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農技推廣示范縣實施方案范文

農技推廣示范縣實施方案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技推廣示范縣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技推廣示范縣實施方案

一、基本情況

(一)農業農村經濟基本情況

縣地處東部,距省會78公里,全縣土地總面積,總人口中25.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8萬人,占73.4%;全縣耕地面積17.16萬畝(其中水田13.51萬畝,旱地3.65萬畝),園地4萬畝,下轄11個鄉鎮195個行政村。2012年全縣農業總產值10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356元。

截止目前,全縣縣、鄉兩級農技(含畜牧獸醫)推廣機構30個,其中縣級農技推廣機構8個,現有人員36人,鄉鎮農技推廣人員66人,縣鄉兩級共有農技推廣人員102人。

2012年我縣認真落實惠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使農業生產穩步發展。2012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2.35萬畝,總產量8300萬斤;水果種植面積5.7萬畝,總產量4.63萬噸;完成蔬菜播種面積8.9萬畝,總產量7.7834萬噸,總產值2.1億元。全縣茶園面積4.16萬畝,產量5847噸,產值12700萬元。全縣累計種植食用菌1.62億袋,鮮品銷售量達6.6492萬噸,實現產值4.8億元。全縣全年出欄生豬12.7萬頭,牛450頭、羊7500頭、兔4.3萬只、禽類75多萬羽,實現肉蛋奶產量1.85萬噸,畜牧總產值約2.3億元。

(二)農業主導產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縣在抓好水稻生產的同時,把發展食用菌、茶葉、果蔬和畜牧五大產業作為調整優化農業經濟結構,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的重點來抓,引導農民不斷開拓、擴大商品生產領域,推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目前已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43家,重點示范基地5個。

(三)基層推廣體系現狀

2009年以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和《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改革與建設的意見》精神,扎實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截止2012年底,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務,做到了有改革文件、有職能、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保障、有工作制度。出臺了《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改革與建設的意見》、《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的實施方案》,明確改革的內容和要求,明確基層推廣機構的公益性職能任務,落實了縣級農業部門的管理的指導職責,做到“雙重管理,以縣為主”,落實績效工資,鄉鎮農技推廣公共服務機構建設全面完成??h編辦還就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編制下發《關于重新核定縣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編制的通知》文件,明確了鄉鎮農技推廣站名稱、編制數和主要職責,在全縣11個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加掛農業技術推廣站牌子,實行以縣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同時,強化運行機制,制定了《農業技術推廣責任制度》、《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管理職責》、《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聘用制度》、《基層農技人員績效考評制度》、《多元化農技推廣機構服務機制》、《基層農技人員培訓教育制度》6項制度。

1、機構設置情況:全縣有農技推廣機構30個。其中,縣級8個,鄉鎮級22個,其中農技推廣站11個,畜牧獸醫站11個。

2、隊伍建設情況:全縣共有縣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8個,編制總額41人,其中植保站是參公單位,其余均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8個縣級農技推廣機構實有干部職工36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2人、初級專業技術人員7人,高級工3人。全縣共有11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和11個畜牧獸醫站,均為股級事業單位,財政全額撥款,編制總額78人,實有66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1人,初級專業技術人員41人,普工1人。

3、鄉鎮管理體制情況:全縣11個鄉鎮農業服務中心都加掛農業技術推廣站和畜牧獸醫站牌子,鄉鎮畜牧獸醫站已收回縣管;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實行“雙重管理,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

二、2013年農業工作目標

1、保面積促高產,實施糧食安全工程。著重抓好解決農田拋荒、良種工程、種糧補貼、糧食結構優化調整和農業五新技術推廣等工作,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2萬畝以上,良種率達98%以上,確保糧食安全,調優增效,增加農民收入。

2、全力推進特色產業生產,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立足實際,著重抓好區域特色產業項目向規?;七M。在果蔬茶上,新發展烏龍茶1500畝、名優水果2300畝、大棚蔬菜300畝,全縣全年種植反季節蔬菜5500畝、茭白3000畝、毛豆4200畝、黃色韭菜1500畝、西甜瓜6000畝,全縣水果、蔬菜、茶葉面積分別達到5.7萬畝、8.0萬畝、4.16萬畝。在食用菌生產上,引導樹立大資源觀念,大力推行菌種、菌包、種植管理和加工銷售專業化分工,工廠化栽培、基地化運作模式,推進多菌類可持續發展。鼓勵農戶從事食用菌栽培,全年栽培食用菌規模達1.62億袋以上。在畜牧業上,結合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引導生態養殖和草食性動物的發展,穩定我縣肉品供應市場。

