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骨科護理質量管理在質量改進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觀察中醫骨科護理質量管理在持續質量改進中的應用。方法:2018年7月-2019年3月選擇中醫骨科治療患者86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給予持續質量改進管理。對比兩組患者心理狀態、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質量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心理狀態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骨科護理質量管理對持續質量改進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中醫;骨科;護理質量管理;持續質量改進;應用
中醫護理講究以人為中心,區別于西醫藥物治療,其不僅注重對全身進行中藥調理,還通過配合調節情緒、飲食起居習慣,增加運動促進康復。中醫骨科護理通常采用針灸、拔罐、推拿、正骨、艾灸等方法[1],臨床試驗證明,其特有的護理方式能減輕患者疼痛、避免并發癥,且無不良反應,操作簡便。常規護理模式由于缺乏個性化護理,導致護理質量管理效果差,阻礙護理質量管理。因此,本研究對43例患者實行持續質量改進管理模式,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3月選擇中醫骨科治療患者86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32~66歲,平均(45.61±1.8)歲。觀察組男21例,女22例,年齡35~68歲,平均(48.2±12.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⑴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制定護理計劃,依據臨床規范實施管理。⑵觀察組予以持續質量改進管理模式,主要方法:①組織醫護人員對治療及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②成立質控小組,小組成員負責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解決方案;③小組成員嚴格按照制定目標進行護理操作;④劃分問題嚴重性,優先解決容易及可以提高護理質量的問題;⑤實行有組織、有計劃的整改,落實整改措施。觀察項目:①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心理狀態評分,總分為100分,輕度抑郁、焦慮為50~60分,中度抑郁、焦慮為61~70分,重度抑郁、焦慮為≥71分。②采取問卷調查方式了解患者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分,80~100分為滿意,60~79分為較滿意,≤59分為不滿意;總滿意=滿意+較滿意。③采用心理領域、物質生活、軀體領域和社會領域四個指標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測評,每個指標為0~100分,分數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差。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對照組SAS、SDS評分均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4.982,P=0.000,P<0.05),見表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對照組心理領域、物質生活、軀體領域和社會領域方面評分均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討論
傳統骨科護理對患者無針對性,且無法調動護理人員的創造性及積極性,對患者心理壓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不高。持續質量改進為一種新型的護理質量管理模式[2],其主要通過不斷發現護理過程中的問題,討論制定一份具有針對性的整改計劃,持續了解整改效果。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質量管理的過程中,能夠積極參與到護理質量管控中,不僅提高了護理人員自身素質,也使質量控制及持續改進得到保證[3]。制定合理的目標能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效率,在護理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有利于調動護理人員積極性,進而提高護理質量,減少不良事件發生情況[4]。護士自控內容包括:①是否掌握本科室疾病的中醫護理常規知識;②是否對患者飲食、用藥、情志和生活起居方面進行辨證施護及觀察動態發展;③所制定護理方案的實用性及效果評價;④護理人員中醫護理操作技術熟練程度;⑤所進行的一系列治療及護理措施是否具有中醫特色;⑥患者及家屬是否接受特色的中醫康復方式[5]。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心理狀態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持續質量改進能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通過收集患者對護理工作中的不滿意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措施,持續改進,可提高患者滿意度。通過對兩組患者心理領域、物質生活、軀體領域和社會領域方面評分比較,發現觀察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得到緩解,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不僅促進患者身體康復,還提高了其生活質量。綜上所述,中醫骨科護理質量管理對持續質量改進具有積極意義,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滿意度,改善不良情緒,值得臨床進一步論證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劉軼男,劉媛媛.中醫骨科優質護理服務探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7):124-125.
[2]程小鴻,錢翠玉.中醫骨科護理質量管理在持續質量改進中的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27):143-145.
[3]廖國瓊,韓曉葦,程淑碧,等.在線評估管理系統對醫院護理持續質量改進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11):1003-1005.
[4]唐煉,王萍,易疏云,等.基于持續質量改進的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對骨科手術室管理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6):99-101.
[5]鐘紅娟,曹瑞治,蔣小蓉,等.持續質量改進對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術后康復及關節功能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6):25-27.
作者:劉姝君 單位:天全縣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