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切實抓好全市綠色社區創建工作,現結合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創建目標
綠色社區創建行動以城市社區為創建對象,即各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所轄空間區域。要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社區設計、建設、管理和服務等活動的全過程,以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方式,推進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向往。通過綠色社區創建行動,使生態文明理念在社區進一步深入人心,推動社區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到2021年底,總結推廣綠色社區創建試點工作經驗,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全面推進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力爭區35%以上的城市社區參與創建行動并達到創建要求;到2022年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力爭全市60%以上的城市社區參與創建行動并達到創建要求,基本實現社區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目標。
二、基本原則
(一)多方聯動、統籌推進。統籌推進綠色社區創建行動,重點在理念、行為、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共同發力,形成部門聯動、制度管理與自覺參與,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推進格局。
(二)積極引導、廣泛參與。積極引導廣大社區居民參與創建行動,不斷提升社區基礎設施、居住環境、小區管理、社區文化等綠色化水平,避免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成為少數對象參與的評優選先活動。
(三)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堅持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創建內容不要求面面俱到,要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合理確定創建范圍和創建內容,充分考慮社區自身特點,明確重點任務和主要目標。
三、創建內容
(一)建立健全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機制。要把綠色社區創建工作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居民自治機制建設、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結合起來,堅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領導作用和社區居民委員會主體作用,統籌協調業主委員會、社區內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等,共同參與綠色社區創建。搭建溝通議事平臺,利用“互聯網+共建共治共享”等線上線下手段,開展多種形式基層協商,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住建、民政、公安、生態環境、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協同指導推動城市管理進社區,推動設計師、工程師進社區,指導居民謀劃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措施,有效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生活垃圾分類、節能節水、環境綠化等工作。
責任單位:區街道辦
配合單位:住建局、民政局、公安局、市場監管局、
生態環境分局
(二)推進社區基礎設施綠色化。結合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維護等工作為抓手,積極改造提升社區供水、排水、供電、弱電、道路、供氣、消防、生活垃圾分類等基礎設施,在改造中采用節能照明、節水器具等綠色產品、材料。推動社區道路綜合治理,消除路面坑洼破損等安全隱患,暢通消防、救護等生命通道。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力度,提高既有建筑綠色化水平。持續推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完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設施。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舉措推進海綿化改造和建設,結合本地區地形地貌進行豎向設計,逐步減少硬質鋪裝場地,避免和解決內澇積水問題。
責任單位:住建局
配合單位:工信局、公安局、發改局
(三)營造社區宜居環境。因地制宜開展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住建、發改、民政等部門指導做好整治小區及周邊綠化、照明等環境,推動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設施建設;合理布局和建設各類社區綠地,增加蔭下公共活動場所、小型運動場地和健身設施。住建、發改、公安等部門合理規劃布局城市停車場,改造小區內停車場配套統一充電處,安裝智能充電設施,優化停車管理,從源頭上清除飛線充電安全隱患。住建會同相關行業部門進一步規范管線設置,實施架空線路規整,加強噪聲治理,提升社區宜居水平。針對肺炎疫情防控暴露出的問題,住建、衛健、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加快社區服務設施建設,加強電梯等特種設備監察,補齊在衛生防疫、社區服務等方面的短板,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結合綠色社區創建,探索建設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
責任單位:住建局
配合單位:發改局、公安局、民政局、生態環境分局、衛健局、市場監管局
(四)提高社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進社區市政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和安防系統智能化建設。搭建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集成不同部門各類業務信息系統。整合社區安保、車輛、公共設施管理、生活垃圾排放登記等數據信息。住建部門要督促指導物業企業以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推進平安城市建設、構建和諧社區為目標,積極推進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全面提高小區風險隱患的預知預測預警預防能力。打造無刑事發案、無邪教、無傳銷、無涉毒、無涉黑涉惡、無命案、無群體性事件、無治安災害事故的“八無”小區。全面提高小區推動門禁管理、停車管理、公共活動區域監測、公共服務設施監管等領域智能化升級。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大力發展線上線下社區服務。
責任單位:住建局
配合單位:公安局
(五)培育社區綠色文化。建立健全社區宣傳教育制度,加強培訓,完善宣傳場所及設施設置。利用“愛玉門”APP、微信公眾號、QQ工作群等信息化媒介,定期綠色社區創建活動信息,開展綠色生活主題宣傳教育,使生態文明理念扎根社區。組織開展生態環保知識普及和社會實踐活動,帶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編制社區綠色生活行為公約,倡導居民選擇綠色生活方式,節約資源、開展綠色消費和綠色出行,形成富有特色的社區綠色文化。
責任單位:住建局
配合單位:融媒體中心、區街道辦
四、工作要求
(一)建立工作機制。綠色社區創建行動由市住建局牽頭,區街道辦、發改、公安、民政、生態環境、市場監管、衛健等單位積極參與,成立工作組(附件2),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及時溝通相關工作情況,共同指導各社區開展創建行動。各有關部門要把綠色社區創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破解難題,統籌推進綠色社區創建。
(二)明確工作職責。市住建局負責全市綠色社區創建行動的指導和監督工作,會同發展改革、民政、公安、生態環境、市場監管等單位扎實開展調查研究,按照統籌規劃、分步推進、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合理安排創建目標和時序,科學制定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工作方案,指導城市社區結合創建行動,開展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推動基礎設施綠色化,營造宜居環境、培育綠色文化。
(三)抓好示范引領。街道辦事處要對所轄社區進行全面摸底,切實掌握社區底數和基本情況,為開展創建工作奠定好基礎。工作組根據各街道辦摸底調查結果進行研究分析,2021年在總結推廣試點經驗的做法的基礎上,再選擇所轄社區總數20%—30%的的社區開展創建行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在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再選擇所轄社區總數20%—30%的社區開展創建行動,建設一批綠色社區創建行動示范教育基地,以點帶面,逐步推開創建活動。到2022年底,全市60%以上的城市社區參與創建行動并達到創建要求,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已實施棚戶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小區,應全部納入綠色社區創建行動試點。“十四五”期間納入中央財政支持改造的老舊住宅小區同步開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
(四)做好評估總結。市住建局會同有關部門,對照《省綠色社區創建標準和評估內容(試行)》,對本地區綠色社區創建行動開展情況和實施效果進行年度評估,總結創建進展成效,于每年10月31日前將年度總結評估報告上報市住建局。
五、保障措施
(一)統籌相關政策予以支持。加強與住建、財政等上級部門溝通,爭取資金支持。積極爭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綠色建筑、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智慧城市建設等涉及住宅小區的各類資金,推進綠色社區創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鼓勵和引導政策性銀行、開發性銀行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對參與綠色社區創建的企業和項目提供信貸支持。通過政府采購、新增設施有償使用、落實資產權益等方式,吸引各類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投資參與綠色社區創建中各類設施的設計、改造、運營。
(二)強化技術支撐。在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積極選用經濟適用、綠色環保的技術、工藝、材料、產品。要因地制宜加強綠色環保工藝技術的集成和創新,加大綠色環保材料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力度。
(三)加強宣傳動員。加大綠色社區創建行動的宣傳力度,注重典型引路、正面引導,宣傳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及其成效,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動員志愿者、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形成各具特色的綠色社區創建模式。對綠色社區創建行動中涌現的優秀單位、個人和做法,要通過多種方式予以表揚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