三、項目建設

(一)、實施內容

1、深化體系改革。持續推動和深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進程,鞏固改革與建設成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強化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公益性定位,健全落實雙重管理體制,落實縣級農業主管部門在鄉鎮農技站干部調配、人事任免、職稱評聘和績效考核等管理職責。鄉鎮農技站農技人員人事調配、人事任免、職稱評聘應先征得縣農業局同意后,方可按相關程序辦理有關手續。保證鄉鎮農技站農技人員完成相應推廣職責和全年任務必要的農技推廣工作時間和工作條件。從根本上解決管人與管事脫節問題,更好地發揮縣、鄉農技推廣機構的整體功能。進一步健全落實縣鄉雙重管理制度、農技推廣崗位責任制度、工作任務公開制度、三方考評制度,不斷完善改革模式。

2、完善工作機制??h農業局與產業專家、技術指導員、試驗示范基地、技術指導員與科技示范戶之間分別簽訂技術服務協議,明確各自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進一步完善以“包村聯戶”為主要形式的工作機制和“專家+試驗示范基地+農業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技術服務模式,制定技術指導員和科技示范戶的遴選條件、程序和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縣、鄉、村農業科技試驗示范網絡,大力開辦農民田間學校,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提高技術的到位率。

3、科學確定主導產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根據我縣生產實際,以實現糧食穩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為目標,大力推廣五新技術,積極發展優質、高效、高產、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以我縣支柱產業糧食、食用菌、茶葉、果蔬、畜牧為主導產業。主推優良品種:

(1)糧食主導產業:2013年發展水稻面積8.9萬畝(早稻0.2萬畝、中稻8萬畝、晚稻0.7萬畝),確定5個主導品種和2項主推技術,水稻主導品種:中晚稻有甬優9號、宜優115、宜優63、楊兩優6號、中浙優1號等適合我縣種植水稻良種;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大力推廣超級稻高產栽培技術和水稻旱育稀植技術,做好種糧直補、良種補貼、水稻種植保險等強農惠農政策的實施落實,促進我縣糧食增產、穩產。

(2)果蔬主導產業:蔬菜主要發展白菜、花椰菜、甘藍、萵苣、茭白等,主要分布在起步、松山、中房等鄉鎮。2013年全縣蔬菜播種面積8.9萬畝。確定4個主導品種和5項主推技術,主導品種有:白菜、花椰菜、萵苣、茭白等。主推技術:引進良種,配方施肥、無公害栽培技術、設施栽培、病蟲綜合防控技術。

(3)茶葉主導產業:確定3個主導品種和4項主推技術,主導品種是金觀音、榕春早、福云六號等茶樹良種,主要分布在中房鎮、飛竹鎮、西蘭鄉、霍口鄉、碧里鄉、鑒江鎮、起步鎮等鄉鎮,新增茶園面積1000畝,茶園面積鞏固在4萬畝以上。主推技術:標準化生態茶園建設技術、茶園排、蓄水技術、茶園無公害管理技術、茶園機采配套技術。

(4)食用菌主導產業:確定5個主導品種和5項主推技術,主要發展秀珍菇、蘑菇、香菇、金針菇、杏鮑菇、海鮮菇、白木耳、黑木耳、竹蓀等,主要分布在起步鎮、中房、霍口、飛竹等鄉鎮。全縣種植規模1.6億袋(或平方尺),其中秀珍菇1.1億多袋,蘑菇500平方米,香菇1000萬袋,白木耳100萬袋,黑木耳700萬袋。全縣有機械化生產菌包企業8家,有工廠化栽培食用菌企業5家,其中杏鮑菇日產3噸,金針菇日產8噸,海鮮菇日產6噸。主導品種有:秀珍菇(臺秀57)、金針菇、海鮮菇、香菇、黑木耳。主推技術:溫濕調控技術、周年栽培技術、代用料栽培技術、工廠化栽培技術、無公害栽培技術。

