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省級創業型鄉鎮建設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進全民創業三年行動計劃安排,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根據《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及中共區委、區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兩番兩增”創業富民行動的意見》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現將創建省級創業型鄉鎮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標任務
(一)工作目標
到2014年底全面完成創建省級創業型鄉鎮各項考核目標,順利通過省級創業型鄉鎮考核驗收。
(二)工作任務
開展農民就業創業培訓工作,每年組織農民參加各類技能培訓不少于500人,其中參加創業培訓不少于100人;配合區直部門做好全民創業園、高校農業示范基地、村居實業公司的創建工作。全民創業園的標準廠房不少于10000平方米;高效農業示范基地至少連片1000畝以上;每個村居1個創業實體公司。
二、工作措施
(一)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優化創業環境
1.加大創業扶持。從2013年起,對各類勞動者初次自主創業,經營6個月以上,根據吸納就業人數,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分別給予創業者1000-3000元創業補貼。對依法經營、照章納稅的當年度新創辦企業當年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與其簽訂合同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按照吸納困難就業人數,每招用1人給予一次性獎勵1000元。對扶持城鎮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被征地農民、退役軍人等就業困難群體創業的各級創業指導服務機構以及鄉鎮(街道)、村(社區),每年成功扶持1人創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00元。
2.加大金融支持。進一步擴大創業擔保貸款扶持范圍,將創業擔保貸款擴大到城鄉所有符合條件的創業者。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為20萬元。
3.加大創業主體培育。鼓勵引導更多社會群體參與創業、不斷壯大創業主體規模。開展大學生村官、事業單位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大專院校和職校畢業生、務工返鄉人員、復轉軍人六大創業主體的“6+N”創業主體的培育。
(二)建立創業培訓體系,提高創業能力
1.擴大創業培訓范圍。將所有有創業愿望的各類人員納入免費創業培訓范圍,全鄉每年新增創業培訓人數不少于100人,創業培訓后創業成功率超過60%。
2.創業補貼。對參加創業培訓(實訓)并取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的,按800元/人給予補貼;為參加培訓人員提供后續扶持服務,參培人員成功創業并實現穩定經營6個月以上的,按400元/人給予追加補貼。
(三)構建創業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量
1.完善創業服務網絡。依托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所,成立創業指導小組,配備一名專職人員,保障日常創建工作有效開展。
2.加快創業載體建設。配合區直部門做好全民創業園、高效農業示范基地、村居實業公司的創建工作。全民創業園的標準化廠房不少于10000平方米,高效農業示范基地至少連片1000畝以上;每個村居1個創業實體公司。
(四)建立組織領導體系,完善工作機制
1.建立組織機構。在鄉全民創業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建立鄉創建省級創業型鄉鎮工作辦公室,具體負責創建工作的統籌規劃、協調指導等工作,辦公室設在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所。負責全鄉創業型鄉鎮創建工作。
2.明確職責。各級、各部門要按照鄉政府的部署要求,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協同推進。
三、實施步驟
(一)部署籌備階段(2013年7月-8月)
建立健全創建工作組織協調機制,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制定實施方案和專項規劃;完善創業指導服務體系,確保機構、人員、經費全面到位,工作有效開展;完善推進全民創業的相關政策,利于創建工作的開展。
(二)全面實施階段(2013年9月-2014年4月)
召開全鄉創建創業型鄉鎮動員大會,全面啟動創業型鄉鎮創建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組織領導體系、政策支持體系、創業培訓體系、創業服務體系等建設,穩步推進創業型鄉鎮建設,使創業型鄉鎮的雛形基本形成。
(三)發展完善階段(2014年5月-10月)
對創建工作實施情況進行階段總結,找出不足,積極調整和完善各項政策措施,鞏固創建成果。根據階段檢查評估情況,進一步加大各項創建工作力度,使促進創業的各項扶持政策更加完善、市場環境更加優化、服務措施更加細致、創業氛圍更加濃厚、創業熱情更加高漲,順利完成創建工作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
(四)驗收評估階段(2014年12月前)
對全鄉創建工作進行自查評估,總結完善和提高。同時做好迎接省、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對我鄉創建省級創業型鄉鎮的驗收評估。