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臨床護理教育程序培養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實現護理目標是社會發展、專業發展的需要
專業發展需要高素質、高水平的護理人才。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不僅停留在護理技術操作及專業知識水平上,提高交流溝通、分析判斷、觀察等方面的綜合能力也尤為重要。如評估護生交流溝通能力,護生從學校到臨床實踐的過程實際上是走向社會的開始,了解護生如何與病人及其家屬、醫務人員等進行恰當交流,其心理狀態如何是十分重要的。實施心理護理也是護理專業發展的需要,護理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通過臨床積累的專業心理護理知識、必要的溝通技巧、運用基礎醫學理論知識與人文社科類知識的有機結合,會使心理護理達到更滿意的效果。市場競爭、教育分配制度的改變、頒發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要求對護理人員進行多元化、高素質的培養。它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又是護理專業發展的需要。
臨床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連續的過程「’〕,是按照護理程序運行的過程。臨床老師帶教對象有中專、大專、本科。護生綜合情況的評估是根據護生本身、學校、教師及家庭等情況,運用觀察、交談、考核等方法,收集護生基礎知識結構、心理狀況、家庭情況、經濟條件、個人整體素質等多方面的資料進行評估。每一批護生的文化程度、技術操作接受能力、臨床理論知識運用能力均有不同,需要評估后制定帶教計劃,再通過教學實施向學生傳授知識,提高護理實踐能力,通過實習的綜和能力考核表、操作考核記錄、護理理論考核記錄等教學評價,建立實習帶教系統的反饋通路,通過反饋及時修改護理教學計劃,采取因人施教的原則。如本科生在實施護理帶教計劃中其理論知識方面較大專生掌握的全面、牢固,但動手能力方面往往在考核中不占優勢。通過反饋,帶教老師修改帶教計劃,將重點側重在動手能力的培養上,有意識地將理論知識與臨床技術操作結合在一起,調動護生的積極性,使之成為技術全面臨床需要的護理人才。
1.3擇優選拔帶教老師,保證教學計劃的實施
1.3.1建立健全帶教管理制度
我院建立了護理部一護理考核組(指導老師)一帶教老師為一體的教學管理組織。護理部有專負責教學的老師,負責教學管理,根據實習院校教學大綱要求,安排各科實習目標。負責帶教的老師安排護生輪轉表,保證臨床教學目標的落實。考核組老師負責督促護生實習計劃執行,加強定期檢查實習計劃進展情況,對護理病歷選擇、護理診斷及措施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出科護理病歷答辯的考核,護理技術操作考核等內容。帶教老師負責護生各項實習計劃的落實。
1.3.2帶教老師的準人制度
教師是臨床與教學的關鍵環節。護生對護理工作概念形成初步理解是通過觀察自己老師的工作行為形成的。老師是護生進人護理角色的指導者,她們的專業意識、學識水平、專業素質、思想品德、儀表姿態等都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產生巨大的影響。重新制定帶教聘任制度,挑選學歷高、思想進步、愛崗敬業、技術實力強的護師以上的人員擔任帶教老師。通過理論考試、技術操作考核等綜合評定,擇優選拔帶教老師,同時采用雙向評價機制,增加競爭機制,提高帶教質量。嚴格帶教老師的準人制度,對保側l匝利落實帶教目標,提高教學質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3.3加強帶教老師能力的培養
根據臨床帶教實施情況,將問題匯總分析(收集資料評估階段),反饋到護理部及護理考核專家組,重新修訂培訓計劃(診斷、計劃階段),安排院內授課或觀摩講課即情境教學[4〕(實施和評價階段),護理部請有經驗的老師做專題授課,如曾經開展的《護理病歷書寫中常出現的問題及分析》、《如何做好臨床帶教工作體會》、《重視護生觀察能力的培養》等多方面內容做好帶教老師的培訓工作。根據護生考核結果分析其帶教老師存在的問題,如根據帶教老師及護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選較優秀的護生做“護理問診”的觀摩課,考核組老師進行分析、評價等形式。每年帶教老師完成一定學時的帶教培訓課程,定期對帶教老師進行技能標準化培訓及考核。
2應用多形式的教學方式,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
2.1用護理程序的方法完成整體護理病歷,學會應用護理程序的思維方式