(5)畜牧主導產業:確定4個主導品種和4項主推技術,主要分布在起步鎮、白塔鄉、西蘭鄉、碧里鄉、洪洋鄉、松山鎮等鄉鎮。全年豬牛羊年出欄14.5萬頭,禽類出欄80萬只。主導品種有:杜長大三元豬、福清山羊、黃兔、麻鴨。主推技術:重點推廣良種繁育、安全飼料生產、無公害畜禽養殖、生態立體循環養殖技術。通過實施科技入戶工程,加快科技成果向實際生產力的轉化,不斷提高科技對畜牧業的貢獻率。

4.選聘技術指導員和科技示范戶

⑴選聘技術指導員。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從縣鄉兩級農技人員中擇優選聘技術指導員70名,其中縣級28名(其中農技技術指導員22名,畜牧獸醫技術指導員6名),鄉鎮40名(其中農技技術指導員26名,畜牧獸醫技術指導員14名),2名企業涉農專業技術人員。每名技術指導員都要包村聯戶,聯系10名科技示范戶。采取集中培訓、分戶指導、實地考察、觀摩交流等方式,指導科技示范戶應用、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其學習接受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使科技示范戶成為農技推廣體系的重要成員。選聘條件如下:具有較高的農村政策理論水平和農業技術水平。熟悉農業技術推廣方式方法,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熱愛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奉獻精神。熟悉農民的基本情況和技術需求;有農業專業技術職稱。優先聘用取得初級以上職稱的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和下鄉支農大學生。

(2)遴選科技示范戶

根據新階段農業發展特點,農民需求變化和農業技術推廣規律,大力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實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包村聯戶制度,逐步形成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抓科技示范戶(場)、科技示范戶帶動普通農戶的科技入戶機制。充分利用科技示范戶示范帶動作用,著力搞好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藥、新肥料、新機具等農業“五新”推廣應用。著力提升農業科技對農業增產增效的貢獻率,促進全縣農業生產又好又快發展。

圍繞我縣茶葉、食用菌、果蔬、糧食、畜牧等主導產業,采取公布遴選條件和程序,農戶自愿、鄉鎮農技、畜牧獸醫站推薦、張榜公示等辦法,優先從專業村、特色村、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技術員、種養能手當中,選擇確立農業科技示范戶700戶,其中茶葉科技示范戶73戶,食用菌科技示范戶103戶,果蔬科技示范戶140戶,水稻科技示范戶184戶,畜牧科技示范戶200戶??萍际痉稇舴植荚谌h11個鄉鎮150個主導產業村居。每個行政村遴選3-5個科技示范戶(種植、畜牧),每個示范戶示范帶動周邊10個農戶。輻射帶動農戶7000戶。全面實施農技推廣責任制,組織農技人員包村聯戶,制定示范戶技術指導方案,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使科技示范戶成為農技推廣體系的重要成員,成為農情調查員、技術推廣員、政策宣傳員,成為農民看得見、問得著、留得住的“鄉土專家”。

5、建立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

全縣共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5個,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引進、試驗、示范和技術培訓工作,使其成為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農技人員、種養大戶和農民科技培訓基地,農情信息采集和傳播基地,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基地。建設情況如下:

⑴源縣創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鐘則鑾,基地位于起步

鎮上長治村,是一個較為穩定、規范、健全的試驗示范基地。該基地與長治村委會簽訂20年的使用期限,并具備較好的基礎設施,較強的技術力量和適當的規模,該基地年栽培食用菌100萬袋,菌包生產線4條,年產菌包500萬袋。主要試驗示范內容有:無公害栽培技術、溫濕調控、周年栽培技術、代用料栽培技術。該基地與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緊密對接,負責基地的農技專家是市農科所農藝師林原和縣經作站高級農藝師蘭世步。2013年計劃組織3期共100人次參觀學習,讓農戶了解和掌握該基地移動制冷等創新方和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⑵源縣生春源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屬茶葉試驗示范基地,負責

