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病理學護理人才的培育方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本文作者:姜峰玉孫抒單位:延邊大學基礎醫學院病理學教研室延吉
病理學是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結合點上的一門重要學科。在許多疾病如腫瘤的良惡性判斷中,病理學成為疾病診斷的金標準,為疾病的診斷、治療方法以及預后提供重要依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培養適應現代病理學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顯得尤為迫切,對整個醫學的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病理學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類型
1.1科研型病理學研究生科學研究是知識發展的主要源動力,也是推動著病理學科發展水平的靈魂。研究生既是受教育的對象,又是科學研究和學科發展的主力軍。目前,科研型病理學研究生的培養與其他基礎醫學學科的培養模式一樣,先進行一年的集中授課,按照教學計劃進行理論講授。第二年開始按照導師指定的課題進行科學研究和實驗,最后獨立完成畢業論文,并發表具有學術價值的科研論文。通過科學研究,研究生可以學習不同的先進的病理學實驗方法(如細胞培養、免疫細胞組織化學、流式細胞術等等),提高科研能力并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和世界觀。研究生期間,基礎醫學研究生還要進行本科教學,進一步提高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積累,并為今后從事教學工作打下基礎。但此期間,基礎病理學研究生不進入臨床進行對疾病診斷能力的基本訓練。
1.2臨床型病理學研究生臨床型病理學研究生在完成半年的集中授課之后就進入臨床,在醫院學習疾病的病理學分類,掌握疾病病理診斷的程序和規范,通過一系列規范的病理培訓,使其獲得診斷病理學如外科病理診斷和細胞學檢查等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技能以及理論聯系臨床的能力,其目的就是達到初級病理醫師的專業水平,最終成為高級臨床病理醫生。可以說臨床型病理學研究生的培養是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2病理學研究生教育中現存的問題
科研型病理學研究生的培養方向依然和其他醫學基礎學科的研究生一樣,側重于對理論知識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往往忽略了對臨床病理診斷能力的基本訓練,投入臨床病理工作的時間和精力很少,甚至不了解臨床病理工作的一些原則和常規。這種培養方式使得很多研究生在畢業之后尤其是在就業方面受到影響。很多醫院在面試的時候主要注重獨立操作能力(如采集標本、切片、讀片等),沒有真正接觸過臨床的研究生很難通過這一關,這就造成了人才培養與就業市場的脫節。即使研究生在畢業之后不從事臨床工作,到醫學院校繼續進行科學研究并擔任教學工作,也存在很多不利之處。因沒有實際接觸過臨床,其知識都來源于教科書,缺乏實際操作,影響了今后的教學工作,從而教出來的學生也難以對病理學產生興趣,感覺這是一個枯燥無趣的學科,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并因病理學在各學科中的重要地位,各級醫療機構也越來越重視病理學專業人才,急需大量的病理學人才服務于醫院、服務于社會。因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的日趨加大,一些臨床病理學研究生只想盡早參加工作,不想進行所謂的科學研究,這種想法就導致培養出的一些研究生成為沒有思想的干活機器,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教育和科研資源的浪費。病理學除側重從形態學角度研究疾病外,也研究疾病的病因學、發病學以及形態改變與功能變化的關系。不僅如此,隨著醫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自然科學的發展,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產生了許多病理學的分支學科,它與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等均有密切的關系。它們的共同目的和任務就是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研究正常和患病機體的生命活動,為診斷和防治疾病,保障人類健康服務。病理學所涵蓋的內容和范圍非常之廣泛[1]。故在注重實際應用能力的同時,應努力提高基本知識和基本素養以及科研能力的培養。
3培養復合型病理學人才的思考
如今我國的研究生教育蓬勃發展,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研究生培養已經成為高校大學的教學重點,高水平的研究和研究生培養也就成為研究型大學的重要標志[2]。醫學研究生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病理學既是醫學基礎學科,同時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具有臨床性質的學科,故傳統的培養方式即單純的基礎或臨床培養模式都不能很好地滿足市場的需要以及病理學科的發展。
鑒于以上存在的問題,在導師的安排下,科研型病理學研究生到醫院進行臨床病理診斷訓練,同時,臨床病理研究生也應進行科研能力的培養,因為病理醫師不僅具備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還應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通曉各科的疾病相關理論知識。如果只注重純粹的形態學觀察,僅憑主觀印象,不能對疾病的本質進行充分和準確的診斷[3]。而這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來奠定基礎。
通過調查已畢業的研究生,發現在讀期間是否進行過臨床病理診斷的訓練,對就業及日后的實際工作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故基礎研究生不應只停留在科學研究上,還應當在不影響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比如利用寒暑假到醫院進行臨床病理診斷的訓練。這樣使整個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研究具有連貫性,既有利于節約科研資源,又有利于高質量科研論文的發表和科研成果的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