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實施方案范文

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實施方案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意見》(國發〔2016〕14號)、《民政部關于印發〈特困人員認定辦法〉的通知》(民發〔2016〕178號)和《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政發〔2016〕148號),《市政府關于加快完善特困供養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寧政發〔2017〕150號)精神,切實保障特困人員的基本權益,現就加快完善本街道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現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基本原則

(一)政府主導,應救盡救。強化政府托底保障職責,為城鄉特困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務、疾病治療和殯葬服務等方面保障,做到應救盡救、應養盡養。

(二)社會參與,強化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慈善捐贈、志愿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特困人員救助和供養服務,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適度保障,分類救助。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科學制定救助供養標準,并做好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的銜接,立足特困人員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需求,分類實施救助和服務。

(四)屬地管理,城鄉統籌。街道人民政府統籌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落實分級管理責任,強化管理服務和資金保障。

二、對象認定

(一)基本條件

具有本街道戶籍,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

1.無勞動能力;

2.無生活來源;

3.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

(二)認定標準

1.無勞動能力的認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無勞動能力:

(1)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2)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3)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級的肢體、視力殘疾人。

2.無生活來源的認定

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等各類收入,不包括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中的基礎養老金、基本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和高齡津貼等社會福利補貼。

年收入總和低于我市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財產不存在下列狀況規定的,應當認定為無生活來源:

(1)有汽車(殘疾人用于功能性補償代步且未用于客貨運營的除外)、大型農機具的;

(2)雇傭他人從事經營性活動的;

(3)從事有價證券買賣及其他投資行為的;

(4)擁有1處以上(含1處)房產且人均住房面積超過當地公布的人均住房面積的;

(5)享受救助期間或者提出申請之日前5年內有房屋權屬登記交易記錄的(因家庭成員有重大疾病的除外);

(6)家庭人均存款超過當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7)享受救助期間或者提出申請之日前2年內進行高標準裝修房屋的;

(8)家庭水、電、氣月人均支出超過當地低保標準25%的,家庭通訊費月人均支出超過當地低保標準20%的;

(9)家庭成員購置貴重首飾,或經常享用高檔煙酒等非生活必需品,以及經常參加高消費娛樂休閑活動的;

(10)享受救助期間或者提出申請之日前1年內家中購買單件價值超過低保標準10倍以上非生活必需品的;

(11)因征收、拆遷或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領取一次性安置費、經濟賠償(補助、補償)金、生活補助(補償)金的,需憑基本社會保險繳費等憑證,扣除征收、拆遷或領取人自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至申請前個人應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符合標準的購買安置房的費用,仍有結余的。

3.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的認定

申請享受救助的人員無《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

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等規定的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

4.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認定

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認定為“無履行義務能力”:

(1)具備特困人員條件的;

(2)無民事行為能力、被宣告失蹤、或者在監獄服刑的人員,且符合上述“無生活來源”中財產認定標準的;

(3)符合上述“無生活來源”標準的。

三、辦理流程

(一)申請

由本人向戶籍所在地街鎮提出書面申請。本人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托村(居)委會或者他人代為提出申請,并提供下列材料:

1.戶口簿、居民身份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證》等有效身份證明;

2.收入證明、房產證明;

3.勞動能力、生活來源、財產狀況以及贍養、撫養、扶養情況的書面聲明;

4.承諾所提供信息真實、完整的承諾書;

5.能證明特困人員的其它材料。村(居)委會應當及時掌握了解轄區內居民的生活情況,發現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條件的,應當告知其救助供養政策,對無民事行為能力等無法自主申請的,應當主動幫助其申請。

(二)受理

街鎮應當對申請人或者其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材料齊備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齊備的,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或者其人補齊所有規定材料。

(三)審核

街鎮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信函索證、民主評議、信息核對等方式,對申請人的經濟狀況、實際生活狀況以及贍養、撫養、扶養狀況等進行調查核實,并提出審核意見。申請人以及有關單位、組織或者個人應當配合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村(居)委會應當協助街鎮開展調查核實。調查核實過程中,街鎮可視情組織民主評議,在村(居)委會協助下,對申請人書面聲明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調查核實結果的客觀性進行評議。

(四)公示

街鎮應當將審核意見及時在申請人所在村(居)委會公示,公示期為7天。公示期滿無異議的,街鎮應當將審核意見連同申請、調查核實、民主評議等相關材料報送區民政部門審批。對公示有異議的,街鎮應當重新組織調查核實,在15個工作日內提出審核意見,并重新公示。

(五)審批

區民政部門應當全面審查街鎮上報的申請材料、調查材料和審核意見,根據審核意見和公示情況,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隨機抽查核實,并在15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批決定。對符合救助供養條件的申請,區民政部門應當及時予以批準,核發《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證》,建立救助供養檔案,從批準之日下月起給予救助供養待遇,并通過街鎮在申請人所在村(居)委會公布。對不符合救助供養條件的申請,區民政部門不予批準,并將理由通過街鎮書面告知申請人。