人潘文捷,基地位于中房鎮疊石村,種植茶葉800畝,該基地與疊石村村委會簽訂了30年的使用期限,具備較好的基礎設施,較強的技術力量和適當的規模,2013年還投資8000多萬元引進設備,利用夏暑茶原葉提取茶多酚,生產速溶茶粉、茶含片系列產品。主要試驗示范內容有:推廣茶樹良種金觀音、早春毫、榕春早;推廣綠色防控茶樹病蟲害,茶園種植遮陰樹,梯壁種植,推廣機采等技術。該基地與師范大學緊密對接,負責基地的農技專家是師范大學教授黃鷺強和縣茶技站高級農藝師江月平、農藝師黃江,2013年計劃組織3期共100人次參觀學習,現場指導實際操作,使廣大技術員及農戶了解新品種和新技術帶來的高產量和高效益。

⑶省百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黃鋼,基地位于起步

鎮上長治食用菌生產基地1號園,占地150多畝,日產菌包2萬袋,該基地與上長治村委會簽訂了30年的使用期限,具備較好的基礎設施,較強的技術力量和適當的規模,主要示范品種是海鮮菇,主要推廣技術是工廠化栽培技術和無公害栽培技術。該基地與省農林大學緊密對接,負責基地的農技專家是省農林大學教授胡開輝和縣農科所所長、農藝師吳澤英。2013年計劃組織3期共100人次人參觀學習,現場指導和操作,使技術指導員和農戶了解新品種和掌握新技術,推廣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⑷縣畬春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位于松山鎮長竹里村,現有規模200畝,主要示范內容有毛豆、包菜、花菜、白菜;推廣引進良種,配方施肥、無公害栽培技術、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設施栽培、病蟲綜合防控技術。該基地與縣農科所緊密對接,負責基地的農技專家是縣經作站農藝師蘭涼英和松山鎮農技站農藝師孟欽。2013年計劃組織3期共100人次參觀學習,現場指導和操作,使技術指導員和農戶了解新品種和新技術帶來的高產量和高效益。

⑸縣中森畜牧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屬生豬試驗示范基地,負責人林欽云,基地位于西蘭鄉上洋村坑門里自然村,該基地年出欄生豬12000頭,主要試驗示范內容有:生豬規?;瘶藴噬a,該基地與省農業職業技術學校緊密對接,負責基地的農技專家是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級獸醫師陳仰興,2013年重點抓好畜牧技術人員和養殖場(戶)技術人員培訓工作,組織各規模生豬養殖場負責人觀摩學習,推廣“豬—沼—魚—林—果生態型”生豬生態養殖模式,努力通過示范輻射,帶動全面推廣,取得成效。

6、建設農民田間學校

按照我縣優勢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要求,建設6所農民田間學校,完善學校條件設備,實現專家與農民面對面,技術與田間零距離,突出引領效果。建設情況如下:⑴食用菌農民田間學校2所,地點分別位于起步鎮上長治村希望合作社,霍口鄉歧峰山水生態農民專業合作社;⑵茶葉農民田間學校2所,地點分別位于中房疊石村關公山農民專業合作社,飛竹鎮飛竹村七境茶業有限公司;⑶綜合類農民田間學校1所,地點位于白塔鄉鐘下村;⑷畜牧生態農業農民田間學校1所,地點位于西蘭鄉上洋村坑門里自然村中森畜牧綜合開發有限。其中兩所示范校是:⑴位于起步鎮上長治村希望合作社的食用菌農民田間學校;⑵位于中房鎮疊石村關公山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茶葉農民田間學校。

7、夯實人才基礎

⑴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定編定崗后,對人員不足的農技推廣站及時向社會招考,從2010年到2013年共設立招考職數24人,已招收到17名農業院校畢業生,補充到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工作。

⑵繼續強化對現有技術人員的崗位教育和知識更新培訓。根據不同需求,采取到部級或省級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開展異地研修、集中辦班和現場實訓等方式,分層分類分批開展培訓,逐步提高基層農技人員的業務能力。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重點推廣的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藥、新飼料、新獸藥、新化肥、新機具、新模式;農技推廣理論與方法、農業公共信息服務;農業政策和《農技推廣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等。具體做法是:①組織相關人員按期參加農業部農技推廣骨干人才培訓,通過“萬名農技推廣骨干人才培養計劃”造就一批農技推廣領軍人才;②組織參加省廳統一辦班培訓;③組織參加市、縣農業局培訓班。④充分利用“農業科技網絡書屋”,每個技術指導員的書屋使用量達到100次以上,逐步提高業務能力。

