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士護理中對患兒父母焦慮狀況的應對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和諧社會主義建設視角下,進一步優化處置病患關系有著非凡的價值意義。隨著我國整體醫療事業的發展,病患關系得到了有效舒緩,加之醫療水平的提升,白血病逐漸跳脫出致死病的范疇,但是由于認知差異,很多人仍舊存在明顯的恐懼感,出于對孩子、家庭的責任心,白血病患兒父母不同程度的表現出了焦慮情緒,其護理干預尤為重要。本文基于對白血病患兒父母焦慮狀況的調查分析,就護士護理工作過程中的有效應對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白血病患兒父母;焦慮;護士護理
引言
白血病作為小兒惡性腫瘤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給患兒造成了巨大的身心痛苦,同時還影響了家庭和諧。很多白血病患兒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極大痛苦時無所適從,加之病情發展的不可預見性,更加加重了其心理負擔,身心健康出現了亞健康狀態,對其的關懷與護理亦是非常重要,相關課題研究備受關注。
1白血病患兒父母焦慮狀況調查分析
在宏觀社會經濟發展環境下,我國綜合醫療水平不斷提升,加之化學治療方案的改進,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得到了明顯改善,因此白血病已不在致死病之列,患兒的長期生存有了保障?;趥鹘y文化的熏染,我國父母對孩子的責任心尤其強烈,甚至將自己的一生追求都寄托于其身。尤其是白血病患兒父母更是肩負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難免會滋生負面情緒。據有關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白血病患兒父母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焦慮狀況,但總體狀況可控。客觀維度上講,造成白血病患兒父母焦慮情緒的影響因素有很多種,例如,白血病患兒父母除了承擔必要的陪護任務之外,還需兼顧病患兒的飲食調理、身體清潔等,但是由于自身專業知識的匱乏,很容易對疾病發展感到迷茫、焦慮甚至恐懼,承受著難以想象的精神折磨;由于白血病患兒需要長期陪護,同時身為子女的父母可能會因擔心對老人生活照顧不周而產生焦慮情緒;白血病患兒勢必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消耗,為了悉心陪護,部分父母不得不長期請假或辭職,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而導致焦慮。白血病患兒父母焦慮不僅會影響自身健康,還可能牽涉到孩子情緒變動,同時亦會對臨床醫生的部分重大醫療決策產生影響,因而其有效護理干預尤其重要。
的有效應對舉措護士護理工作過程中對白血病患兒父母焦慮狀況的有效應對,本身屬于其職責范疇之一,對患兒后續治療亦有好處,理應得到重視,其作為一項系統化工程,應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科學的踐行舉措,具體相關表述如下:
2.1細心觀察
科學研究表明,白血病患兒父母焦慮狀況映射出了一定程度的亞健康表現,可通過神經、免疫以及內分泌等系統,對機體造成生理性損害,進而誘發了疾病的發生。生命健康作為人的基本權利,是促動和諧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保障。尤其對于白血病患兒父母而言,他們擔負著一家人的希望,任何方面的差池都可能會導致整個家庭狀況的惡化,除了自身調節之外,醫者父母心,護士工作過程中還需給予高度關注和重視,及時介入護理干預,樹立良好的醫者形象,對和諧社會主義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在具體的踐行過程中,護士應充分運用人際交往及溝通知識技巧,主動真誠地與白血病患兒父母進行交談,拉近彼此間的距離,贏得他們的信賴,主導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同時,護士需善于透過白血病患兒父母的言辭、行為表現了解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依據一定的計劃內容進行綜合評量,及時發現問題,掌握其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實施恰當地予以護理干預。
2.2耐心指導
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交流是舒緩心理壓力的有效方式。語言作為人類交際的重要工具,其本身富含有濃重的情感色彩,恰當的言辭表達,能夠帶給聽者積極的情緒體驗,并引導他們從消極心理陰影中走出來。在護士日常護理工作過程中,應善于換位思考,重視與白血病患兒父母的交談,以平等的身份角色姿態,耐心解答他們提出的疑問,使之深切感受到自己為患兒健康所作出的努力,增強其信心。同時,保留作為白血病患兒父母的知情,針對患兒病情發展作及時溝通,一旦出現好轉傾向及時告知,進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情緒。尤其對于存有明顯焦慮狀況的白血病患兒父母,護士還應扮演好傾聽者的角色,引導他們真切地表達自己的感觸和情緒,給予適當的安撫和鼓勵,增加他們堅持下去的希望。除此之外,如上分析所述,造成白血病患兒父母焦慮狀況的重要因由是護理專業知識匱乏,對此,護士還需為之提供必要的護理信息支持,讓其對整個治療流程及方案有所了解,并編制一些相關的知識冊子,提高他們對白血病患兒生活的控制力。
2.3精心護理
造成白血病患兒父母焦慮狀況的因素有很多,對其認知與了解是做好護士護理工作的基礎。對此,醫院應給予適當的特殊關懷,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護士培訓工作,就白血病患兒父母焦慮狀況進行解析,全方位解析其因由,并針對性地服務護士知識結構,強化其責任心,分享有效實踐經驗,提高他們的護理素質能力。基于此,護士人員可就焦慮所帶來的系列負面影響與白血病患兒父母進行溝通,交給他們正確的自我調節方式,如傾訴、注意力轉移、深呼吸等,幫助他們內心環境的穩定。另外,科學研究發現,良好的社會支持能夠舒緩患兒父母焦慮情緒。除了護士人員自身積極情緒情感輸出之外,還應做好醫患溝通的橋梁工作,宣導社會正能量,針對特殊情況發起募捐活動,并詳細講解國家系列政策支持,幫助他們多渠道籌措社會支持,降低和減少其所面臨的壓力,使之充分感受社會主義生活的美好,幫助患兒父母重拾信心。在此之余,還可建立白血病患兒父母交流群,依托護士護理,給予團體支持,為其提供釋放壓力的環境。
3結語
總而言之,護士護理工作過程中對白血病患兒父母焦慮狀況的有效應對十分重要和必要,其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化工程,應在充分了解其誘發因子的基礎上,細心觀察、耐心指導和精心護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關懷和幫助,亦是建立良好醫患關系的重要舉措,對和諧社會主義發展意義非凡。作者希望學術界大家持續關注此課題研究,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提出更多有效白血病患兒父母焦慮狀況護理干預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
[1]王麗.白血病患兒父母的心理危機及其應對分析[J].校園心理,2018,16(04):311-314.
[2]曾欽梅.白血病患兒陪護者焦慮抑郁狀況的調查[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6(09):22-24.
[3]鐘彤.白血病患兒與父母的心理狀態及護理干預的進展[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09):673-676.
作者:季妍 趙鵬靜 單位: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