(六)終止

1.終止救助條件

特困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終止救助供養:

(1)死亡、被宣告失蹤或者死亡;

(2)經過康復治療恢復勞動能力或者年滿16周歲且具有勞動能力;

(3)依法被判處刑罰,且在監獄服刑;

(4)收入和財產狀況不再符合規定;

(5)法定義務人具有了履行義務能力或者新增具有履行義務能力的法定義務人。特困人員中的未成年人,滿16周歲后仍在接受義務教育或者在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就讀的,可繼續享有救助供養待遇。

2.終止救助告知

特困人員不再符合救助供養條件的,本人、村(居)委會或者供養服務機構應當及時告知街鎮,由街鎮審核并報區民政部門核準。區民政部門、街鎮在工作中發現特困人員不再符合救助供養條件的,應當及時辦理終止救助供養手續。

3.終止救助程序

對擬終止救助供養的特困人員,區民政部門應當通過街鎮,在其所在村(居)委會或者供養服務機構公示,公示期為7天。公示期滿無異議的,區民政部門應當從下月起終止救助供養,核銷《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證》。對公示有異議的,區民政部門應當組織調查核實,在1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終止救助供養決定,并重新公示。對決定終止救助供養的,應當通過街鎮將終止理由書面告知當事人、村(居)委會或者其親屬。

四、救助內涵

(一)能力評估

區民政部門應當在街鎮、村(居)委會協助下,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對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確定特困人員應當享受的照料護理標準檔次。特困人員自理能力,一般依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自主吃飯、自主穿衣、自主上下床、自主如廁、室內自主行走、自主洗澡)、認知能力(近期記憶、程序記憶、定向記憶、判斷能力)、情緒行為(情緒、行為、溝通)、視聽覺(視覺、聽覺)等綜合評估。特困人員自理能力發生變化的,村(居)委會或者供養服務機構應當通過街鎮及時報告區民政部門。區民政部門應當自接到報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組織復核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特困人員自理能力認定類別。

(二)供養內容

1.基本生活保障。包括供給糧油、副食品、生活用燃料、服裝、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和零用錢,可以通過實物或者現金的方式予以保障。

2.日常生活照料。對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提供照料、護理服務,包括日常生活、住院期間的必要照料等基本服務。

3.提供疾病治療。全額資助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醫療費用按照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等醫療保障制度規定支付后仍有不足的,由救助供養經費予以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要按照自愿的原則為特困人員建立健康檔案,開展健康管理服務。

4.提供教育保障。對幼兒園到高中階段學校(含中等職業教育)就學的特困人員,給予教育救助;對普通高等教育階段就學的特困人員,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教育救助。

5.提供關愛服務。對在機構集中供養的特困人員,機構要提供心理疏導等精神關愛服務,促進其身心健康。

6.辦理喪葬事宜。集中供養的特困人員死亡后的喪葬事宜由供養服務機構辦理。

(三)供養形式

供養形式為集中供養。集中供養的特困人員,由街道民政部門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則,就近安排到街道的敬老院。

(四)供養標準

對于擁有承包土地或者參加農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的特困人員,享受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待遇;其他特困人員,享受城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待遇。救助供養待遇由以下組成:

1.基本生活費

集中供養的農村特困人員的基本生活標準按不低于最低生保障的1.8倍確定,城市特困人員的基本生活標準按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的2倍確定。

2.照料護理費

半失能城鄉特困人員的每月照料護理標準為400元,失能的為700元。

3.信息服務費

為符合條件且有使用意愿的特困人員免費安裝緊急呼叫終端。健全特困人員供養標準調整機制,確保其供養標準不低于當地上一年度城鎮常住居民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其中集中供養對象的伙食保障標準不低于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的50%。

(五)發放形式

集中供養的,由財政直接撥付供養服務機構。照料護理費由社會服務機構以照料護理服務的形式提供;信息服務費由區民政部門以緊急呼叫終端的形式提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在线观看在线播放720p| 一级毛片特级毛片黄毛片|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免费精品久久天干天干| 蕾丝视频在线看片国产|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在线观看亚洲电影| 两根硕大一起挤进小h| 日本高清视频色wwwwww色|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激情三级hd中文字幕| 免费观看男男污污ww网站| 色哟哟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 www亚洲视频| 成人黄页网站免费观看大全 |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 国产你懂的视频|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91资源在线观看| 大佬和我的365天2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www日本高清视频| 成年女人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片|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伦理片| 免费在线你懂的|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大全免费入口|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黄页网址免费大全观看| 国产精品你懂得| 67194成人手机在线|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性美国xxxxx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