每個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先有兩周的基礎護理實習階段如生活護理、床單位整理、生命體征的測量等,熟悉病房環境、護理常規,了解病房護理流程及專科特點等。第三、四周按護理程序的要求選擇、管理病人,實行整體護理。其中包括病人的出人院宣教,人院中有關內容的宣教。通過問診采集護理病歷、并根據現有的或潛在的身心健康問題客觀地評估病人,提出護理診斷,制定護理計劃,找出相應的可執行的護理措施,書寫完整護理病歷。通過問診,增加了與病人接觸交流的機會,逐步學會與病人的有效交流,培養了溝通能力。學會如何觀察病情變化,如何應用護理方法解決現有的護理問題,增強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此期間,帶教老師應加強實施護理程序過程的監督與指導,把帶教工作納人護理工作日程,對學生護理病歷的采集,每項護理診斷、每項護理措施的執行應做出評價。隨時檢查護理措施的實施情況,不斷提出實習中常見到問題,使護生的學習成為主動自覺的行動。護生應用護理程序的方法管理病人,使護生養成了良好思維方法,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2.2將健康宣教融入臨床教學中,提高護生的交流溝通能力
健康宣教應貫穿護理過程的始終,運用護理程序完成健康教育全過程。在收集資料的同時評價病人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護理措施實施結果等。如病人不了解有關腎病飲食方面的知識,做出相應的診斷,“知識缺乏一缺乏有關腎病方面的知識”“飲食調護的需求”等,進行腎病飲食調理的指導,定出飲食食譜,有腎功能損害的病人應學會計算低蛋白飲食的計算方法,實施并評價能否按照低蛋白飲食要求執行。使病人建立一個健康的心理和行為。健康教育也是與病人建立良好信任關系的基礎。在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護生體驗了護士作為護理者也是教育者〔6〕。在健康教育的同時,增加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如病人有水腫癥狀,應告知如何限鹽、限水,其測量標準是什么。定期安排護生進行健康教育講課,在講課前需要到圖書管、網站上收集資料,以豐富講課內容。既鍛煉了護生的表述能力,又鞏固了專科方面的知識。為恰當運用語言與病人溝通,進行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加強溝通技巧的培養是護生綜合能力培養重要內容。潛移默化地促進護生的專業化角色轉化過程。
2.3開展多種形式的帶教活動.不斷提高護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1“啟發式”提問〔提問是督促學生主動學習的好方法。護生回答問題不準確或不全面時不要急于告訴正確答案,而是多給護生思考的時間,通過看書或上圖書館尋找相關資料,找出正確答案,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臨床上常遇到的腎病綜合征病人陰囊腫大不能行走,用50%硫酸鎂液濕敷;做腹部CT等特殊檢查,應用口服硫酸鎂藥物。提問護生“如何對病人進行有關濕敷方面的宣教?硫酸鎂在口服、靜脈用藥時的作用有什么不同?作用機理如何?”通過硫酸鎂濕敷減輕甚至消除水腫的結果;口服通便達到排空腸道的目的;靜脈給藥取得降壓之功效。加深了護生對硫酸鎂藥理作用的了解。不同給藥途徑其作用結果迥然不同。使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給護生留下深刻印象,提高了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理論知識應用的能力。
2.3.2“傳授式”示教剛進人病房的護生面對病人經常感到束手無策,帶教老師無論是技術操作,還是行為舉止,交流技巧都應為學生做示范,做到言傳身教。老師要教會護生怎么說,說什么內容,如進行疾病、藥物知識、飲食療法等健康知識的宣教;教護生怎么做,做什么,如正規護理技術操作、整理床單位、如何為危重病人剪指甲等示范動作。這種言傳身教的作用,會延續到護生進人工作崗位,并起到積極的作用。
2.3.3“制度化”交班讓護生參加科內晨間、晚間交班,危重、新病人、特殊病情變化病人的床頭交接班,既可使護生熟悉病房工作流程,又可讓學生了解病人病情變化。晨會對疑難重癥病人安排常規護理內容,指出護理要點,制定的護理計劃、措施等均可讓護生參加思考,增加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步培養護生獨立觀察病人病情變化,總結并準確陳述護理過程的能力。
2.3.4“交流式”討論對危重、疑難、特殊病人實行護理查房。可由學生做護理查房的主持者,介紹病人病情,床邊收集病人資料,根據病人現有的情況,制定切實可行護理計劃及措施,當前的護理重點、潛在的護理問題等,或針對某個護理操作演示,學生之間找出問題或討論不明確的環節,老師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護生在護理查房或護理操作中的問題,做出相應評價。有利于提高護生的專科知識和技術操作水平。
