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設法治文化特色小鎮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靈魂和基礎。為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動我縣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根據縣局《關于培育建設法治文化特色小鎮的實施意見》文件要求,現就在我鎮建設法治文化特色小鎮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關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和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以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以人民為中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培育全社會法治信仰為主要目標,注重聯動融合,匯聚發展要素,著力打造文化特色鮮明、法治內涵豐富、文明程度較高的區域法治文化集群,引導干部群眾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更好服務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六增六強”、建設“強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奠定堅實的法治基礎。
二、重點任務
(一)集聚要素,打造法治文化陣地精品區
利用鎮村完善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鎮民俗博物館、館、鎮漁鼓舞展館、知青館、雪楓墓園紅色教育基地、鎮村書屋、刻紙門花作品展示館、護城河觀光帶、漁民新村等場所,融入法治文化元素,集中彰顯法治文化蘊意、法治文化精髓、法治文化理念,營造濃郁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
深入挖掘和整理本地歷史文化、民俗文化、道德文化、誠信文化等傳統文化資源,全面闡釋歷史底蘊和時代價值,通過法治燈箱、法治書畫、法治墻繪、法治共享書屋等載體,用圖文并茂、形象生動、淺顯易懂的方式推動法治文化有形呈現,實現法治文化與生態環境、鄉風文明的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二)多元參與,打造法治文化活動特色區
依托鎮村組建的文化藝術活動團體,在重大節慶和特殊時間點,結合普法“信風”,組織法治文化巡演、鎮刻紙門花傳承培訓班,豐富了當地群眾文化生活、傳承傳統藝術的同時,增強了群眾對新時代新理念、國家政策、法律知識的了解。此外以法治大講堂、法律知識競賽、法治書畫展覽、以案釋法講座、法律夜(早)市等群眾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活動,讓群眾在參與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增強法治觀念,提升法治素養。
利用“刻紙門花”傳統藝術和民間刻紙藝人,將傳統技藝與新時展相結合,運用單刀刻紙技藝創作法治類刻紙作品,此外積極組織草根藝術團等藝術團體,編排各種法治類的節目,文化站、學校組織法治書畫、法治漫畫作品征集、評比、展覽活動,多方聯動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將法治文化活動融入到文明村居、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之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豐富民族傳統節日的法治文化內涵,廣泛開展法治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志愿服務進社區、進家庭,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品牌化。
(三)深化治理,打造法治文化實踐樣板區
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相融合,推動法治文化融入村居孝悌文化、鄉賢治理、黨支部建設中,融入村規民約、家規家訓,引導居民訂立規矩、重塑習慣、涵養法治。
利用創建“無訟”村居活動契機,推動法治文化與法治鄉村建設相融合,將法治文化貫穿鄉鎮綜合行政執法全過程,銜接人民調解、訪調、公調、訴調對接等多元糾紛解決機制,通過德法教化、熏陶感染,助推社會環境和諧穩定。
三、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培育法治文化特色小鎮是全面推進依法治縣,深化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要將法治文化特色小鎮建設作為實現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推動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加強組織領導,加快工作部署,細化工作任務,明確職責分工,推動法治文化特色小鎮培育建設任務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二)強化協調聯動。法治文化特色小鎮是一項開拓性、創新性項目,需要相關業務部門的通力協作和密切配合。要整合各方資源,明確具體責任,形成工作合力,要切實加強與社會文化力量的聯動協作。
(三)強化指導落實。司法所統籌法治文化特色小鎮建設工作,以打造省級法治文化特色小鎮的標準,進一步強化工作指導,分管領導加強日常工作督查,確保法治文化特色小鎮建設工作做實做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