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中醫五位一體健康管理法治未病臨床實踐范文

中醫五位一體健康管理法治未病臨床實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五位一體健康管理法治未病臨床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醫五位一體健康管理法治未病臨床實踐

摘要:中醫治未病已上升為防治慢性病的國家戰略,中醫治未病科室建設進入初步發展階段。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治未病中心依據中醫治未病理論,借鑒現代健康管理學經驗,提出防病求本、醫健協同、中西融合、綜合干預、整體預防以及防治一體的科室發展戰略,規范出集中醫體檢、健康教育、藥物調理、經絡調理及效果評估五位一體健康管理法,作為治未病實施途徑,應用于養生治病,有效、安全、經濟,可望從根本上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

關鍵詞:中醫治未病;健康管理;整體預防;慢性病

目前我國疾病譜已從以急性傳染性疾病為主過渡為以生活及行為方式以及心理、社會和環境導致的慢性病為主,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轉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醫學重心從疾病治療向疾病預防前移,醫學研究由以疾病研究為中心轉為以健康研究為中心,預防醫學蓬勃發展。當前慢性病防控存在諸多不足,如把握病因不準確、干預環節滯后、分科分病預防、防治分離及健康教育不足等,找到預防慢性病發生的系統的、整體的、可實施的有效方法已成當務之急。中醫治未病受到廣泛關注,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治未病中心結合中醫治未病的理論和現代健康管理學,提出防病求本、醫健協同、中西融合、綜合干預、整體預防以及防治一體的科室發展戰略,規范出集中醫體檢、健康教育、藥物調理、經絡調理及效果評估五位一體的健康管理法,作為治未病的實施途徑,應用于養生治病,有效、安全、經濟,可望從根本上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整體提升人們的健康水平。

1中醫體檢

中醫體檢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利用望聞問切等診察方法,對健者(健者是相對于已病人群患者而言,指追求健康接受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的未病人群)進行體質、證候及經絡等健康狀態辨識,評估中醫健康狀態及健康風險,為健康干預尋找依據和制定方法。中醫體檢涉及的范圍廣,目前廣泛開展的有證候辨識、體質辨識和經絡辨識,三者有機組合、互參互補,共同成為中醫健康體檢的三大法寶。中醫健康體檢是治未病的首要環節,是治未病的基礎,具有引領性作用。

1.1證候辨識

辨證即通過望聞問切收集癥狀和體征,并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病因(外感或內傷)、性質(寒熱虛實)、部位(臟腑表里、經絡歸屬)以及邪正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論治,或稱“施治”,即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防病養生也同樣需要辨證施防、辨證施養。證由近期的癥狀和體征得出,相對變化性較大較快,是針對疾病而言的;體質一般是由健者1年來的癥狀和體征得出,相對穩定,辨體是由辨證發展而來。健者和慢性病患者穩定期以辨體調理為主,急性病患者和慢性病急性發作期患者以辨證調理為主。證候辨識對患者的臟腑表里寒熱虛實辨別更加細致,更適合癥狀體征復雜嚴重者。

1.2體質辨識

中醫體質是指在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5],是人體精氣神的總體概括。體質存在個體特異性,不同體質對同一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發展的傾向性也不同。2009年中華中醫藥學會頒布了《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該標準將中醫體質分為9種: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并對每一種體質的形成原因、形體特征、心理特征、與外界環境適應性、常見表現、發病傾向都給予了準確的分析。通過填寫體質量表,輸入計算機健康管理系統,可生成中醫體質辨識報告。

