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提高農村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以下簡稱“兩癌”)的早診早治率,降低“兩癌”死亡率,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及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結合我縣實際,制定2020年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實施方案。
一、年度目標
1、至9月底前全縣分別完成適齡婦女宮頸癌、乳腺癌檢查25000例以上(見任務分配數)。
2、對篩查出的“兩癌”患者和疑似病人治療率及追訪率達分別到95%以上。
3、逐步提高農村婦女自我保健意識,服務對象“兩癌”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婦女常見疾病患病率控制在20%以下。
4、承擔農村婦女“兩癌”檢查人員培訓覆蓋率達95%以上,醫療保健人員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
5、服務對象對項目的綜合滿意度達90%以上。
6、探索適合基層的“兩癌”檢查服務模式和優化方案,提高服務能力和質量,逐步建立制度化、規范化的“兩癌”防治體系長效機制。
二、項目范圍
1、項目地區:本縣相關鄉鎮(街道、場)。
2、目標人群:35-64歲農村婦女。
三、項目內容及流程
繼續利用中央和省、市、縣各級財政專項補助經費,在我縣開展“兩癌”免費檢查。
(一)補助標準:財政對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的最低補助標準為人均128.6元。補助資金主要用于婦科檢查、宮頸脫落細胞檢查、陰道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臨床乳腺手診、乳腺彩色B超檢查、乳腺鉬靶X線檢查等工作。
(二)宮頸癌檢查
(1)婦科檢查:包括盆腔檢查及陰道分泌物濕片顯微鏡檢查。
(2)宮頸細胞學檢查:初篩機構對參加篩查的人員均采用TCT檢查,并保管好標本送指定機構(以招標為準)進行診斷。初篩機構負責將檢查結果反饋給受檢對象,通知可疑和異常者進行進一步檢查,并完成個案登記表填寫。
(3)陰道鏡檢查:對初篩異常者進行陰道鏡檢查和肉眼檢查異常者進行陰道鏡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進行登記后反饋至篩查機構項目負責人。
(4)組織病理學檢查:對陰道鏡檢查結果可疑或異常者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進行登記后反饋至篩查機構項目負責人。
(三)乳腺癌檢查
(1)臨床乳腺檢查和乳腺彩色超聲檢查:初篩機構對接受檢查的婦女均進行乳腺視診、觸診和乳腺彩色超聲檢查(釆用乳腺超聲檢查BI-RADS分級評估報告系統)。
(2)乳腺X線檢查:接診機構負責對乳腺彩色超聲檢查可疑者(BI-RADS分級0級以及3級及以上)進行乳腺X線檢查(釆用乳腺X線檢查BI-RADS分級評估報告系統)。同時,將檢查結果進行登記后,反饋至初篩機構。
(3)組織病理檢查:接診機構負責對乳腺X線檢查陽性者(BI-RADS分級0級以及4級及以上)進行組織病理檢查(簡稱活檢),推薦經皮活檢。同時,將檢查結果進行登記后,反饋至初篩機構。
(4)對乳腺X線檢查0級和3級者應當由副高以上專科醫生綜合評估后進行隨訪或活檢或其他進一步檢查。
(四)異常/可疑病例管理
1、宮頸癌異常/可疑病例。主要包括對宮頸細胞學檢查未明確意義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以下簡稱ASC-US)及以上者,肉眼觀察異常/可疑者,陰道鏡檢查異常/可疑者以及病理學檢查子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2級(以下簡稱CIN2)及以上者。
2、乳腺癌異常/可疑病例。主要包括乳腺彩色超聲檢查BI-RADS分級0級、3級及以上者,臨床乳腺檢查異常/可疑者,乳腺X射線檢查BI-RADS分級0級、3級及以上者,以及病理學檢查為不典型增生及小葉原位癌、導管原位癌、浸潤性乳腺癌等惡性病變。
3、建立分工協作制度。初篩機構與接診機構應當分工明確、密切協作,對異常/可疑病例進行高危管理。初篩機構在轉診時應當提供轉診對象的基本信息及相關檢查資料,填寫轉診單;接診機構應當指定專人接待轉診對象,并負責將診治結果及時反饋至初篩機構。對異常/可疑病例,初篩機構應當在3個月內進行隨訪,督促其進行進一步檢查及治療。協助篩查鄉鎮同時負責本鄉鎮資料整理錄入。
