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重點中等職校驗收整改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整改任務
1于年底前完成校園、校舍建設任務;
2加強實驗、實訓設備方面的建設。
二、整改措施及成效
(一)加大校園校舍建設力度
決定將原永生小學校舍全部劃歸縣職教中心,針對縣職教中心校園校舍建設的實際情況。移地新建縣職教中心,原計劃新建4600m2教學樓因國家氣象部門的有關規定而未能按原設計規劃進行建設,為兩期工程進行建設。即:一期工程為新建3320m2已于年底基本完工,預計年月正式投入使用;二期工程為待縣氣象對比觀測站異地新建后再建1280m2
縣政府投入資金60余萬元,年。維修了原永生小學校舍(2400m2改善了學校食堂宿舍條件,為新校區鋪設了供暖管線,縣職教中心自籌資金3萬元平墊了新校區操場。此外,縣政府每年列支27.5萬元用于補助縣職教中心經費不足。
(二)補充實驗、實訓設備
投入專項資金40萬元,年。購置了現代化數控車床1臺,機電專業普通車床6臺,鋪設了專用電纜;投入資金45.5萬元,購置了一臺數控銑床及車床刀具等輔助設備。縣職教中心自籌資金3萬余元,改善了汽修專業教學設備,幼師專業舞蹈室,新建了焊接實訓室。截止目前,縣職教中心實驗實訓設備資產總值達到155.4萬元,新增88.5萬元,設備種類由原來的2種增加到現在16種,件數由原來的20件增加到現在217件。
(三)增強學校辦學活力
縣職教中心已開展了與師范學院、學院、職業學校聯合辦學。年,年以前。縣職教中心與北華大學成人教育學院聯合開展成人函授教育,并又與山東煙臺職業技術學校等省內外多所大中專院校采取“1.5+1.5聯合辦學模式。即:學員在縣職教中心學習一年半后,再保送到煙臺學校學習一年,由學校負責安排帶薪實習,并安置學員就業。年月,已將國際商務、汽修、韓語、信息管理、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的85名畢業生成功安置到煙臺職業技術學校繼續深造。年春季,將韓語、機電、信息管理等專業的39名學員又送往煙臺職業學校繼續學習。
(四)加強專業調整
縣職教中心積極適應新形勢,年。以“市場決定專業,專業適應就業”為方針,以發展應用型專業為重點,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原有計算機應用、美術、財經、幼師、韓語、焊接、電子信息技術及應用、舉重、柔道等10個專業的基礎上,新增物流、國際商務、數控車床、應用文科、汽車駕駛與維修5個專業,專業數量達到15個。年月,縣職教中心計算機專業被批準為“市級骨干示范專業”并積極打造數控車床、焊接、汽車駕駛與維修等品牌專業,力爭到年底,市級骨干示范專業達到3個。
(五)擴大培訓規模
縣職教中心被批準為“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扶開辦法規字[]34號文件,年月日。全省僅7個基地)年月,縣職教中心為提高農民工創業和就業能力,舉辦了第一期農民工培訓班,開設了計算機、機電、焊接、建筑四個專業,共計培訓農民工200人。年春季,舉辦了第二期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班,開設了焊接、汽修、建筑三個專業,共計培訓農民工100人。同時,縣職教中心培訓基地由原來的2個增至5個,教室由原來的20個增至50個,可容納1000名學生同時就讀,1600名學員同時參加培訓;學校宿舍和食堂原來分別可容納60人和40人住宿和就餐,現在分別可容納260人和200人住宿和就餐。
(六)加強師資建設
縣職教中心先后選派教師到煙臺職業技術學校、大連機床集團、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師范學院等院校進行培訓學習,年。不斷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綜合素質,鼓勵教師努力成為“雙師”型教師,并申報相應職業資格證書。
縣政府每年投入資金9.6萬元、學校自籌一部分資金,和兩年。為職教中心聘用了16名專任教師,其中:12名大學本科畢業生任文化課和專業課教師,4名專業技術人員任實習實訓教師。通過聘用教師使得原有的師資隊伍結構得到較大的改善,教師總數由原來的55人(其中文化課教師37人,專業課教師18人)增加到現在70人(其中文化課講師48人,專業課教師22人)教師學歷合格率由原來的80%增加到現在86%年增3個百分點;雙師型教師比率由原來的30%增加到現在40%年增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