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試點實施辦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區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試點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區委、政府決定年繼續并擴大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試點。為組織實施好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制度內涵,擴大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內容,提高城鄉醫療保障水平,在總結年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區、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有關文件及會議精神,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認真貫徹落實區、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精神,在年試點工作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將年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試點工作作為全區啟動、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首要任務和重點工作,不斷完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內容和方式,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努力實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城鄉均等化提供、可及性覆蓋。
二、基本原則
1、完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供模式。探索試點工作與醫療保障制度、基本藥物制度和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提供等醫改重點內容的銜接,促進各項工作協調、可持續發展。
2、加快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制度建設。縮小城鄉之間、不同保障制度之間的差距,確保城鄉居民切實獲得均等、可及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3、滿足城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圍繞保障權益、維護健康的目的,增加服務內容,提高保障層次,滿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4、切實減輕城鄉居民看病就醫負擔。加大政府公共衛生服務投入力度,提高城鄉醫療保障基金使用效率,切實減輕城鄉居民醫療衛生經濟負擔。
三、試點范圍及期限
1、試點范圍:年區“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試點在城鄉同步開展。在年先行試點的基礎上,根據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制度的差異及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不同,在城市和農村選擇、提供不同種類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包。
2、試點期限:年月日月日。隨著試點工作的全面推進,不斷總結經驗,深化和完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提供模式和運行機制。
四、工作內容
1、劃定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包內容。在年試點工作實施的基礎上,結合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相關政策規定,將基本醫療服務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目標和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對接,重新規范和劃定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包的種類和內容。具體為:
(1)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內容為免費提供類、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服務對象為城鄉全體居民。(詳見附件)
(2)基本醫療服務包:內容為免就診掛號費,在服務對象繳納元錢的“醫事費”后,免費提供-種常見疾病的門診治療服務。因籌資方式、籌資水平的差異,農村、城市基本醫療服務包內容有所不同。農村基本醫療服務包為個病種,藥品目錄為個品種、個品規的基本藥物;城市基本醫療服務包為個病種,藥品目錄為個品種、個品規的基本藥物。基本醫療服務包藥品實行“零差率”。(病種及藥品目錄見附件)
2、籌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經費。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力度,調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用途,籌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經費。
(1)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經費:按照城鄉元/人/年的同等標準,由國家、區和試點地區各級財政籌集經費,并實行預撥制。具體構成為:中央財政元,剩余元由區、市財政按照比例配套。
(2)基本醫療服務包經費:在農村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對象為單位,按人均元/年的標準,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中籌集,全鎮統籌使用。在城市按照據實結算的辦法,基本醫療服務包統籌作為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一個支付項目,從統籌基金中支付。
3、確定基本醫療服務機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由城鄉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按照功能定位和職責劃分實行一體化服務與管理。
(1)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在農村由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提供;在城市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
(2)基本醫療服務包:在農村按照“一村一室”的定點要求,由村衛生室提供;在城市由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
4、組織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1)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按照職責劃分和服務流程,由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按照一體化管理與服務的要求,面向城鄉所有居民包括流動人口,免費提供9類33項公共衛生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的提供要強化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組織管理和業務指導,確保服務質量和效果。
(2)基本醫療服務包:在農村以鎮為單位,全部村衛生室為定點機構。參合農民到村衛生室就診,每次繳納2元錢的“醫事費”,村衛生室為其進行診斷,并免費提供治療藥品。藥品處方金額、處方用藥天數、就診次數另行制定配套管理辦法;慢性病的治療可適當放寬藥品金額、處方天數、就診次數的限制。因病情診治需要,村衛生室可開具檢查、檢驗單,將患者轉診到衛生院免費接受血尿便三大常規、心電圖、X線透視、血糖檢查,協助做出明確的診斷。部分吊莊移民和流動人口較多的村衛生室,可根據實際提供免費、收費雙軌并行的分類診療服務,為非參合農民、外來人員提供基本醫療服務,與參合農民使用同一藥品目錄,費用由就診者自付。
在城市基本醫療服務包采用合約服務的管理方式。參保對象持醫保卡就近到一家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簽訂服務合約;每次就診繳納元的“醫事費”,免費獲得基本醫療服務包的治療藥品,參保對象全年享受基本醫療服務包的就診次數最高為次。除基本醫療服務包外的其他醫療服務,參保對象和社區居民可利用醫保個人賬戶或自費方式支付。
5、服務購買及費用結算。為保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有效提供,在城鄉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推行以績效考核為手段的購買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制度。
(1)公共衛生服務包經費由各級財政預撥區衛生局后,按季度將的公共衛生經費預付基層衛生服務機構,以維持日常運行和工作開展,剩余在年終按照基層衛生機構的服務人口數,由財政、衛生部門通過對工作數量、工作質量及群眾滿意度的考核,最終確定支付補償金額。
(2)村衛生室基本醫療服務包藥品由衛生院組織申購,藥品配送企業進行配送,參合農民就診費用按照處方量由衛生院核銷、匯總后,報新農合管理中心進行統一結算。結算費用分為兩部分:一是藥品費,由新農合管理中心將藥品款核撥給鎮衛生院,再由鎮衛生院對藥品配送企業進行結算。二是診查費,村醫每提供人次基本醫療服務,在處方上劃收1元錢的診查費(參照鎮衛生院收費標準執行),由新農合管理中心按月、按處方數進行結算,核撥給鎮衛生院,再由鎮衛生院對處方及服務進行審核后,將診查費撥付給村衛生室。
城市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本醫療服務包藥品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自行采購,專柜管理,所發生的基本醫療服務包費用,經醫保結算網絡上傳后,由醫保經辦機構向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據實結算。
五、組織實施
1、動員宣傳。借助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強大輿論氛圍,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發揮鎮、街道和村、居委會以及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作用,在全區開展聲勢浩大的試點工作宣傳活動。
2、組織培訓。利用多種途徑繼續加大試點工作的培訓力度。一是做好年試點工作方案和相關配套政策的培訓,重點強化政策調整內容的培訓,確保試點工作標準統一;滿足試點工作的開展需要。
3、服務提供。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和基本醫療服務包于年月日正式實施。各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全面做好藥品申配等準備工作。
4、政策調整。按照試點具體情況和進展要求,適時進行政策方案的調整和完善。
六、保障措施
1、加強試點工作的組織保障。試點工作由“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與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并組織實施。作為試點工作的責任主體,要認真貫徹區、市醫改政策要求,深刻認識繼續推進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試點工作的重大意義,要進一步強化領導,加大投入,切實做好年試點工作。
2、與新的醫改政策進行對接。做好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兩類服務包與國家、區現有醫改政策的對接,并結合轄區實際進行調整、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與國家及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進行對接;基本醫療服務包與國家、區基本藥物制度銜接。
3、完善試點工作制度建設。制定農村基本醫療服務包診療、病人管理、費用結算等各項規章制度;建立監督管理、財務管理、績效考核、運行管理、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等工作制度;組建監督隊伍,定期對試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杜絕不合理、不規范服務問題發生。
4、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依托基層衛生服務體系,繼續打造、完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平臺。
(1)完善鄉村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監管機制,加快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
(2)通過增補特崗醫生、強化培訓、城市醫院對口支援等多種方式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大力推廣適宜技術,推動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工程。
(3)努力解決和提高鄉村醫生保障待遇,結合本地財政負擔能力,適當提高村醫生活補助標準并實行財政統發。
(4)積極申請國家和區項目經費,加大財政投入,努力解決村衛生室業務用房問題,加快基層衛生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