4、建立隨訪登記制度。隨訪人員要建立隨訪情況登記冊,詳細收集檢查人群的基本信息,做好隨訪登記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醫生作用,督促隨訪對象及早接受進一步檢查。
四、人員培訓
縣婦幼保健院組織專業技術指導組成員對相關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分類培訓。
1、管理人員培訓。培訓內容有:項目實施方案、項目管理制度和要求,項目財務管理、項目監督和考核、質量控制、信息收集和上報等。
2專業技術人培訓
(1)宮頸癌檢查:相關專業知識(流行病學、臨床檢查方法和規范、診斷標準等);宮頸細胞學(TBS分類報告方法)、陰道鏡、組織病理等檢查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診斷標準、相關報告和信息登記表冊填寫要求等。
(2)乳腺癌檢查:相關專業知識(流行病學、臨床檢查方法、組織病理檢查方法和標準以及相關治療知識等);乳腺彩色超聲和乳腺X線檢查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影像BI-RADS分級評估報告系統和信息填寫、質量控制要求等。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實施??h衛健局成立婦幼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領導小組,統籌安排項目執行。制定實施方案,建立轉診機制,成立技術指導小組,開展人員培訓,管理相關信息,對項目實施監督。引導組織做好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兩癌”檢查工作,參加“兩癌”檢查的人員承諾無流行病學暴露史和發熱咳嗽等癥狀,現場檢查時必須佩帶醫用外科口罩、間隔1米排隊,開展體溫監測、健康碼核驗、信息登記等工作。
確定縣婦幼保健院為婦女“兩癌”初篩機構,縣婦幼保健院要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制定本單位的具體方案,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涉及的鄉鎮等有關單位負責發動,協助檢查及個案資料整理錄入。接診機構為縣人民醫院,淮安市婦幼保健院,南京迪安公司負責檢驗工作。
(二)經費保障。根據相關要求,財政對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的最低補助標準為人均128.6元,篩查相關經費按規定從補助資金中給予列支。
(三)質量控制。初篩機構縣婦幼保健院和接診機構要按照本方案要求開展“兩癌”檢查、相關信息填報,并綜合病史采集、臨床檢查及輔助檢查結果提出醫學建議,進行分類指導;淮安市婦幼保健院、縣人民醫院為“兩癌”篩查接診機構,負責做好全縣鉬靶檢查和乳腺異常的隨訪檢查工作,接診機構要指定專人負責接待初篩機構轉診人員,并將檢查結果反饋至初篩機構。技術指導組要定期對項目實施進行質量控制,重點做好宮頸脫落細胞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乳腺彩色超聲檢查、鉬靶X線檢查和數據上報等環節的督導,規范操作流程,復核檢查結果,通報督導結果,提出改進措施,全年質控督導不少于2次。
(四)宣傳動員。鄉鎮醫療衛生單位利用職能優勢,深入村居、社區、家庭開展社會宣傳,動員婦女主動接受“兩癌”檢查,并協助檢查單位做好篩查工作,確保按期完成篩查任務。同時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廣泛開展項目相關政策和婦女健康知識宣傳,幫助廣大婦女樹立健康文明理念,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醫務人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積極主動向接受檢查婦女傳播“兩癌”防治核心信息,普及健康知識,并為有需求的婦女提供咨詢服務。
(五)信息收集??h婦幼保健院在“兩癌”篩查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及時做好個案登記表、檢查登記信息臺賬和“兩癌”檢查季度統計表。以鄉鎮為單位,分村(居)登記,確保篩查個案信息登記齊全,人員信息不重不漏,并通過婦幼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信息直報系統進行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