1.3經絡辨識

經絡是中醫學的特有概念,人體五臟六腑與四肢百骸通過經絡相互聯系相互作用。《靈樞•經脈》云:“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靈樞•經別》云:“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經絡病變可引起諸多疾病。王永炎院士指出病絡與絡病不同,提出“病絡理論”,對于判斷疾病輕重、把握疾病轉變、確定治療方案等有重要的意義。病絡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病機,是指邪氣侵襲絡脈或正虛以及絡脈本身的病變,導致絡脈的形質改變或功能異常,造成相應臟腑組織器官損傷,引起種種疾病或病證的一種基本病機。病絡是對疾病發生學認識的深化,有助于指導臨床。目前廣泛應用的中醫經絡檢測儀,在人體還沒有出現明顯的癥狀和體征之前,能夠早期檢測出經絡生物電信息的改變,在3~5min中可迅速地檢測出受檢者的健康狀況,包括五臟六腑的虛實寒熱、體能元氣、精神壓力等各方面,有中醫體檢之“CT”之美譽。對于各個臟腑經絡都有精確的數據顯示,將干預前后檢測結果的數據進行對比,可以對干預效果進行評估。其特點是檢測準確超前、指標客觀量化以及經濟方便。經絡辨識還應包括對傳統的經絡腧穴之色澤、凹陷、隆起、結節、壓痛(包括酸、麻、脹、痛)、條索狀物、松軟緊硬及膚溫等的診查,這些望診切診經絡診察方法非常簡便,對指導干預更有針對性,更加適用于臨床應用。其他亟需開展的診察方法有耳診、手診、足診、眼診、腹診、背診、罐診以及全息診等,如此可極大地豐富中醫治未病的內容,廣大健者也將受益很大,因此將經絡辨識應用于中醫體檢指導治未病具有重要的意義。

2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不是靠醫生靠藥物來維護的,自我養生保健對個人健康起主導作用。提高健康素養需要自覺和不自覺地接受健康教育,中醫健康教育是健康干預的最重要一環。中醫特色健康養生建議可歸納為:平衡陰陽,安和五臟,調理體質,疏通經絡,扶正排毒,防病傳變,形神一體,飲食宜忌,時令養生,規避外邪等。

2.1健康概念及理念教育

健康的人應內而精氣神飽滿,外而天地人和諧,體質平和,經絡暢通。其表現為耳聰目明、臉色紅潤、頭發潤澤、牙齒堅固、聲息調和、二便通暢、體形適中、腰腿靈便、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傳播正確的健康理念,比如“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運動”“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睡補不如心補”“百病皆由心生”“邁開腿、管住嘴”“感謝疾病,痛恨病因”,使人明白自身起主導作用,醫護起輔助作用。

2.2養生保健方法教育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健康四大基石是平衡膳食、心態平和、適度運動和戒煙限酒。中醫的健康四大基石是飲食、運動、情志及起居。根據《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給予健者順應四季的不同的飲食、運動、情志、起居等方面的養生保健指導,同時建議健者在季節變換時,尋求醫助調理,使人體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鼓舞正氣,祛邪外出,預防疾病。(1)飲食方面。《素問•臟氣法時論篇》云:“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講求食物四氣五味五色均衡豐富,并要“食飲有節”(《素問•上古天真論篇》)。(2)情志方面。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應保持平和積極自然的心態。(3)運動方面。運動分為力量性、耐力性、柔韌性、智力性、氣功性及綜合性運動。中醫更強調精、氣、神方面的修煉,注重調形、調息、調心相結合,以達到“骨正筋柔,氣血以流”。推薦各類運動相結合,或根據個人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每周運動至少進行3次,最好每天堅持,每次60min左右,以微汗出為宜,盡量做戶外活動。(4)起居方面。《靈樞•本神論》云:“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起居要順應四時晝夜的變化規律。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避免熬夜,保證子午覺;保持二便通暢;勞逸結合,房事有度;慎起居,適寒暑,規避虛邪賊風等外感致病因素;規避各種污染(空氣、水、食物、光、噪音)及各種輻射損害等。

3藥物調理

在中醫整體觀念指導下,體質辨識可把握人體的整體健康狀態。調理偏頗體質是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重要手段。對體質偏頗較重者,在健者飲食、情志、運動、起居等自我調理的基礎上,醫師可以用中藥,尤其是藥食兩用的中藥,對其進行體質調理,包括湯藥、膏方、藥茶、藥膳、臍貼等。體質轉化分在31~40分為傾向偏頗體質,41~60分為輕度偏頗體質,61~80分為中度偏頗體質,81~100分為重度偏頗體質。在藥物用量及時間上要根據體質偏頗的輕重程度進行把握調控,力爭將偏頗體質轉化分降至30分以下。