⑶結合“特崗計劃”,聘請2名企業涉農專業技術人員協助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同時聘請省農林大學2名食用菌專家作為產業高級顧問和基地專家。

⑷提升服務水平。要明確工作目標,整合現有資源,突出關鍵環節,著力提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水平。①以現有糧油高產創建、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動物疫情監測與防治等重大項目為依托,進一步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形成合力。②以服務當地主導產業、解決農業生產關鍵環節為導向,強化農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和業務技能培訓,規范服務行為,切實提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水平。③以推廣農業產業主推技術為目標,解決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最后一公里”問題,全面推進農業科技服務進村入戶、到田到場,使農民真正受益。④要圍繞糧食、食用菌、茶葉、果蔬、畜牧五大主導產業,遴選和確定主導品種,制定全縣農技推廣計劃、技術實施方案和明白紙等。⑤開展巡回技術指導和服務,在關鍵季節、關鍵環節和農民有需求時,及時迅速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全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到100%以上。⑥利用農民田間學校、農業科技網絡書屋、12316等專家咨詢系統等現代化手段推廣農業產業主推技術,引導農業科研教育機構從事公益性推廣服務,促進多元農技推廣服務組織發展,全面推進農業科技服務進村入戶,使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⑸建設示范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全面完成新建2個,改擴建8個鄉鎮條件建設任務,并建設2-3個新建和改建的具有較高水平的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做到配套資金足額到位、儀器設備配置齊全、推廣手段完善先進、辦公條件整潔良好,實現有完善的管理體制、有規范的運行機制、有精干的人員隊伍、有穩定的經費保障、有必要的工作條件的現代的公益性基層推廣體系,真正發揮好在基層農技推廣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二)進度安排

按照中央、省、市關于開展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工作的總體要求,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項目分三個階段進行,2013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

第一階段:動員啟動階段(2013年1月份)。主要任務是制定實施方案,完善實施細則;篩選主導產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農業科技示范戶和農業示范基地,選聘技術指導員。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2013年2月至2013年11月)。主要任務是按照實施方案,宣傳動員,組織實施。繼續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在去年深化基層體系改革與建設基礎上,繼續創新運行機制,實現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建立起基層農技推廣長效運行管理制度,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第三階段:檢查驗收階段(2013年12月份)。主要任務是:檢查驗收、績效考評、總結經驗、完善提高。

(三)主要參與單位

與本項目建設的單位有:縣委組織部、縣政府辦公室、縣公務員局、縣編制辦公室、縣財政局、縣農辦、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農業局。

(四)成立領導小組和技術專家組

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成立“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在縣農業局,辦公室主任由縣農業局雷霹局長兼任。并設立種植業、畜牧業技術專家組。專家小組主要負責制定主導產業農技推廣實施方案,篩選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培育農業科技示范戶,指導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培訓技術指導員,指導農技推廣和服務工作,參與項目監督、檢查與績效考評。

四、經費安排、使用、監管

2013年中央財政安排項目資金130萬元,主要用途安排如下:

1.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補助42.9萬元(占總經費的33%)。其中:

(1)基層農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技術服務的補助26萬元(占總經費的20%),主要用于交通、通訊、誤餐補助。

(2)聘請技術專家的補助3.9萬元(占總經費的3%),主要用于聘請專家的差旅、交通、勞務費等。

(3)完成農業技術推廣重大任務的績效獎勵6.5萬元(占總經費的5%),根據年中和年度考核對農技人員進行績效獎勵。

(4)技術資料印刷、制度建設及工作考評等管理費6.5萬元(占總經費的5%)。

2.農業科技示范補助61.1萬元(占總經費的47%)。其中:

(1)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建設補貼25.35萬元(占總經費的19.5%),主要用于試驗示范基地購買種苗、農(獸)藥、肥料、飼料、試驗設施裝備等物資。

