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設小康社會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2014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切實增強全面小康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全面小康建設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宏偉目標,是省委、省政府“兩個率先”的要求,也是鎮黨委政府對全鎮4萬人民的莊嚴承諾。實現這一目標,對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凝聚民心民力、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增強經濟綜合競爭力、提升我鎮整體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全鎮上下要深刻認識創建工作的艱巨性,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把全面小康建設作為今年的中心工作和頭等大事來抓,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群策群力,強勢推進,確保順利通過達標驗收。
二、進一步明確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實施步驟
㈠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劉集實際出發,突出統籌“三大發展”、推進“九比競賽”的主題主線,緊緊圍繞“已達標指標抓提升、未達標指標抓推進”的總體思路,在抓實核心指標中實現整體推進,努力建設一個不含水分、群眾得實惠、老百姓認可、經得起歷史考驗、具有示范意義的全面小康。
㈡工作目標。2014年,在全面小康監測25個指標中,除“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這一指標外,其余24項指標(包括核心指標)全部達標,包括“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內的大部分指標數據進一步提升。
㈢實施步驟
1、啟動階段(2014年8月初至8月中旬)。主要分為成立機構、申報提交、制定方案、動員發動四個環節。具體任務是:赴縣相關部門溝通對接,赴已達標地區考察學習;成立鎮全面小康建設達標驗收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施意見》;農技部門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制定“進村入戶”工程實施方案,分解落實各項目標任務。
2、實施階段(2014年8月中旬至12月)。主要分為入戶宣傳、初驗準備、摸底調查、整改提高四個環節。具體任務是:全面啟動“進襯入戶”工程,深入每家每戶宣傳小康進程,傾聽群眾呼聲,收集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并匯總上報;小康監測25項指標所涉相關部門做好縣級部門來我鎮初步驗收的資料準備、現場布置、工作接待及數據銜接,為正式驗收做好準備;開展民意調查前的宣傳及小康知識普及工作,采用電話調查形式對全面小康及“進村入戶”的認知度和滿意度開展調查;邀請縣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對我鎮全面小康建設群眾認可度進行模擬調查;結合模擬民調結果,及時發現群眾關注度高、影響面大的熱點問題,督促相關部門及時整改;農技部門結合初驗指標審核結果,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整改提高;并做好小康建設臺賬準備、亮點培植、迎接民意調查等各項驗收前的準備工作。
3、迎查階段(2014年12月至2014年5月)。加大宣傳力度,對分戶、分組、分片的宣傳包干情況進行督促檢查,迎接縣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對我鎮全面小康建設群眾認可度的民意調查,確保滿意率達標;農技部門準備驗收總結及匯報材料,篩選現場參觀點,落實驗收線路,制定接待方案,做好市縣驗收組檢查驗收工作;跟蹤小康指標審核驗收及民意調查結果。
三、突出抓好全面小康建設的各個環節,落實工作責任
圍繞小康目標的總體要求,從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四個方面,大力推進全面小康建設。
㈠夯實全面小康的經濟基礎。全面小康建設,經濟發展是基礎。各部門要不斷提升工作標桿,更高標準統籌“三大發展”,更大力度推進“九比競賽”,更加務實抓好當前各項工作,全面完成2014年鎮黨委政府下達的各項經濟目標任務,從整體上提高全面小康目標值的實現程度。
㈡切實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將小康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各部門要在保持全鎮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從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民住房和出行條件、提高居民信息化普及程度、優化居民消費結構等方面,切實提高城鎮居民生活水平。
㈢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積極扶持規模以上企業加快發展,擴大企業規模,增加納入科技創新統計范圍的大中型企業數量。加大財政對企業科技研發的扶持力度,鼓勵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確保2014年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在1.2%以上。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提高城鎮勞動保障三大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各自覆蓋面,以及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
(四)積極開展“生態環境”建設。加快“美好城鄉”建設,改善城鄉居民生活環境,讓居民親身感受全面小康建設帶來的新變化、新面貌、新氣象。扎實推進城鎮綠化工作,加強環境質量建設,確保2014年全鎮綠化覆蓋率達到45%以上。
㈤組織開展立體宣傳。積極開展“送文化下鄉”等活動;編印以小康知識和科普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手冊;組織創作排演各類宣傳小康的文藝節目;介紹全面小康建設情況,專場講解全面小康知識;制作形式多樣的全面達小康公益廣告,拍攝反映我鎮全面小康建設工作及成果宣傳片;在各中小學校開展“小康建設一堂課”和“小手拉大手”活動;開展“百姓看”活動,組織社會各界參觀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展,讓廣大群眾切實感受全面小康建設所取得的顯著成就;充分整合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資源,報道我鎮小康建設成就和為民辦實事等情況,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㈥全面做好聯系對接工作。圍繞全面小康建設達標驗收的標準和方法,有針對性地做好各項工作。一要切實吃透上情。加強與省市縣相關部門的聯系和溝通,及時準確掌握驗收要求和調整變化情況。二要做好數據對接。時刻關注數據的變化情況,鞏固提升已達標的指標,防止反彈;對剛達標或未達標的指標,要全力推進,攻堅突破。要加強與上級主管部門的溝通,在指標數據上做到條塊完全一致,并得到上級驗收部門的確認。三要完善資料臺賬。對相關文件、會議紀要、領導講話、工作方案、工作措施以及近年來取得的成就,形成報表、臺賬、圖片、影像等材料,按統一要求印制、裝訂、歸類和存檔,建立健全全面小康社會基礎資料臺賬。
四、加強組織協調,為順利推進全面小康建設提供組織保障
全面小康建設,意義十分重大。各相關部門要根據各自任務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和工作機制,認真組織實施,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確保順利通過達標驗收。
(一)健全推進全面小康建設組織機制。鎮成立由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鎮全面小康建設達標驗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達標驗收的相關組織、指導、協調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辦公室和推進工作組、宣傳工作組、監測工作組(簡稱“一辦三組”),具體負責全面小康建設達標驗收的指導、實施、推進和督查工作。
(二)明確推進全面小康建設保障機制。設立全面小康建設達標驗收推進工作專項經費,并納入鎮財政年度預算。各相關部門要妥善安排專項經費,確保本部門全面小康建設達標驗收工作有序推進。專項經費主要用于三個方面:一是創建經費,加大薄弱環節投入,確保創建達標;二是工作經費,保障創建組織、機構有序運轉;三是獎勵經費,對創建全面小康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三)完善推進全面小康建設監測機制。鎮級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按照《省縣級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統計指標體系》要求組織實施。各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照縣委辦、縣政府辦《關于印發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監測考評辦法的通知》的要求組織實施。鎮紀委要結合機關效能考核活動,加大對各部門的督查力度,確保全面小康建設的各項工作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