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手術室護理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教學內容(1)手術器械的認識。對于手術室使用的各種器械包、特殊器械等進行拍照,講解手術開臺前各種類型器械包的準備、手術過程中使用的各種特殊器械及使用方法,如各種血管夾、特殊縫線的規格及適應方法等進行講解,并貫穿到實際應用中,從而達到理解并掌握的目的。(2)手術部位的解剖。利用圖片及文字向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講解,例如腹股溝管的解剖、甲狀腺的解剖及子宮卵巢輸尿管的解剖等,真正做到圖文并茂,使學生在手術之前對于手術部位有清晰的感性認識,在老師的指導之下獨立的完整中小型手術的上臺配合[8-9]。(3)操作技能的培訓。主要包括手術正確體位的擺放、正規的手術配合示范等。除了進行多媒體教學及實際臨床操作訓練外,鼓勵學生多觀摩不同類型的手術過程,感受手術的氛圍,多看多問,形成手術節奏感,與手術醫生達成默契,在實踐中學習并成長[10]。(4)規章制度及手術核心制度的學習。建立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其深切認識到手術中任何小小的疏忽都將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并配合各種正、反面教材講解使學生對手術室各項規章制度及手術核心制度深埋心中,時刻樹立安全意識。(5)教學幻燈片的制作。制作精良的幻燈片,結合既往傳統的帶教經驗,將首次進入手術室人員易犯的錯誤一一總結,并結合手術室護理學的發展進步,補充前沿教學內容。通常將手術室的布局、流程、人員著裝的要求及無菌操作的內容等制作成實物與例圖結合的幻燈片,對比進行講解,利于學生的理解[12]。同時將無菌靜脈輸液術、導尿術及洗手方法,巡回護士的術前、術后工作等各項內容制作成視頻內容,針對每堂課程的內容,于課程結束時進行播放及講解,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并形成整體的理論體系,使其在實習過程中逐步體會并掌握。
1.2教學計劃統一制定教學進度一致的教育內容,進科第1周由總帶教老師進行進科宣講,熟悉手術室的布局,進入手術室的流程,熟悉各項規章制度,了解各種器械及使用方法;第2周由小組實習老師帶領觀摩手術過程,學習洗手、導尿及輸液等簡單的操作,掌握無菌操作規范,學會管理無菌器械臺;第3~4周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獨立上臺配合完成中小型手術;最后1日進行出科考試。
1.3教學評價出科考試分為理論與實踐考試,各占50分,最后相加為總分。共分為優秀、良、中等、合格及不合格5個等級,同時學生無記名投票對帶教老師進行打分,同樣分為優秀、中等、合格及不合格5個等級,由總帶教老師進行統計。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兩種教學方法之間的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入組學員經多媒體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授課后對其學習效果進行比較。(1)采用兩種教學方法比較護生出科前的考試成績,多媒體教學法成績優良人數明顯多于傳統教學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4.998,P<0.05)。(2)護生對兩種教學方法的滿意度評價結果表明,多媒體教學法的授課內容和授課形式滿意度高于傳統教學法,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22.17,x2=22.66;P<0.05)。
3結論
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顯而易見,其形式靈活、內容生動,能夠較少的重復教學流程,即開即學,從而對于手術室護理的教學達到雙贏的效果。鑒于手術室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實習同學進入手術室之前往往是抱著好奇、緊張的心態,多媒體教學能夠極大地提高實習同學對于手術室實習階段的興趣,通過多媒體教學,在實際接觸手術室臨床護理工作之前,能夠對于即將面臨的新環境和新任務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提前熟悉手術操作的流程、手術器械及手術過程,從而達到理論與實際的統一。提高了專科手術帶教的質量,縮短學時,從而極大提高手術室的效率及外科對于手術室的滿意程度。在進行多媒體教學以來,實習護生對于實習任務的完成有了極大地提高,明確了學習方向,并很快掌握正確的實踐方法,尤其對于手術室的操作流程及各項規章制度掌握良好。在大力推廣這項優秀的教學技術的同時,對帶教老師及科室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實習護生真正做到教學合一,在實踐中成長。
作者:李鐵軍張海燕陳鵬尹冰郭書芹單位:滄州市中心醫院教學處滄州醫學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