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廳環保整頓綠化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為了建設生態文明,構建和諧鄉村,加快我縣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建設步伐,全面提高村莊整體綠化水平。我局結合村莊綠化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搞好村莊農田綠化,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按照環境綠化、家園美化、空氣凈化,追求心情舒暢、身體健康長壽的要求,加大鄉村生態建設與保護力度,加快構建林業生態體系,促進農業高產增收,推動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綠化工作建設持續快速發展。
目標任務
根據新形勢新任務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綠化的需要,突出抓好鄉村道路綠化、庭院綠化、村內閑散地綠化和小游園建設,森林覆蓋率達到35%以上,造林綠化面積3000畝,植樹15萬余株。2012年春季全縣已完成49個行政村的綠化,秋冬季要完成45個行政村;2013年完成100個行政村;2014年全部完成所有村莊綠化。綠化主要任務:
(一)街道綠化。對于擬建設村街道的綠化,要達到一街一景,一街一特色的效果,樹種以白臘、欒樹、合歡、國槐為主,苗木胸徑4厘米以上,株距4米,并適當配置冬青、女貞等灌木花草,形成喬灌草相結合的綠化林帶。
(二)進村路、生產路綠化。進村路綠化樹種以毛白楊、法桐、垂柳為主,苗木胸徑3厘米以上,株距3米;生產路綠化樹種以速生楊為主,苗木胸徑2.5厘米以上,株行距3米×1米,采取一路兩鉤四行樹的標準,進行品字型栽植。
(三)閑散土地綠化。對村內的閑散土地進行全面綠化,樹種以楊、柳、槐、榆、椿樹等鄉土樹種為主,栽植株行距4米×5米,有利于樹木生長,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廣泛開展“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植樹和村莊公共綠地建設,努力打造“村在林中、房在樹中、人在綠中”的環境。
(四)庭院綠化。要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運用發展循環經濟理念,將農村的庭院高標準綠化、美化,發展庭院經濟,以帶動幸福鄉村整體綠化水平。每戶至少栽植4-8棵樹,樹種以法桐、國槐、果樹等樹種,并適當配植冬青、女貞等花灌木,達到春花、夏陰、秋果、冬綠的效果。
(五)游園廣場綠化。綠化要增加花色品種,加大種植密度,綠化設計注重整體性、藝術性、實用性相結合,選擇種植無毒、無刺的觀賞樹木,采取喬灌花草相結合的方式綠化,主要樹種金葉榆、法桐、合歡、雪松、竹子、金葉女貞、紫葉李、冬青球、迎春等樹種,營造安逸、寧靜的綠色空間,設置座凳,健身器材,建成以休息、鍛煉為主的綠地休閑場所。
時間安排
秋冬季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綠化工作從11月18開始,到12月18結束。
組織措施
(一)成立組織,加強領導。為確保建設任務順利完成,各鄉鎮、街道要成立黨政一把手親自掛帥,主管副職具體抓的組織機構,明確工作任務和責任,切實抓好落實,確保各項任務目標如期完成。
(二)強化宣傳,合力推進。要利用廣播電視、短信、網絡等多種宣傳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大力宣傳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綠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深入開展全民綠化活動,廣泛組織社會各界參與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綠化活動,全面提升群眾植綠護綠意識,進一步推動植樹造林工作深入開展。
(三)保證質量,加強管護。今冬明春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綠化工作,各鄉鎮、街道、村要嚴格質量標準,成立護林組織,簽訂管護協議,制定獎懲措施,要挖大坑、栽大苗、澆大水,真正做到栽一片、活一片、保一片、成材一片,栽一株、活一株、保一株、成材一株。無論苗木、樹種選擇還是施工管理,后期管護等各環節都要加強質量管理。同時,林業部門搞好技術指導工作,嚴把苗木質量關,努力提高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綠化質量,確保造林綠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