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營商環境建設專項巡查反饋問題整改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關于“行政執法監督工作”問題的整改
整改情況:1、抓學習培訓,提高隊伍素質。組織主要行政執法部門交流做法,就征收拆遷、交警執法等專項工作做好專題培訓。加強執法隊伍的正規化、專業化和職業化建設,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和法制審核人員資格管理,核發統一樣式的行政執法資格證件;嚴密組織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考試,鼓勵和支持行政執法人員參加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2、抓基層基礎,提升保障水平。落實省、市行政執法機關裝備配備和設施設備建設標準、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建立部門行政執法經費保障機制,保障執法記錄儀等執法裝備到位。規范了行政執法檔案案卷制作保存制度,在公安執法、市場監管、應急等全區重點執法部門落實法制機構專人專編。
3、抓信息建設,接受社會監督。組織梳理各類執法主體和執法人員信息、權責清單、辦案信息、監督信息和統計分析信息,統一向省平臺歸集;將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規范上傳政務公開平臺,實現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通過政府網站開設專欄、新聞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網絡、新媒體等方式,加強對全面推行“三項制度”的宣傳,主動接受群眾監督,打造法治良好形象。
4、抓督查考核,推動工作落實。出臺全區推行三項制度實施方案,召開了全區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工作推進會。組織年度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評查行政執法案卷,為全區行政執法部門依法行政提出監督建議。將推行“三項制度”納入全區執法部門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利用行政復議決定和執法監督意見書兩個工具,做好行政執法事后監督,對出現問題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單位和個人要通報批評,并依法依規予以嚴肅問責。
取得成效:已制定執法監督銜接機制,進一步強化執法監督。先后印發了《區關于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實施意見》《關于全面推進和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在全區行政機關逐步推行和深化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推動全區行政執法以人為本,依法行政。
二、關于“法律服務供給不足”問題的整改
整改情況:1、大力推進兩公律師隊伍發展,在全區范圍內加強推廣宣傳,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申報公職律師和公司律師,目前省廳已批準17名公職律師,現還有3人正在進行公職律師申報,均已處于網上申報階段。
2、積極鼓勵律師在區開設新所,區原有2家律師事務所,今年已設立江蘇浩恩律師事務所和江蘇蘇淮律師事務所2家新所,為我區法律服務隊伍的進一步壯大奠定了基礎。
3、優化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加強對法律服務業的監管教育,強化對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公證員的監督管理和教育整頓,不斷提高法律服務隊伍整體的執業水平,加強法律服務資源與政府部門的對接配合,提高法律服務資源的供給,為我區的營商環境建設提供充足的法律支撐。
取得成效:正在推進兩公律師隊伍發展,為給我區的營商環境建設提供充足的法律支撐,。
三、關于“企業法律調解平臺及企業調委會規范化建設”問題的整改
整改情況:1、開通綠色通道化解涉企糾紛,創造和諧的營商環境。在區非訴訟服務中心設立涉企糾紛接待窗口,直接面向企業和企業員工做好接待咨詢,方便企業和企業員工在線查詢,預約,辦理非訴訟糾紛化解事項。
2、營造法律氛圍,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深入企業,宣傳法律法規,解決企業普遍存在法律意識淡薄問題,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
3、開展調查研究,深入扎實地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工作。主動排查化解糾紛,在用工規范化、合同的簽訂、生產安全、專利保護等領域重點排查。
4、依法調處糾紛,為化解矛盾糾紛提供規范服務。對發生的糾紛隱患及時發現,及時介入,力爭把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效化解企業發展中產生的矛盾糾紛。
5、組織建設規范化。按照司法部“五有”(工作場所、標牌、印章、調解文書、統計臺賬)“六落實”(組織、制度、工作、場所、經費、報酬)“六統一”(標牌、印章、標識、程序、制度、文書)的要求,持續開展規范化調解組織創建工作,逐步實現企業調委會“硬件建設規范化、文書檔案規范化、數據信息規范化、工作考核規范化”的目標。
6、隊伍建設規范化。切實做好企業人民調解員的選任工作;切實加強人民調解員的思想紀律作風建設;切實加強人民調解員的業務培訓;切實加強企業調委會調解員的管理。
7、制度建設規范化。健全完善重大矛盾糾紛報告制度;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分析研判制度;健全完善糾紛激化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宣傳獎勵機制。
8、業務建設規范化。企業調解員職責主要是當好“五員”:一是信息員;二是宣傳員;;三是調解員;四是統計員;五是保管員。
取得成效:進一步加強企業法律調解平臺建設、加強企業調委會的規范化建設。
四、關于“對壓降區行政訴訟案件,降低行政案件敗訴率”問題的整改
整改情況:1、與法院溝通對接,對現有行政訴訟案件進行全面梳理,分析敗訴原因,明確責任主體,實行包案制。
2、強化各類法律知識的學習和培訓,不斷強化出庭應訴人員的政治素質和大局意識,進一步提升出庭應訴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應訴能力。
3、與市中院、鐵路運輸法院協商建立行政爭議協同化解機制,通過在區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設立的區行政爭議化解工作站,積極引導當事人通過訴前、訴中化解、和解等方式化解行政爭議,把爭議化解在初發階段、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行政程序內,減少行政訴訟案件的發生。
4、制定《區行政機關行政應訴工作規則》,將行政應訴工作納入區對各單位的績效考核。(時間:長期責任人:陳曦、秦彬)
5、建立行政案件備案通報和敗訴分析報告制度。各鎮、街道、部門在收到法院行政案件傳票及判決結果的同時,及時向區司法局進行登記報備。
6、加強依法行政培訓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組織全區行政人員開展依法行政能力培訓,邀請市中院、鐵路運輸法院的資深法官專題授課。
取得成效:通過采取相關措施,切實壓降我區行政訴訟案件數量和敗訴率,行政案件敗訴數由2018年的42件下降到2019年的17件;敗訴率由2018年的27.8%下降到2019年的11.8%。
五、關于“法治宣傳”問題的整改
整改情況:1、加強對區法治宣傳教育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普法成效的監督。根據每年度區法治宣傳教育重點單位“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清單的要求,將各單位普法情況將納入區委區政府績效考核。區法宣辦將制定您度目標管理考核標準,是年度普法考核與法制建設全民普法考核同標準、同考核、通獎懲,有效督促各單位加大凈化營商環境普法力度。
2、構建“大普法”格局,積極抓好部門配合職責,健全社會普法宣傳教育機制,進一步完善黨政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落實好全社會參與責任,“誰執法誰普法”重點單位積極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健全社會參與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凈化營商環境法治宣傳強大合力。區法制宣傳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積極號召區法治宣傳教育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參與到“凈化營商環境”法治宣傳活動中來。司法局將牽頭各部門,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為我區營造良好的穩定、和諧環境,在全社會形成崇尚法治的氛圍,為我區營造尊法守法尚法的營商環境。
3、充分利用多媒體開展凈化營商環境法治宣傳,營造法治氛圍。區司法局將健全媒體公益普法制度,在區電視臺播放法治宣傳標語,在多處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凈化營商環境的法治宣傳內容,通過播放法治宣傳片、深入企業、工地等矛盾多發區開展流動宣傳、發放凈化營商環境法治宣傳資料,同時充分利用微信、橫幅、展板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相關國家法律法規。同時,著力展示電子顯示屏、法治長廊、法治廣場等各類“陣地效應”,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學法、自覺守法、主動用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為凈化我區營商環境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