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艾滋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臨床療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替諾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治療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對其臨床影響進行分析探討。方法:收治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80例,采用隨機分配法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的拉米夫定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用替諾福韋酯治療,治療后測定并比較指標水平變化情況。結果:與對照組比,治療組HBVDNA低于檢測下限率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HBVDNA水平低,HIVRNA轉陰率明顯較優(P<0.05)。結論:在應用拉米夫定基礎上聯用替諾福韋酯可明顯提高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臨床療效,有效改善指標水平,可在臨床治療中應用。
關鍵詞:替諾福韋酯;拉米夫定;乙型肝炎;艾滋病
艾滋病在臨床上又常稱之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傳染性較強,主因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發致全身性傳染,是一種致命性慢性傳染病。HIV進行特異性侵犯并降低輔助T淋巴細胞,造成機體的多種免疫細胞損傷同時并發各種嚴重的感染、惡性腫瘤。目前針對艾滋病尚無有效療法,該病為一種不可治愈疾病,造成患者較重的心理負擔[1]。且目前HIV與乙肝病毒合并發生感染后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該病以病程較長、治愈率低且易復發為特征,大大增加死亡風險,因此,對兩種病毒感染情況加強控制,作為當前臨床研究重點課題之一。尋找治療效果好、不良反應少的治療方法是關鍵。拉米夫定作為核苷類似物抗病毒藥物,可以競爭性抑制病毒DNA合成和延長,發揮有效抗病毒作用,且不會干擾正常細胞脫氧核糖代謝,因此能使DNA聚合酶α、β抑制性能變弱,長期用對肝臟壞死炎癥性改變有改善,肝纖維化進程得以延緩[2-3]。替諾福韋酯是新型核苷酸反轉錄酶抑制劑,能有效抑制潛在HIV-1活性,抑制艾滋病的發展。因此,本文通過對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療時采用替諾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效果進行分析,探究指標變化水平。
資料與方法
2017年8月-2018年6月收治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80例,經臨床診斷及病理顯示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25~60歲,平均(39.5±5.2)歲。對照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29~59歲,平均(37.1±5.6)歲。所有納入患者均符合該病診斷標準并經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組間在年齡、性別等方面進行相互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用西醫常規治療方法積極對癥治療,常采用口服拉米夫定片100mg/d。治療組在對照組此基礎上聯用替諾福韋酯進行治療,100mg/d。治療2個療程。記錄其起效時間以及復發情況。分析方法:對不同方式治療的兩組患者治療后所得的統計數據采用SPSS14.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比較。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比較HBVDNA低于檢測下限率: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體內HBVDNA低于檢測下限率更高(P<0.05),見表1。兩組HBVDNA水平比較:對照組治療后HBVDNA水平(3.54±0.88)IU/mL,治療后HBVDNA水平明顯降低(2.12±0.67)IU/mL,組間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兩組HBVRNA水平比較:與對照組相比,治療后HBVDNA轉陰率水平明顯升高,且升高25%,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討論
有報道稱乙型肝炎是一種細胞介導的免疫性病。其病因主要有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炎癥感染、代謝紊亂及分泌障礙等,其病因較復雜。治療艾滋病抗病毒時若最大限度地抑制HIV的大量復制,可延長患者生存率。雖高效抗反轉錄病毒可減少感染艾滋病的機會,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達到緩解病情的目的,但需終身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低依從性難以使艾滋病治療維持較長時間,大部分患者在抗病毒初期階段因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心理障礙、生活無規律、喝酒、吸毒或工作不穩等原因終止治療[4]。也會使患者降低免疫力,造成免疫缺陷,也易感染其他病,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存在巨大威脅。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臟炎性病變,易誘發肝硬化、肝癌,HBV感染作為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因,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5-7]。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HBVDNA低于檢測下限率降明顯升高(P<0.05),HBVDNA大大低,HIVRNA轉陰率明顯較高(P<0.05)。進一步表明替諾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治療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效果較優,能大大降低對身體的損害,明顯改善患者主要臨床癥狀。綜上所述,使用藥物等手段,如替諾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抑制病毒大量進行復制,降低乙肝病毒對人身體造成損害,臨床上為制定評價效果指標提供一定試驗依據,有效把握患者治療時機,降低患者死亡率,在臨床治療中具有一定指導價值。
作者:笪欣 張瑞娟 俞麗 單位:新疆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