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加強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2020年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實施方案。
一、年度目標
1、任務完成率達到100%。
2、孕產婦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率均達95%以上,孕期檢測率達90%以上,提高孕早期檢測比例。
3、艾滋病感染孕產婦及其所生兒童抗病毒藥物應用比例達90%以上;艾滋病感染孕產婦接受其他相關檢測的比例達90%以上,所生兒童人工喂養的比例達90%以上;艾滋病母嬰傳播率下降至5%以下。
4、梅毒感染孕產婦及其所生兒童接受規范治療的比例達90%以上,先天梅毒報告發病率下降至15/10萬活產以下。
5、乙肝感染孕產婦所生新生兒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比例達95%以上。
6、提供相應服務的人員培訓覆蓋率達到95%以上。
7、加強逐級技術指導,至少達到縣級對鄉鎮級4次。
8、目標人群相關知識知曉率和服務對象對項目的滿意度均達90%以上。
二、項目范圍
1、項目地區:全縣。
2、服務對象:轄區內孕產婦
(1)陽性干預:全縣檢測發現的所有艾滋病、梅毒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以及乙肝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
(2)孕期篩查:轄區內所有孕產婦孕早期或初次產前檢查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免費篩查。
三、項目內容
1、繼續利用中央、省專項補助經費,實施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
補助標準: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在國家、省級財政對項目適當補助的基礎上,縣財政配齊相應的項目配套資金,以滿足轄區內所有孕產婦孕早期或初次產前檢查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免費篩查、綜合干預、追蹤隨訪、信息管理、能力建設(實驗室檢驗設備采購、人員培訓、差旅費等)、督導、宣傳費、培訓費等項目相關工作。
項目資金使用方法:參照市2012年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專項經費分配表(宿衛規財[2012]41號、宿財社〔2012〕127號),2012年省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項目補助經費表。
各醫療單位對縣所有孕產婦孕早期或初次產前檢查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免費篩查,要求孕期的三項檢測率達95%以上,產時三項檢測率達100%。
艾滋病孕產婦終止妊娠的,每人補助300元,艾滋病孕產婦住院分娩每人補助1000元,所生嬰兒奶粉補助3000元。對艾滋病孕產婦及新生兒免費提供治療藥物;對表面抗原陽性母親所生新生兒免費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對梅毒陽性母嬰及時治療,梅毒孕產婦,每人治療補助100元。以上經費憑病人身份證及相關證件到縣婦幼保健院領取。
各醫療機構每月及時上報免費三項檢測報表。縣婦幼保健院根據季度考核情況,對免費三項檢測人數及咨詢人數及時匯總上報單位財務科交縣財政,以便撥付檢測費用。縣保健院每月對上報的艾滋病、梅毒個案卡進行審核,每半年根據完成情況按比例發放費用(完整個案卡是50元/張,從結案病例800元/人隨訪費用中支出)。艾滋病、梅毒孕產婦及兒童隨訪,由縣婦幼保健院項目辦,其分娩單位(二級醫院)與鄉鎮衛健服務中心兒保醫生共同完成。縣婦幼保健院項目辦根據隨訪力度及完成情況,將隨訪經費按比例發放給管理隨訪人員。
2、按照國家《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2015版)》(詳見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即www.nhfpc.gov.cn下載),為全縣范圍內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的保健服務。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應對感染孕產婦實行首診負責,將其納入高危管理,遵循保密原則,提供高質量的保健服務。除常規孕產期保健外,還要提供安全性行為指導、感染癥狀和體征監測、營養支持、心理支持、性伴告知與檢測等服務。
3、廣泛開展健康教育,預防育齡婦女感染,提高服務對象對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及母嬰傳播服務的認識和利用。
4、對項目管理和承擔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技術服務工作的機構和人員開展培訓,規范技術服務。
四、工作要求
1、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以基婦科牽頭,醫政、疾控、財務、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密切配合的協作機制,抓好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各項工作的落實。醫政科負責協調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的相關診療工作;疾控科負責艾滋病、梅毒疫情監測的組織工作;縣婦幼保健院承擔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的技術指導與服務,承擔衛健局委托的各項管理工作;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本轄區艾滋病、梅毒疫情監測、艾滋病感染者隨訪檢查管理和艾滋病實驗室質量管理、疫苗的儲存、分發和保管等工作,配合開展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的診治、隨訪及轉介服務。
2、規范孕產期檢測和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預防母嬰傳播綜合診治服務。簡化和優化孕產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流程,縮短血樣采集、樣本轉送、檢測、結果反饋的時間。嚴格執行國家項目工作方案相關規定與技術要求,對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做到正確診斷、規范治療、定期監測與隨訪。
3、落實嬰兒艾滋病感染早期診斷工作。按照省衛生健康委關于轉發《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司關于印發嬰兒艾滋病感染早期診斷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蘇衛社婦〔2014〕8號),全面落實嬰兒艾滋病感染早期診斷工作。
4、加強相關藥品管理。根據《關于規范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項目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管理的通知》(蘇衛辦婦幼〔2017〕14號)文件精神,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將項目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參照第一類疫苗進行管理,隨同新生兒用乙肝疫苗分發至醫療機構,指導和督促醫療機構做好儲存管理,并按要求做好分發、儲存等相關信息報送工作。醫療機構要及時與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做好對接,在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導下做好儲存管理工作,在縣婦幼保健院指導下做好使用管理工作。
5、加強人員培訓。重點強化預防母嬰傳播工作管理和技術培訓,有計劃、分層次的對項目管理人員、婦幼保健、婦產、檢驗專業人員進行針對性系統培訓。確保各類人員熟練掌握國家項目管理要求和技術標準。
6、信息收集和管理。重點規范應用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管理信息系統,開展數據信息管理培訓,規范相關數據信息的登記、收集、報告、審核與分析,定期開展數據質量控制。建立數據信息收集、報告流程,按要求報告工作月報表和個案登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