(2)農業科技示范戶物化技術補貼26萬元(占總經費的20%),主要用于農業科技示范戶采用新品種、新技術的種子、種畜禽苗種,以及購買農(獸)藥、肥料、飼料等物化技術補助。

(3)采用現代化推廣方式以及組織展示活動等補助9.75萬元(占總經費的7.5%),主要用于利用農業科技網絡書屋、3G技術農技推廣服務平臺和農民田間學校等現代化手段開展技術服務進行補助。

3.農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補助26萬元(占總經費的20%)。

(1)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更新費用24.7萬元(占總經費的19%),主要用于農業技術人員參加異地研修、集中培訓和現場實訓、開展繼續教育等教材、場地、差旅、食宿、交通等培訓費用。

(2)實施“特崗計劃”費用1.3萬元,(占總經費的1%)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按照強化公益性職能、放活經營性服務的要求,加大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力度,合理布局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有效發揮其主導和帶動作用。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成立了“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在縣農業局,辦公室主任由縣農業局局長兼任。并設立綜合協調小組和農技推廣專家小組2個。

(二)強化規范管理

設立綜合協調小組,負責綜合協調和指導全縣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組織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和各項管理制度,研究解決項目實施中的重大問題,開展工作檢查和績效考評,確保本縣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按照中央要求順利推進。要按農業部提供的格式要求印制技術指導員胸牌及手冊、科技示范戶門牌及手冊、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的標牌、主導產業分布及包村聯戶服務圖、農技推廣制度(責任、考評、培訓等)上墻公布、主導品種與主推技術明白紙。

(三)強化技術指導

主要依托縣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縣農學會、縣農科所、縣農廣校、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等單位,設立農技推廣專家組,負責制定主導產業農技推廣實施方案,篩選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培育農業科技示范戶,指導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培訓技術指導員,指導農技推廣和服務工作,參與項目監督、檢查與績效考評。要制定下達年度農技推廣計劃,并落實到鄉鎮每個農技員。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發揮縣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整體功能,推動政策到位、人員到位、定崗到位、資金到位、條件到位、制度到位、任務到位。

(四)強化宣傳引導力度

對積極投身生產第一線、認真開展科技服務、成效顯著、農民滿意的單位和科技人員,給與表彰獎勵。充分挖掘、及時宣傳項目實施中的典型經驗,大力宣傳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改革與建設的成果,大力宣傳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牢記宗旨、扎根農村、艱苦奮斗、服務農民的先進事跡,大力宣傳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在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勵廣大基層農技人員建功立業的積極性、創造性。

(五)強化績效考評工作督導

縣農業局將會組織人員定期不定期深入各鄉鎮場、各村開展明察暗訪加強對項目建設全面督導。我們將圍繞以下內容開展檢查督導,一是抓管理、建機制、促規范。各鄉鎮是否完善建章立制,是否建立農技人員工作考評制度、農技推廣責任制度,通過開展督查,指出存在的薄弱環節,促進鄉鎮場農技推廣工作步入規范化、制度化;二是抓工作落實情況,走訪或打科技示范戶電話查詢技術指導員下鄉指導工作情況,加強對各項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的督查,做到指導到位,群眾都滿意;每年對農業技術員的工作完成情況、滿意度和技術水平等進行綜合全面評價,將考核結果直接與工作補助和績效獎勵掛鉤,獎勵先進,督促后進,杜絕補助資金平均發放、違規補助,充分調動每個農業技術員的工作積極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性夜夜夜春夜夜爽| 好猛好深好爽好硬免费视频 |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视频麻豆 | 被公侵幕岬奈奈美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蜜| 好男人社区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丰满老熟妇好大bbbbb|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欧美|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无需安装| 91香蕉国产线观看免费全集| 好想找个男人狠狠的曰|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日本猛少妇色xxxxx猛交|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欧美牲交A欧美在线|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 精品久久久99大香线蕉| 四虎影库久免费视频| 草莓黄色app|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欧美疯狂ⅹbbbb另类|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线免费| 天天久久影视色香综合网|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伊人影院|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60分钟|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男女下面一进一出无遮挡gif|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久久久| 四虎一影院区永久精品| 色播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