4經絡調理

對各種常見慢性病如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多種增生性疾病,通過調理疏通經絡可預防其由表入里、由淺入深、由輕到重、由小到大發展,經絡調理有著藥物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醫有一整套經絡調理的方法,如針刺、艾灸、按摩、拔罐、放血、刮痧、熏蒸、砭石、耳針及足療等。絡病治療不應忽視非藥物調理,不應只關注全蝎、蜈蚣等搜風通絡藥物的應用。首選以背俞穴進行按摩、捏脊、走罐拔罐等綜合療法為主,配合四肢經絡穴位按摩疏通經絡,因為背俞穴內通臟腑、外達四肢。背俞穴調理操作簡便,效果顯著。同時根據個體體質不同可加選合谷、內關、曲池、足三里、陽陵泉及三陰交等補瀉兼施。尤其是阿是穴,既可辨識病處,又可驅邪通絡。《靈樞•刺節真邪》曰:“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于大經之上,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明確提出了絡脈致病的診療方法。經絡調理可綜合運用多種療法。如上熱下寒體質,在背俞穴進行按摩、走罐、拔罐的同時,可選大椎刺絡放血,艾灸命門、涌泉、太溪,或加用散寒藥物進行浴足,效果明顯。通過中醫綜合調理疏通經絡以達到平衡陰陽、扶正祛邪的目的,有病治病、未病防病效果更佳。

5效果評估

推薦每年至少做1次中醫體檢,或每個季節做1次中醫體檢,定期接受健康教育,根據季節節氣變化進行體質調理和經絡疏通。初次接受調體通絡干預,應堅持至不適癥狀基本消除。進入維護階段后,根據體質偏頗輕重,可于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及冬至前后每個季節服用2~4周中藥,同時據經絡瘀阻輕重選擇非藥物療法以疏通經絡,每周調理1次,可調理4~6周,或可每個節氣調理1次,全年共24次。調理體質疏通經絡可貫穿于日常生活之中。根據以上內容建立中醫治未病健康檔案,每次體檢都要根據理化檢查結果、健者自我感覺、體質偏頗及經絡瘀阻程度,恰當進行效果評估,并根據效果評估,持續改進健康管理方案,持續改善健康管理方法,持續加強健康管理力度。

6結語

中醫認為人之所以得病,主要因為陰陽失衡、正虛邪實。致病因素綜合復雜,正虛有漸進性,邪實有累積性,而且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呈隱匿持續變化,所以各種調理不能一勞永逸,而應全生命周期持續維護。中醫五位一體健康管理法可有效改善體質、疏通經絡,整體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是中醫治未病具體的實施路徑。更好地實施中醫五位一體健康管理法,將有利于推動中醫治未病學科及服務體系的發展,有利于促進全民健康。

參考文獻:

[1]潘秋予,王敏,崔小希,等.醫學模式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模式探索[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9(1):80-83.

[2]江志良,徐凌忠.基于現代醫學模式和健康觀的慢性病防治探討[J].中外醫療,2010(28):186-188.

[3]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通知[EB/OL].北京:國辦發,2015[2015-05-07].

[4]袁尚華.中醫健康體檢在“治未病”中的作用[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5,22(1):8-10.

[5]王琦.中醫體質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86-293.

[6]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1-7.

[7]王永炎,常富業,楊寶琴.病絡與絡病對比研究[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5,28(3):1-6.

[8]袁尚華.構建中西醫融合健康管理學科及服務體系[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6,23(1):1-5.

[9]《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編撰委員會.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3,21(12):1123-1147.

[10]唐金華.中國居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現狀及危險因素[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7):486-487.

作者:袁尚華 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治未病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95免费观看体验区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色猫咪av在线网址| 国产私人尤物无码不卡| 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完整成| 成年网站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韩国在线一卡二卡|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 好吊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免费观看| A级国产乱理伦片|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中文字幕网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区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直接进入免费看黄的网站| 后入内射欧美99二区视频 |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 | 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巨大欧美黑人xxxxbbbb| 中文织田真子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护士| 二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野草| 狠狠干中文字幕|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男生的肌肌桶女生的肌肌|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凤凰福利 | 精东传媒国产app| 午夜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腿让男人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