。綜上所述,筆者采用綜合療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可以緩解膝關節疼痛,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作者:韓崇濤 閻曉霞 趙志強 潘富偉 單位: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