2.3.5“評價式”小結通過討論總結前面所學的,有助于護生提高思考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形式多種多樣,如臨床實習階段性小結,特殊護理操作要點小結,針對臨床一類專科疾病護理觀察內容,重危病人實施護理診斷、護理措施后的護理總結,出科考試通過面對面評價或反饋表形式進行總結。
2.4實施嚴格的考核考試.用高標準衡t護生水平
考核是促進護生學習的一種手段[5]。是護理程序中評估和反饋階段。護生進入臨床后對最初所選擇的病歷進行階段性考核,及時評價帶教計劃落實情況,了解護生評估病人的需求是否準確、客觀,提出的護理問題及采用的護理措施是否恰當。護理措施在病人身上實施的情況等。出科考核答辯是在護生完成該科實習后進行的。是護生對所選病歷完整實施護理程序后最終的考核,由實施過程管理的考核組老師作為主考老師,對該護理病歷提出3一4個問題,其中包括專科知識方面及護理病歷內容的問題。主要依據病歷中涉及的專科內容及護理病歷書寫中的問題。由護生做出回答。主考老師對問題回答情況做簡要評判,并對護理病歷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評價。考核內容還包括簡要病歷陳述的熟練情況、多媒體制作內容、質量、回答問題思路、準確性等評判出病歷答辯成績。根據所選病歷的專科性、護理病歷書寫格式、內容是否符合整體護理病歷書寫標準、護理問題是否有相關依據支持,目標是否符合實際。護理問題提出是否及時、全面、準確,護理措施可操作性強與否等評判出護理大病歷的成績。最終帶教老師寫出意見,主考老師寫出意見反饋給護生,內容包括護生在實施護理程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專科知識掌握情況,提出下階段學習方向。
3實施護理程序教學后的思考
3.1應用護理程序教學注重過程的管理
加強過程的管理能及時發現護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護生在進人臨床后,在了解專科基礎知識的同時選擇病歷,所選病歷要求從人院宣教開始到出院全過程。帶教老師及考核組老師在全面了解該病歷的基礎上,檢查護生收集資料及書寫病歷的情況,觀察當病人病情發生變化時,護生在病歷上的護理診斷是否及時、準確,護理措施是否得當,能否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巧妙結合起來等,帶教老師應及時做出指導,并檢查護生護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的落實情況。帶教老師常常是兼職帶教,有時忙于日常的護理工作,容易在帶教工作交接、考核督查等方面出現疏漏,由此放松了對護生的管理,有些護生的護理病歷未按護理程序的要求完成,考核前突擊書寫護理病歷,忽略了全過程管理病人的護理實踐工作。有些帶教老師為使護生取得好成績,通篇修改護生書寫的護理病歷,使護理病歷評價失去了真實性,護生專業知識的學習收獲甚微,沒有學會按護理程序的方法書寫病歷,也不會應用護理程序的思維方法管理病人。
3.2護理教學評判標準有差異
護生出科答辯有一定的靈活性,每個護生接受答辯題目難易程度不同,答題效果也不同。雖有考核標準,但考核專家組老師在評判標準上仍難以統一,影響護理病歷答辯成績。實施過程管理評價的老師,在了解護生階段性護理病歷掌握情況時,往往需要多次臨床考核,不是憑一次的訪視就能得出評價結論來的,如護理病歷書寫及時情況、健康教育貫穿全程落實情況等,都需要相當的工作量才能完成。
3.3建立質t考評體系,實行“雙向評估[8]”
多數情況下,都是帶教教師對護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而護生對帶教老師的評價常被忽略。對于帶教老師的帶教能力、理論水平及語言表達能力如何,技術操作演示是否正規,實習安排是否合理,護生還需要增加哪方面知識,實習期間出現的非教學方面的問題如何解決等,我們還缺乏全面的了解。它直接影響帶教經驗的總結、師資隊伍的培養。護生與帶教老師之間應是教學相長的關系。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老師也增長了知識,提高了教學能力;護生學習中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臨床知識、開闊了眼界、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雙向的評價,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相互促進,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應用護理程序實施護理和帶教是培養實用性護理人才的重要手段。采用多形式教學方法,能提高護生理論及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水平,能培養與人交往、溝通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帶教老師素質的培養,不斷提高帶教質量,培養出適合醫院發展的護理人才是我們各位臨床帶教老師應探討和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